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我还是希望江门好,还是支持江门的,也还是对江门有信心的。因为我们家族在江门建城就从开平搬到江门高第里,形成了一条李家村,到我6代人了,可以说见证了江门由一个小墟镇发展成地级市的兴衰,江门,真正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在北街设立海关后,特别是在民国初期,江门迎来了大发展,很多华侨回来投资,大力建城建铁路,当时成为广东的特区,也在1912年成为广东省辖市。
1、江门发展如何?
这个问答由我来回答,应该比较有代表性。因为我们家族在江门建城就从开平搬到江门高第里,形成了一条李家村,到我6代人了,可以说见证了江门由一个小墟镇发展成地级市的兴衰,江门,真正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在北街设立海关后,特别是在民国初期,江门迎来了大发展,很多华侨回来投资,大力建城建铁路,当时成为广东的特区,也在1912年成为广东省辖市。
解放后,江门轻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期间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战备需要,搬到了韶关,但是江门直到80年代还是在广东省排前5名,轻工产品,电机等都是在广东省的前列,水路运输也是红红火火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90年代到现在,江门就明显落后于人了,这里既有交通的原因,也有领导不力的原因,
当时从江门去广州,要过三道河,去广州出差最小都要三天,到了88年中才全部通车。而去珠海,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通车,江门外海大桥还是由江门市自筹资金建设的,中山佛山都不希望江门通车,他们不希望投资往江门来,那时公路运输已经兴起,江门红火的水路运输开始没落,投资都去有路的地方,路通财通嘛。江门市就这样错过了第一波投资潮,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到这个世纪初,江门还是错过了第二波投资潮,这就是领导不力,发展眼光不够的原因了,从哪一行业看都明显落后于人,看看江门一中你就知道了,80年代初,江门一中是广东省7所重点中学之一,现在都排到60名后了,哎!看看哪个中山,当时中山还有人走后门来江门一中读书的,后来纪中来江门一中挖老师,挖完老师挖学生,花大钱硬生生这样把纪中借力搞上去了,80年代到90年代我们江门一中出了不少状员,再看看我们现在这十几二十年,江门一中出了几个省状员呢?这就是从一个例子看到我们的落后,
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我还是希望江门好,还是支持江门的,也还是对江门有信心的。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是看几年十年的事,而是看几十年上百年的战略,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现在就是要看江门市这几十年的发展布局了,看看市领导们能不能定下心来好好布局,不是追求短暂的繁荣,而是要设计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上下一心,勇于改革,支持企业的发展,注重环保发展,等等等。
2、喜茶品牌怎么样?
大家好,我是食录迹,很开心可以回答分享这个问题!需要排队很久才能喝到的喜茶,听说有的门店已经限购了,还得实名登记,难道,去喝喜茶还需要「我带着你,你带身份证」吗?@传播师傅:饥饿营销可以透支好奇心,但消费者的忠诚度一去就不回了。各种智能取号机如此普及,为何对于融资过亿的喜茶真的那么难?雷军在3月初的一次内部讨论中说:「小米头五年总缺货,外界说我们是饥饿营销,后来我终于明白,所谓供不应求,就是交付有问题」壹喜茶火了,几乎每家喜茶门店前都排起了长队,
尤其今天看到网络上这则《告知与致歉》,其中表示「每人限购两杯,并采取实名登记措施」,目的是为了打击「黄牛高价转售」。更是哭笑不得,喝一杯奶茶,至于吗?喜茶这种「盛况」似曾相识,是否让你想起了那个卖煎饼果子的黄太吉?黄太吉至今在广州都没有分店,但红火的时候,曾极度引发我的好奇。记得出差去北京,一定要去国贸排队吃一次黄太吉的煎饼果子,
不过坦白说,可能因为刁钻的胃习惯了街边上用地沟油做的煎饼果子,黄太吉的煎饼着实有点失望。不过!虽然胃说不好吃,但手机很诚实:拍照,发微博;没错,这种标签就可以证明自己没那么屌丝了,评论出奇一致:「好吃吗」,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要是说不好吃,有点打脸。如果说好吃,的确也没想象中的经验,还有次,记得是2014年2月在广州的一次会议上,主办方邀请到了黄太吉的创始人赫畅演讲,他一出场全场观众举起手机,这阵势吓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