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也曾经因为人为因素衰落了20多年,现在又崛起了,武汉的区位和实力决定了它不会轻易倒下。楼主说的长江新城、光谷的潜力,应该是从区域综合实力尤其是产业发展方面来看的,其实武汉不止有这两个产业高地和聚焦发展的地方,从功能区上看,还有武汉开发区(沌口)、临空港经济区(东西湖),属于多点开花,而非两区争霸。
1、武汉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在办学历史上是比较久的有百年历史了,是两湖师范师范学堂,2.这个学校的师范类专业跟体育类专业待遇相对比较好,就说师范类吧,在专科中的师范类是排名靠前的,体育类网球是3 2模式,3.地理位置分两个校区北校区在野芷湖,南校区在汤逊湖,北校区相对交通比较方便离市中心近点,南北校区距离3个公交车站,南校区在环边上,洪山区与江夏的交接处,交通也不差,预计军运会之前开通地铁,4.在比较好的专科里,武城职不管是教学还是地理位置还是校区环境都是算好的的,5.要是想要更好的,肯定没法跟武大,华科,华师比,你要是嫌弃你有本事去市中心读211,不喜勿喷,各人观点。
2、武汉的长江新城和光谷,未来哪个潜力更大?
作为一个武汉人,一个曾经长期在高新区生活的人,谈一下个人观点吧,楼主说的长江新城、光谷的潜力,应该是从区域综合实力尤其是产业发展方面来看的,其实武汉不止有这两个产业高地和聚焦发展的地方,从功能区上看,还有武汉开发区(沌口)、临空港经济区(东西湖),属于多点开花,而非两区争霸。但是从发展潜力上看,从目前武汉城市发展格局而言,近三十年内,我更看重光谷,
创新生态链聚集大家可以想一下,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和观念改变,以前是搞小城镇,现在要搞大都市圈。其实,在一个城市中,也有这种趋势,撒胡椒面、多点开花,而非做强做大一极,产业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很难带来的化学反应,所以大趋势还是资源聚集,长江新城、光谷都是走的“创新”发展路径,都是准备做高端产业的。目前,光谷是武汉市创新资源最聚集、最丰富的地方,
比如大家看武汉这几年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小米、小红书、斗鱼、盛天网络等等,基本上都位于光谷。这些优质项目,将继续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吸附在光谷、把大量的互联网人才吸附在光谷,所以从这点上将,创新资源的聚集度一定会越来越高,而非越来越分散,这个角度,光谷胜一筹。空间发展格局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光谷,也就是东湖高新区,面积518平方公里,位于武汉东南部,东接鄂州,盛传武鄂一体化将进一步拓展光谷发展空间,个人觉得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此外,再看交通情况,光谷紧靠武汉火车站、离天河机场1小时车程,离即将投用的鄂州机场1.5小时车程,交通非常便利,加上光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完善。
长江新城在这方面也不差,距离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不远,规划的立体交通体系让人期待,还有黄陂这个后花园,应该说空间格局非常好,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现在基础设施还比较差,后期开发投入太大,需要逐步滚动开发,而这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一点上,两者打平,光谷略胜。其他不多说了,从三十年的维度看,更看好光谷,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不好预测了,
3、武汉因天河机场净空限高,是不是武汉城建就不可能再有6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呢?
武汉绿地636被砍,不一定是空域限高原因,如此大规模的项目,这么高的建筑,动工前不经过民航部门审批同意吗?没有空管的同意谁敢在如此高空域施工?玩个小无人机还马上就被禁止了。要说被砍的原因,我更相信是人为因素,联系到武钢被并(那时国有钢企大多亏损,唯独武钢被并了),还有东风被并也时常流传,弄不好,武汉的两个世界500强都没了,武汉要保住东风,一个大城市没有一个世界500强算什么大城?反过来说,武钢并了,民营企业壮大了,武汉要把几个民企如九洲通、卓尔等做大,把小米等这些二总部做大,武汉人要知耻而后勇,争点气!绿地砍了,可以给地让它在江边多修两个500米,把长江主轴搞起来,在能建的地方整个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