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想收不想出[捂脸],这人情往来都是公婆在做,礼金肯定他们拿着,到时候还情什么的我们也不操心,再说家里操办婚礼,肯定有亏空,礼金收了是要还一还的。我连收了多少钱都不知道,但我当时没问也没最主要是办酒席成本也高,而且我们这还是吃3天,少了确实拿不出手。
说起来中国的酒席文化,那真是源远流长。特别是红白事,必须办个酒席,要不然事情就不圆满,说到酒席就不得不提份子钱,中国人比较尊崇“礼”,参加亲戚邻居的酒席总不能空着手去吧?怎么也要表示一下。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家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物价也是突飞猛进的增长,像以前几元、几十元的份子钱已经成为历史,
就拿我们本地来说,村旁邻居最低标准也是200元,虽说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即便是以前别人来你家出的是100元,现在也自动把礼金增加到了200元,不知不觉的就认为最低份子钱就是200元。最主要是办酒席成本也高,而且我们这还是吃3天,少了确实拿不出手,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纠结,不管随多少份子钱,都是出于自己的一份心意。
2、办喜酒,份子钱比单子多出100元怎么处理比较妥当?
这种事太正常了,我儿子结婚时,多出400元。负责收份子钱的俩同事反复对账也对不上,如实告知我们,作为主家,首先感谢同事好友的辛苦付出,告诉人家有出入很正常,不要让人家有压力。那么多人随份子,给谁少记了,把谁漏记了已无法对正,只能是以后尽可能多还人情。别人随一百,咱随二百又何妨,多年过去了,物价上涨了,人与人的情分更浓了,亏不了,
3、办婚宴当时收的礼金,是父母拿着还是给新人拿着?
哈哈,我也曾问过这个傻问题,现在回想,只能说一句原谅我年轻不经世事,没一点生活经验,换成现在,打死我都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当年结婚的时候,我年纪真不大,才24岁,对人情事故也确实不懂,因为是跨省远嫁,习俗多有不同,娘家这边的礼金就都给我了,老公说让我自己去安排。可我也不懂,幸好我妈在,就都让她给我做主办的,每个来送亲的亲戚都回了个大红包,
婆家这边的礼人家就自然而然地交给了公婆,我当时也纳闷为什么不给新人呢?我连收了多少钱都不知道,但我当时没问也没说。是婚礼过了一个多月吧,和老公聊天时突然扯到了婚礼上收的礼金,他说他也不知道,我问为什么没给我们呢?他像看傻瓜一样的表情看着我说:你要了你去还啊?啊我怎么没想到这茬?光想收不想出[捂脸],这人情往来都是公婆在做,礼金肯定他们拿着,到时候还情什么的我们也不操心,再说家里操办婚礼,肯定有亏空,礼金收了是要还一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