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文学,除了李白的不朽诗篇外,马鞍山人还写出了《千字文》,写出了“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千古绝唱。想看历史,马鞍山有历朝历代的古墓和陪葬品,六,昭关,春秋末期楚国人伍子胥去吴国过的关隘,大家都知道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马鞍山可是有和县猿人的啊。
1、马鞍山的人口有多少?
数据显示,2019年末马鞍山全市常住人口236.1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同比增长1.03%,比2010年马鞍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已考虑区划调整因素)增加15.8万人年均增加1.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7%。城镇人口占比近七成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6.1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63.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88%。
同2018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上升0.87个百分点,分县区来看,和县常住人口最多,为48.8万人,其后是当涂县48万人、花山区45.8万人、含山县39.9万人、雨山区34.3万人,博望区常住人口最少,为19.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2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81%;女性116.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19%,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29。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32.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77%;15—64岁人口16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8.99%;65岁及以上人口4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24%,值得一提的是,与2018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1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20个百分点,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人,表明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
2、马鞍山人多吗?
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和人口两个因素,2018年末,马鞍山常住人口为233.7万人根据安徽省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末,马鞍山常住人口为233.7万人,排在阜阳、合肥、宿州、亳州、六安、安庆、滁州、芜湖、淮南、蚌埠、宣城之后,位列全省第12位,主城区(花山区、雨山区)人口79.5万马鞍山辖三县三区,花山区常住人口45.4万人、雨山区34.1万人、博望区18.6万人、当涂县47.6万人、含山县39.5万人、和县48.6万人。
3、为什么没什么人去马鞍山旅游呢?
主要是整个安徽都没有旅游经济意识,安徽的名胜古迹很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是安徽自己只提“两山一湖”,其它地方就好像拿不出手,就三缄其口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安徽完全都是实打实的名胜古迹,不像江苏、浙江,人造景点多如牛毛,忽悠忽悠搞旅游。至于马鞍山,同样也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便说来就把其它地方吓坏!从人类进程来看:一,和县猿人遗址,
大家都知道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马鞍山可是有和县猿人的啊!这都是旧石器时期的事情哦!其它地方谁能比试比试?二,凌家滩文化遗址。大家都知道北有红山文化,南有良渚文化,可马鞍山发现了凌家滩文化!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哦,其它地方只有羡慕嫉妒恨了!其精细的玉器加工叹为观止,被看作中国制造业的鼻祖一点都不为过!如果说这两个太牛,既有猿人,又有文化,别人没法比的话,说说名胜古迹也可以呀:一,采石矶风景区。
这个不用细说了,著名的长江三矶之一,著名的虞允文抗金就在这个地方,长江上第一座浮桥曾经也建在这里,其中还有唐李青莲的“太白楼”及建筑群、当地草圣林散之艺术馆“江上草堂”及各种古迹和花园及名竹林。二,濮塘自然风景区,这里主要是森林、竹海、怪坡、湖光山色,把森林、竹海和湖光山色连在一起,还比其它地方多了一个“怪坡”,你能说不牛?三,大青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