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仍然有大量的人保留了这个姓氏。△郭奇(1913—1972)河南省濮阳县人,开国少将,△刘新增,濮阳县人,解放军中将,姓氏的由来,大概分为几种,有以官职为姓的,比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的官职,当家族中某个人被封为这个官职后,被人称官职,比如喊一个人司徒时,他的名字不是叫这个,这是直接喊的官职,但其后人很可能就以此为姓了。
1、濮阳市濮阳县有哪些历史名人、文化古迹、地方特产?
介绍三位河南省濮阳县的名人,他们是:△郭奇(1913—1972)河南省濮阳县人,开国少将。1932年加入反帝大同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会主任,学院政治部教育部副部长、政治部宣传教育部第二部长兼哲学教授会主任,高等军事学院社会科学教授会主任,学院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兼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孙建初(1897年8月18日-1952年11月10日)河南濮阳县人,192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精研地质,学有独到。从事地质调查勘探工作二十余年,外国学者称孙建初为“中国石油之父”,中国人称他为“中国石油奠基人”。1938年创成玉门油矿,所著《甘肃玉门油田地质》、《祁连山一带地质史纲要》等书,对地质学贡献极大,
曾任第一届兰州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西北财政经济委员,石油管理总局勘探处处长。是我国杰出的石油地质家,△刘新增,濮阳县人,解放军中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七、八届代表,1929年出生,1944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12军排长、指导员、团政委、师副政委,军副政委、政委,1985年9月任浙江省军区政委,1988年2月升任兰州军区副政委。
2、现在还有姓濮阳这个姓的人吗?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姓氏的由来,大概分为几种,有以官职为姓的,比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的官职,当家族中某个人被封为这个官职后,被人称官职,比如喊一个人司徒时,他的名字不是叫这个,这是直接喊的官职,但其后人很可能就以此为姓了。还有以先人爵位为姓的,比如公孙这样的姓,有可能是爷爷辈中有个位列三公之一的,
还有以封地为姓的,这是姓氏形成的一大主因,而且凡是那些古代到现在没有改名的城市,必定有这个姓氏,比如邯郸、比如南阳、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濮阳。濮阳的历史实在太早,可以追到三皇五帝时期,颛顼、帝喾曾经在这一带建都,黄帝曾经带领着华夏集团和少昊带领的东夷集团在这里展开过无数的战争,比如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就发生在这一带。
如此古老的一个地方,是百分之百会有这个姓氏的,这是古代姓氏由来决定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濮阳这个姓的由来,再说一下濮阳这个姓的转变以及现在还有姓濮阳的吗。Ⅰ:濮阳姓氏的由来濮阳出自姬姓,这其实一点也不稀奇,我国姓氏出自姬姓的太多太多,特别是濮阳还是曾经华夏集团的活动地,比如说黄帝,他本身就是姓姬,
但三皇五帝时期太远了,到了周朝时,华夏集团的主要活动地点离这里有点距离,所以当时已经失去了先前的名气。濮阳姓氏的祖先是卫康叔,也就是卫国的第一任国君,叫封,司马迁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中说他是周武王同母的弟弟,但直接决定濮阳这个姓氏的其实是由此向下传到第21任国君时候的卫成公卫正,《汉书》中说卫成公把卫国国都从楚丘,也就是今天的滑县迁到了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濮阳。
当时叫帝丘,也是因为颛顼曾经在这里继位和统治,当然了,濮阳这个名字其实是众多名字中的一个,比如叫过帝丘,叫过商丘。到了战国时期,卫成公的后代中有多人以濮阳为姓,由此也就有了这个姓并且流传,这是典型的以城或者故地为姓,这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Ⅱ:濮阳姓的转变以及现在还有没有濮阳这个姓氏,到了战国末年,秦王一扫六合,横扫六国,很多人以为天下就只有包括秦的七个国家,其实从春秋到战国末年,有一百多个小国家被其它六国所灭,卫国在当时属于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