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孙权眼红刘备的势力扩大,于是偷袭了荆州,斩了关羽,于是刘备生气了。就算是荆州丢了,也不是丢了你刘备的命,难道忘记了自己当时起兵的誓言,忘了“衣带诏”了吗,于是,在关羽全力攻击襄阳时,吕蒙偷袭荆州得手,使关羽落入兵败被杀的境地,刘备彻底失去了荆州。
1、刘备失去荆州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吗?
机会还是走的,荆州的失去,虽然给兴复汉室带来很大的挫折。但五虎上将只折其一,地盘只是少得数郡而已,刘备已得西川、汉中两地,谋有孔明,武有赵云、张飞、马超等,当时孙权又因惊惧而求和。再加曹操去世,曹丕称帝,天怒人愤,正是北伐良机,即孔明当初隆重中所谓的天下有变,虽成事在天,但事在人为,刘备若不伐吴,自然还有机会。
2、在三国历史中,关羽丢了荆州后,刘备应该怎么做才能翻盘?
荆州的丢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关羽自以为是、不听劝阻,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做什么事都在乎自己的名声,瞧不起别人,总以为别人怕他,不敢对荆州下手,结果落得被杀的下场,当初诸葛亮进川时就对关羽说过“东联孙吴,北拒曹操,可保荆州不失”。诸葛亮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非常担心忧虑的,观遍诸将也只有关羽能当此任,再看关羽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分兵拒之”,
这是他守荆州的方法,说的飘飘然,轻轻然,压根心里没不以为然,他当然知道荆州的重要性,但总认为自己余威犹存,谁敢来犯。却忘了自己已近花甲之年,也忘了当年廉颇为了证明不老而强迫自己一顿饭吃了一斗米、肉十斤背甲上马的故事,再看他当听到五虎上将里居然与自己并列有老将黄忠,心里大不高兴,你一个降将且又年老的人凭什么资格位列其中。
由此可见关羽的自大,目中无人,攻打樊城时不听马良劝说更换守荆州的人选。还有打樊城时考虑到了东吴可能会袭击荆州,但一听说是主将换成了不出名的陆逊,警戒之心立马降低,东吴伸出的橄榄枝(孙权之子娶关羽女儿)他也不接,并辱骂使者,其实当时他要为自己哥哥刘备的江山多考虑一点,即使是政治婚姻,自己牺牲一下算什么,况且也不一定吃亏,古时的这种套路比比皆是。
完全忘记了诸葛亮的嘱托,以上是分析了一下关羽其人与荆州丢失的关系,荆州作为蜀汉和东吴间的缓冲地带位置相当重要,向东可联吴,可伐吴。向北可伐魏,可剑指许昌,更是蜀汉疆域的向东延长线,可作为兵源基地、后勤基地。这样的肥肉不管东吴还是曹魏都会争相拥有的,要时刻保证荆州不失那是千难万难的,相对于蜀川的地利位置,荆州就像孤悬在外找不到家的孩子一样,一但被围救援根本做不到及时快速。
归根结底荆州还是丢了,丢在了关羽手上,但是归咎于最终原因就是它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就算是换成诸葛亮来守荆州也不一定能行,并且那是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地,精神消耗太大,压力也大。不知诸位看过当时三国地形图没有,荆州正好处于曹魏和东吴两者地域相交后的缺口中,像不像一块肉放在了嘴边呢?综上所述结果就是荆州换成谁守卫,也不会确保万无一失,迟早要丢的,
就算是荆州丢了,也不是丢了你刘备的命,难道忘记了自己当时起兵的誓言,忘了“衣带诏”了吗?忘了自己最终的目标了吗?地盘丢了可以再抢回来,兄弟没了十年报仇也不晚,要是自己命都没了那一切可真是都付笑谈中啦!所以当得知荆州丢了以后,刘备该听取诸葛亮等大臣的建议继续修养生息,行德政养民心,继续引进良臣猛将,练兵备战,培养蜀国第二代第三代人才,罢黜太子刘禅,改立其子刘谌或另立别人。
3、关羽荆州被斩,刘备为何没有相救,你们怎么看?
关羽攻打襄阳是他自己的主意,但实质上,这是得到刘备授意的,襄阳是一个战略枢纽地区,占领了襄阳,可以直逼宛城、洛阳等地,这和《隆中对》中所说的从南路进攻中原的部署相一致。但关羽攻打襄阳,不是因为要威胁中原,而是因为刘备占领了汉中,从汉中那里,有一条汉水顺流向东,可以直接到达荆州,十分方便,而汉水流经之处,襄阳是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