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墨池记宋代:曾巩临川以东,地隐而高,故近溪而称新城,墨池位于江西省临川县,墨池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写的一篇散文,国学教授王声(官名)请他做《墨池在王右军》的笔记,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短文“墨池记”,墨池记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代表作,还有“墨池记”,是评论和笔记的集合。1、墨池记的写作背景墨池位于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的地方。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学习书法,池水全是黑色的。曾巩仰慕王羲之的名声,于李青八年(1048年)九月专程到临川瞻仰墨池遗容。国学教授王声(...
更新时间:2023-06-09标签: 墨池记记选自墨池曾巩王羲之墨池记 全文阅读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人,此时新芽正好吐在柳枝上,是“育不深而只淡黄色”的新柳,借助东风,柳枝狂舞,柳絮遮天,诗中对杨柳的拟人化以及诗人对杨柳明显的贬抑和嘲讽,使得这首诗并不纯粹是咏叹自然界的杨柳,曾巩《刘永》赏析曾巩:刘永的乱条还没换成早黄,一靠东风就疯了。1、曾巩写的咏柳曾巩《刘永》赏析曾巩:刘永的乱条还没换成早黄,一靠东风就疯了。不知天地有无霜。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人。宋仁宗做官的时候,去了中书舍人。他是北宋的散文家,诗歌很有特色。七...
更新时间:2023-03-27标签: 曾巩咏柳育不深曾巩俊俏更显东风 全文阅读第三句的挂帘动作颇为出人意料,但恰恰是诗人的真情流露,也是诗人最后一句的婉约与骄傲,前两句讲的是海上的风浪,第一句讲的是海浪,有“如云”的明喻;二、写风,用“几声雷响”的比喻,形象地刻画海上的风浪,曾巩伊能写的诗有400多首,原文:西楼曾巩宋朝的浪涛去如云而归,北风吹几声雷,所以曾巩的散文是八大名作家中比较没有感情和文采的一个,都是唐朝的。1、曾矾是什么朝代的人?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唐朝八大宗师之一。子谷。建军南丰(今江西)人。亚索二世(1057)进士。历任关阁校勘官、集贤校勘记审官,官至...
更新时间:2023-03-12标签: 曾巩是哪个朝代的曾巩名作家文采朝代八大 全文阅读“爱子所守卓,忧予不能攀唐宋八大家里有位曾巩……,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有哪些,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1、曾巩是谁。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
更新时间:2023-03-06标签: 曾巩曾巩诗词宋朝诗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