黎山老母的徒弟黎山老母的徒弟非常多,以女性为主,且分布在不同朝代,比较著名的有钟无艳、樊梨花、白素贞、穆桂英和祝英台。黎山老母是何方神圣,她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地位呢?实际上黎山老母是道教本土的一尊神,在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类似这样的记录很多,这说明两件事情,一是黎山老母确有其人,并不是子虚乌有;二是黎山老母有广大的信众基础,所以他的记录才是如此的广泛。
1、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有哪些有名气的徒弟呢?
在神话故事中,黎山老母可以说鼎鼎大名,其名气不亚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就曾两次登场:第一次是在二十三回,黎山老母召集观音、文殊和普贤三位菩萨变成美女模样考验唐僧等人西天取经的诚心和决心,即“四圣试禅心”,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黎山老母是主导者,扮演的是母亲,而佛教三大菩萨则分别扮演她的三个女儿,可见黎山老母身份地位的尊贵。
第二次是在七十三回,唐僧等人受困于黄花观,黎山老母变作丧夫的孝妇指点孙找到毗蓝婆菩萨帮助其收伏了多目怪,此外,在《英烈春秋》《薛丁山征西》等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黎山老母的形象。黎山老母的起源与发展黎山老母又称“骊山老母”或“黎山老姆”,道号为玉清圣祖紫元君,是道教中的女仙,多以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形象出现,庙宇众多,在民间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力,
关于她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秦本纪》中,相关文字如下: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郦山之女即黎山老母的早期称号,根据这段文字,黎山老母居住在黎山附近,本为戎胥轩的妻子,两人还养育了后代中潏。戎胥轩是商朝贵族,姓嬴,为秦始皇嬴政的先祖,
因此,黎山老母也应该是嬴政的先祖。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建在骊山附近,这应该与黎山老母是其祖先有很大关系,唐宋时期,黎山老母的形象逐渐被神仙化,一些传奇故事中多有关于她的记载。根据唐朝杜光庭所撰《神仙感遇传》描述,书生李筌在游玩嵩山时遇到黎山老母,并将秘术传授与他,后飘然而去,宋朝郑思肖有《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诗词传世,记载了黎山老母变作磨铁杵的老奶奶指点大诗人李白发奋读书的故事,即我们熟悉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俗语的来源。
这个时期,黎山老母已经开始由人逐渐转变成神仙,明朝时,黎山老母出现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其神仙地位和身份得到进一步固化。时至,黎山老母已经发展成道教中颇有影响力的女仙之一,黎山老母与女娲的关系在骊山,除了黎山老母之外,还居住着另外一位女仙——女娲娘娘。北宋时期宋敏求所撰写的《长安志》记载: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
这说明女娲与黎山老母之间有着莫大关联,二者管理的地区如出一辙。南宋时期罗泌撰写的杂史《路史》中也有相关记载: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中皇山,即女娲山,位于今陕西省平利县以西。这段话的意思是女娲发祥于中皇山一带,后来在骊山兴盛起来,以上两段记载都将骊山附近的两位大神联系在一起。那么她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二者其实是不同时期的神仙,并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
女娲娘娘属于上古时期的神仙,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已出现,而黎山老母则出现在秦朝以后,远远晚于女娲,应该是后世根据女娲的相关传说,再结合骊山之女的事实加以神化演变而来。黎山老母的徒弟黎山老母的徒弟非常多,以女性为主,且分布在不同朝代,比较著名的有钟无艳、樊梨花、白素贞、穆桂英和祝英台,钟无艳钟无艳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又称钟离春、无盐娘娘,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宣王之妻。
据传,钟无艳长相极为丑陋,年近四十岁还未出嫁,但她非常有才华,自行上书给齐宣王,分析齐国面临的危机及治国方略,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齐国为此而安定繁荣一时。在《无盐娘娘传奇》中,黎山老母收钟无艳为徒,此外,钟无艳头上经常戴有一种发饰,称为“巾帼”,后成为妇女的代名词,樊梨花樊梨花是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之一,唐代西凉人,薛丁山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