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广州发展离开家乡去广州发展,你要考虑一些问题。我想说的是,广州很大,珠江新城现在也才成熟,广州在过去珠江新城都没建好,没发展好的时候,你要南沙发展的如何如何现实吗,如今,广州仍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存在一些隐忧和不足。
1、去广州发展怎么样?
并不推荐,除非你有资金实力可以做生意,或者你个人能力十分突出。第一,目前广州人口1500万左右,意味着就业压力巨大,很多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工作供不应求,低工资你不做别人愿意做,而高工资则需要十项全能,企业可以选择的人才也是多不胜数,但是不论工资高低私企国企,加班是常态,休息时间非常少。第二,生活成本高,质量低,压力大,
2、为什么广州发展那么快?
#了不起的城市#我就服了这个不认识CCP认定的国父孙中山是广东香山(现中山市)人,不知道两次北伐战争都是广州打过去的(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次从南往北打可以成功夺取中国政权的战争?除了明太祖,舍我其谁!),不知道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广州人(就是教科书上修爬山铁路的那位),不知道大清一口通商/还顺带出了个世界首富的十三行,不知道唐宋最大的贸易港是广州港(说个冷知识,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就是死在从交趾灌州(今越南宜安)返回广州的海路上,去程前还在广州的六榕寺写下了绝笔《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记》),不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最初就是起源于广东的雷州半岛徐闻港(时间是秦末),不知道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食在广州你都不知道?exome?),不知道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不知道冠绝中国的广州牙雕的题主了!!我们以前只是宣传的少,秉承着你们玩你们的,别打扰我赚我的钱的务实态度而已(滑稽.jpg),你不了解可以多看看新闻看纪录片的,现在又是信息时代。
我来讲几个题主为什么会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吧,1.地理因素导致本地人较少地向北扩散:在古代的科技条件限制下,距离中央政府过远,时常成了中央流放的地方,不太起眼的地方;两广地区自古有南岭守护,向南走比向北走容易的多,古代的丝绸之路,做海上贸易的;近代有下南洋,欧美地区现在还有大量广府籍华人,东南亚也有大量的广府,客家,潮汕华人。
2.历史上多次战争都是南下的汉人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却没有几次是从两广地区大量地往北扩散,进入清朝后,广东地位迅速提升,再次把大量岭北的人吸引到广东;直到近代,广东因为较早接触国外思想,成为是革命的发源地,但是此时上海已经开埠,广州港地位迅速下降衰弱,本地人谋生更多地是下南洋而不是北上,3.百越地区自古就有自成一格的文化风俗,在并入秦朝的版图后开始与汉文化融合,在唐宋时期定型,因地理限制,北方经常遭受战争,并多次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而岭南因地理条件避过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与北方颇有区别的文化风俗;其中从语言上就可以明显看出,北方现行的普通话即北京官话,形成于是宋末元初,定型与明清时期;而两广语言代表之一粤语的则形成于秦汉的古汉语,定型与唐宋时期(岭南还有客家话和潮汕话亦即是闽南话,这里我不详说了,这个自己百度);北京官话与大多数方言都能互相通行,但是对于两广地区却不行,文化传播可想而知是受到限制的。
3、如何看待广州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4.3%,以后广州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今年一季度,广州以4954.02亿元排名省内第二名,实际经济增速只有4.3%,我认为,广州是一座保持千年不衰的商业型城市,聚集了各种国有企业、小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生产商。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广州的传统支柱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急需培育成长,如今,广州仍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存在一些隐忧和不足。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广州新经济业态正稳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表现不错,2018年一季度,广州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613.32亿元和129.33亿元,比2017年分别提高了2.5个和0.6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8%、18.0%和10.1%;新能源汽车产量2996辆,增长8.1倍......总的来说,广州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