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在为河南豫剧伴奏时的定弦分为两种。曲剧,河南戏曲的一种代表剧种,南阳,洛阳,汝州的人喜欢之超过了豫剧,首先你得有足够扎实的二胡功底,这个你可以百度找一下二胡之家,那里的老师可以提供专业的二胡教学,同时不能被刘天华先生的传统把位束缚,他的二胡理论虽然水平很高也很好学,但是不适合我们的戏曲,因为戏曲的诞生要比刘先生引进小提琴改造二胡的时间早,所以戏曲的二胡不是按照他的规则演奏的,古人学习二胡戏曲主要是凭借经验代代相传,现在有了现代的乐理,我们得在刘先生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理解乐理,知道刘先生改造二胡的原理才能将他的理论活学活用。
1、用二胡拉河南豫剧时曲剧该用什么调拉?二胡该怎么定弦?
二胡在为河南豫剧伴奏时的定弦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弦定C,外弦定G,这种定弦方法在演奏降E调的豫剧时,就是63弦,演奏F调的豫剧时就是52弦,演奏降B调的豫剧时就是26弦。另外一种定弦方法是内弦定降B,外弦定F,这种定弦方法,在演奏降E调的豫剧时就是52弦,演奏F调的豫剧时就是41弦,演奏降B调的豫剧时就是15弦,
2、二胡怎么拉戏曲?
首先你得有足够扎实的二胡功底,这个你可以百度找一下二胡之家,那里的老师可以提供专业的二胡教学,同时不能被刘天华先生的传统把位束缚,他的二胡理论虽然水平很高也很好学,但是不适合我们的戏曲,因为戏曲的诞生要比刘先生引进小提琴改造二胡的时间早,所以戏曲的二胡不是按照他的规则演奏的,古人学习二胡戏曲主要是凭借经验代代相传,现在有了现代的乐理,我们得在刘先生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理解乐理,知道刘先生改造二胡的原理才能将他的理论活学活用。
其次你要懂戏,不论你是想要做独奏戏曲和要给戏曲伴奏,你都要会唱。我们学正规二胡以及一切正规乐器的时候有个必备的练习叫视唱练耳,你得看着谱子把他的调唱出来,现在戏曲很多也有谱子,唱音符不是唱歌,要唱到不跑调才行,至于没有谱子的情况最起码也要哼哼到差不多的水平才行,这样拉起来才有感觉。最后如果你要的是给戏曲伴奏而非独奏戏曲,那么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得学会配合,尤其是配合主场主角的音调,给二胡调音,不要拘泥于原本什么调,一定要跟主唱音调相配合才行,
3、二胡拉豫剧的手法有哪些?能否举例说明?
在豫剧伴奏中,二胡一般使用“52”弦,也有用“63”弦,还可定“7#4”(DA)弦的。我以前曾用“63”弦,但用过一段时后,发现一些问题:在伴奏中“老少配”的使用过于频繁,还有就是音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豫剧—特别是豫西调—伴奏中使用较多的低音So,全部要用中音So来代替,这样演奏起来可能要省事许多(少了一个换把),但却使伴奏效果大打折扣。
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的特点,就是其旋律是以单生线性发展的,过多地使用“老少配”的手法,就会改变旋律的线性进行方向,使旋律的进行不通顺、不流畅,在戏曲伴奏中,扰乱和改变旋律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可能偏离音乐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有时甚至和准确的思想背道而驰。所以,我认为二胡在豫剧的伴奏中过多地使用“老少配”是有一定缺憾的,
另外,63弦的定弦在演奏中还不利于音准的把握。两个空弦都不是调式主音,在豫东调和豫西调的使用中均为不稳定音阶,使人在伴奏中总是有种找不到主心骨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定63弦在豫剧的伴奏中也是有一定的局限的,至于定为7#4(DA)弦,这种情况很少遇到,只能做为特例,这里暂不评述。现在我在实际伴奏中使用52弦,虽然在演奏中相比63弦有些麻烦(多了一个把位)但因多了一个低音So,演奏出的乐曲听起来就要完整得多,其旋律听起来也更加的流畅,在传统豫剧的旋律发展中,52弦能基本满足所需音域要求,
另外,52弦无论在豫东调或豫西调的伴奏中,其空弦都能给人以稳定的感觉,有利于音准的控制和把握。下面再谈一点伴奏中的技术性问题,我们知道,豫剧唱腔音乐中有“下五音”“上五音”之说,所谓下五音,是指豫西调中以中音do为主音,依次往上级进的五个音,其排列顺序为:12345,二胡在豫西调的伴奏中,在技术层面相对来说是较为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