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对胡适颇为赏识,他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称赞胡适“旧学邃密”且“新知深沉”,因胡适介绍而请到的好教员,颇不少,,蔡元培对胡适颇为赏识,他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称赞胡适“旧学邃密”且“新知深沉”,因胡适介绍而请到的好教员,颇不少,所以,不应该把胡适当做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来研究蔡元培如何评价胡适,如何评价胡适及其贡献。
蔡元培对胡适颇为赏识,他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称赞胡适“旧学邃密”且“新知深沉”,因胡适介绍而请到的好教员,颇不少。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英国翻译家阿瑟·戴维·韦利:首先,他绝顶聪明,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六个人之一。同时,他天生异类,他的思考模式完全是欧洲式的。任何人只要跟他做几分钟的交谈,就会心服口服。胡适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压根儿就不具代表性。他既有别于鲁迅、钱玄同等留日派,也不同于和他有相似经历的蒋廷黻、丁文江、梅光迪等英美同学。当然,他与后者的共识更多。胡适是个天赋异禀的奇葩。所以,不应该把胡适当做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来研究
2、如何评价胡适及其贡献?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是,作品真多。在民国前后那个年代,胡适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绝对是非常超前的,他超前的理念倒是一直在印证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形态在逐渐朝他的想法靠近,所以,我倒是建议喜欢文学和搞研究的人们,多少都去了解一下胡适先生,包括他被批判时期的那段经历,无论是正面或者负面,都有值得借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