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了解下为什么要说老家是河南首先老家河南是河南推介旅游文化的一种符号,作为现在的河南人一出生便在这片土地上,所以对这片土地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眷恋,就像平常我们出去别人问起我们是哪里的,当然会说自己老家在河南,而不是说祖上在哪里。如果你要是去了东北,特别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一带,你问那里的老人的老家是哪里的,大部分都是我老家山东的。
1、嬴政到底是哪里人?
一般而言,问一个是哪人,可以有三种回答。一是出生地,二是现在户口所在地,三是祖籍地,秦始皇的出生地是在赵国首都邯郸,作为秦国王孙的他之所以会生在邯郸是因为他父亲子楚作为人质留在赵国。户口所在地肯定是在秦国都咸阳,他后来回了秦国,还成秦王,始皇,祖籍地,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吕不韦的儿子,则祖籍地是楚国,一种认为他是秦王子楚的儿子,则祖籍地仍是秦国。
2、“老家河南”,“老家山西”,“老家山东”,到底哪是中国人老家?
中国人的“老家”是山西大槐树还是河南?山西大槐树走出来多少中国人?为何有人说河南才是中国人的老家?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到假期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出门旅游来放松自己,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吧!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一个地方,当地知道你是外地来的,也许会说欢迎你来到这,也许什么都不会说,但是,有一个地方不太一样,那里的人让人倍感亲切,如果,你说我是外地来旅游或者要在这定居了,他会说欢迎回家。
大家已经猜到了,我说的这个地方就是山西大槐树,我们年轻人可能没有那么多感悟了,但是有很多老人还是比较怀念那个地方,很多老人在聊天的时候,都会问对方老家是哪里的,有些老人会说我的老家是河南,有的老人说我的老家是山东,还有一些老人说他的祖辈当年拖家带口,从山西大槐树历经千辛万苦搬到这的。作为东北人小的时候听姥姥说他和姥爷还有大舅、大姨是怎么从山东来到黑龙江的,那时候还小没有什么概念,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能够感受到那时候老辈人离开家乡去谋取生活的艰辛,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呢?里面的心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其实山西大槐树是有历史的,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开始移民了,移民并不是因为山西生活不下去了,相反,那时候山西是风调雨顺的,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
但是,由于明朝刚刚建立,之前和前朝打仗各地都损失了很多人口,各地劳动力明显不足。另外,当时中原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地出现旱灾和涝灾,那时候温饱都成问题,也没有余粮,遭受灾害后,有很多人饿死了。再加上,劳动力少,很多农田甚至村庄都荒废了,所以,朱元璋商议之后,就想从风调雨顺和人口众多的山西往外迁移一部分人到别住定居。
其实,这次迁移老百姓是不愿意的,但也不能拒绝,在当时是非常大规模的迁移,当时又不能,把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地区的人都迁移走了,那样这边也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当时迁移的时候要求,四口之家要留下1个人,一个六口之家要留下来2个人,如果是8口人就要留下了3个人,我们现在感觉说得挺轻巧,但对当时的人来说,从熟悉的家里到外乡定居是很不情愿的,不过又不能拒绝。
但是,迁移走之前也是要报名登记的,大家一起走的,所以,那时候规定了一个报名登记的地点,就是山西洪洞县,必需要到这个地方去报道,这个县有个寺院叫广济寺,就把出发点定在了广济寺门前,一个据说活了几千年的大槐树下。来到这里可不只是报个名就完事了,来这还有一个目的是来领路费的,必定这次迁移不是个人行为,领完路费就拿着行李开始跟随官兵领着的队伍出发了,
老话说,“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也说出了,一些迁移出来的人对老家的思念和牵挂!这次大迁移也是耗费了很长时间,刚才已经提到了,是从朱元璋时开始的,一直到朱棣的永乐年间才结束,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长时间,我们回头来看,意义还是很深远的,这些迁移出来的人在各地繁衍分支,形成了很多地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