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与其他各省巡抚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清早期总督巡抚一直变更,河南和山东不是只有巡抚,早在顺治年间河南山东之上就有过总督,河南、山东二省之上是有过总督的(河南巡抚、山东巡抚二职也一直存在,巡抚管理当地政务,总督偏重军事),顺治十八年康熙继位后,直隶巡抚、河南巡抚升为总督,山东仍为巡抚。
1、清朝的山东巡抚为何如此重要?
总督与巡抚是明清两朝的封疆大吏,巡抚一般主管一省事务官阶从二品,然而清朝时期的山东巡抚是个例外。清朝的山东巡抚是正二品衔,然而实际上却是从一品衔,高于其他所有的地方巡抚,与总督相同,最早在明朝,山东正式立省出现了山东巡抚,清朝继承了明朝制度,顺治朝正式设立山东巡抚驻扎济南府。清朝总督执掌一省或者若干几个省的军治,而巡抚只要执掌一省的民政事务,
比如两江总督执掌安徽、江西与江苏,两广总督执掌广西与广东等。除此以外,四川与直隶也设立了总督管理,不过当时,山东巡抚却是个特殊的例外,当时山东只有巡抚,并没有在哪一位总督的管辖之下。山东巡抚除了管理山东境内的民务,还要管理山东的河道事务、盐政、临清关务,乾隆八年,山东巡抚又加提督衔,各种加衔后山东巡抚成为实际上的从一品衔。
清朝山东巡抚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山东处于清朝最富有的两江总督辖地与京畿重地直隶之间,连接着清王朝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整个清朝共有116位山东巡抚,大多都是满洲亲贵,或者是进士出身。清朝很多名人都做过山东巡抚,比如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的兆惠,与英国签订《穿鼻条约》的绮善,签订《南京条约》的伊里布,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丁宝祯与袁世凯,
2、河南和山东只有巡抚,雍正为何专为田文镜设河南山东总督呢?
题主的说法不准确。第一,清早期总督巡抚一直变更,河南和山东不是只有巡抚,早在顺治年间河南山东之上就有过总督,第二,雍正给田文镜的河南山东总督确属特设,但此前田也已有总督头衔,故而所谓河南和山东只有巡抚一说不成立。(我们现在所说的清朝八大总督是乾隆之后才开始确定下来的)首先说说总督问题,清朝前期,各省是单设总督或巡抚,还是某二三省设一总督并没有固定下来,是时常变动的。
就以这里说到的山东、河南来说,顺治五年,设直隶山东河南总督,统筹管理直隶、河南、山东三省事务,因此,河南、山东二省之上是有过总督的(河南巡抚、山东巡抚二职也一直存在,巡抚管理当地政务,总督偏重军事)。顺治十五年,改为直隶巡抚,不再兼管河南、山东,顺治十八年康熙继位后,直隶巡抚、河南巡抚升为总督,山东仍为巡抚。
康熙三年,恢复直隶河南山东三省总督,至康熙八年裁撤,再次降为直隶巡抚,从此再没有兼管河南、山东事务,雍正元年,直隶巡抚复为直隶总督。这就是题主说的田文镜任职河南之前的一系列官职变迁,(田文镜剧照)然后就要说到田文镜了。田文镜大器晚成,一直到六十一岁都还只是六七品小官,因为被雍正器重,雍正元年署理山西布政使,旋即调任河南,很快升任河南巡抚。
雍正五年,田文镜升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次年任河南山东总督。所以,田文镜在兼管山东之前已经是总督,当然,河南山东总督这个确实是为田文镜特别设置。“六年,上褒文镜公正廉明,授河南山东总督,谕谓此特因人设官,不为定例,”说明雍正对田文镜的人品、才干都颇为信任,才让他兼管山东。不过注意一点,田文镜的河南山东总督(兼河南巡抚)并不兼管山东的政务,
总督偏军事,田文镜在任河南山东总督后,上疏表示河南山东边界常有盗匪跨界作案,原本两省各自为政,互相推诿。请求协同办理,获得雍正准许。可见,田文镜身兼二省总督,有利于跨省缉盗,(田文镜画像)田文镜因为是公认的雍正宠臣,所以获得了雍正给予的最大支持。而就任两省总督后,田文镜显然也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与军事有关的各方面,
比如关于山东几个州县的绿营布防。河南山东二省的黄河河道治理(治河需要动用士兵)等等,而山东的普通民政事务,田文镜是都不能随便插手的,那不是他份内的工作,山东仍然有巡抚(河南巡抚一直由田文镜自己兼任),即使需要,也必须上折子请皇帝下旨由山东巡抚办理,(王士俊画像)设立河南山东总督,虽然更多因为田文镜本身的人品和才能受到雍正的信任,但是这个职务也有其一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