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河北,从亊教师职称15年,虽不清楚河南政策,但职称评审总有其共同之处。一、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降低中小学评审职称的门槛,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的结构比例,这是教师职称评聘备受诟病的主要原因,黑职称废职称提议只会损人不利己,事业单位全职称,难道只有老师容不下同行。
1、河南中小学教师职称最新政策,农村任教30年直接认定为一级教师,你怎么看?
2019年,河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下放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权限,把高级下放到省辖市,中级下放到县(区),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凡在农村任教30年,距退休不满5年的农村教师,可不受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认定一级教师。教学点的教师可直接评聘一级教师,
对于河南的新政策,我觉得有喜有忧,喜忧参半。一、新政策令人欣喜的地方新政策让广大教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体现了人文关怀,对于在农村任教30年的教师直接认定为一级教师,让很多没资格没能力评职称的教师见到了希望的曙光。也许有人会问,得个一级教师(中级职称)有这么难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难!特别是由民办(代课)转为公办的那批小学教师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这一批教师大多学历低、荣誉少,课题论文更是没有,对照评审标准他们是很吃亏的,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成效并不比科班毕业的大学生差。三年前,小学还没有副高职称,小学教师得到“小学高级教师”(中级)职称就到顶了,那时能得到“小高”并被聘上是很多小学教师的最高追求,但是,由于受到比例限制,很多人到退休都评不上“小高”的。
之前有位校长跟我说起过一个真人真事:该校长去看望一位病重的退休老教师,老教师先对校长的到来表示感谢,最后紧紧地拉住校长的手说道:“我教了一辈子书,可是没能评上小学高级教师,我是死不瞑目啊!”言为心声,一位老教师病危之际仍对自己的职称耿耿于怀,令听者动容,令决策者反思,这是一种怎样的痛!可喜的是,河南中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县级,并对从教30年的农村教师给予倾斜,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值得点赞,
二、新政策令人担忧的地方任何一项新政,都会让一批人受益,包括有功的和无功的。河南的新政策,无疑让一批有功的老教师受益了,但也会让一少部分混日子的年轻教师从中受益,可能有些人会不思进取,坐等30年后的“收益”,另外,在农村任教30年获得中级职称,也不是很高的荣誉,对于那些工作勤勤恳恳、教学成效显著的老教师,给他一个副高职称也是不为过的,为什么一个中级就让他到顶了呢?这也是政策本身的缺陷,也是令人担忧的地方。
2、河南教师评职称,职称证上的专业是小学语文,现在要评初中数学可以吗?应该怎么做?
本人河北,从亊教师职称15年,虽不清楚河南政策,但职称评审总有其共同之处,一证件,有几个是必须的,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和职称资格证。2015年开始,小学教师旳毕业证和所从事专业要求不再强求,但初中教师,还是能相近为好,尤其特岗有很多都不是教师专业,你学个机械制造,非要评初中政治,咋看也不合适吧,这就需要有教师进校一年以上培训合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和营业执照差不多,有就行,当初办时什么专业和现在申报关系不大,职称资格证也是如此,填表时最好能在从事专业中突出你现在从事专业,毕竟大多数教师任教科目不是一辈子一成不变,得按学校分工来。最没用的证继续教育证和人社的公需科目证书,复印上,装订上,加分项主要为荣誉证书和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证书,越多越好。
考核,课题,论文不作要求,但应该有,否则基础分太低,评审不易通过,现在职称改革,评审条件己极大的降低,老师们真正好好教学的达到评审条件并不难,尤其是农村教师评审条件更低,中心校奖励和优质课即可,只要不吃空饷老师们都能有。关键是这个申报名额,2009年河北实施岗位管理,名额不够老师们晋升需求是最大矛盾,这尤其表现在中高上,我们一个县近三年毎年平均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