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武汉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座新城,怎样规划和建设长江新城。长江新城建起来之后,国人提起长江经济带,第一反应就是想到的武汉,从城市竞争的战略高度看武汉长江新城,不是,可以肯定的是长江新城不是武汉的未来,长江新城位于谌家矶,武湖,隔江与青山相对。
1、武汉确定长江新城具体位置,你怎么看?
从城市竞争的战略高度看武汉长江新城:将长江打造为武汉专属名片将是保证武汉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为什么中国的城市都喜欢造新城,截止目前已有19个国家级新区,还有无数的新城、新区在建设或者规划中。所谓的新区,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城市固有区域之外,另辟新地,全新规划,全新建设,高标准的造城运动,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老城区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必须向外扩张。
另一方面,一张白纸的新区更容易实现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病,提升城市形象,所以,建新城,是每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武汉作为全国十大城市之一,自然有自己的高规格新区,中国大城市的新区往往喜欢以山河湖海等自然地理来命名,更能体现城市的地理位置。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浦东新区,长沙的湘江新区、南昌的赣江新区,
等等,选择大江大河作为新区的名字,更能体现新区的高定位。对于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一条自然河流,被称为长江黄金经济带的重要大河,沿岸大城无数,即便和武汉齐名的也有上海、重庆、南京。但长江新区之名,却有意无意的留给了武汉,借助长江新区,坐实武汉的长江名片,对武汉具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长江经济带上,龙头是上海、南京,龙尾是成渝,龙身自然就是武汉,
作为承上启下,联通东西的枢纽,将长江和武汉紧密的联系起来,使世人想起武汉就能想起长江,想起长江就能想到武汉,对武汉的城市定位作用是巨大的。长江新城建起来之后,国人提起长江经济带,第一反应就是想到的武汉,更响亮的名片就意味着更多的曝光度,更多的企业、资金将会源源不断涌入长江新城,依托长江名号,武汉就有了长盛不衰的底气。
2、建设长江新城,是武汉500年未有的大变局吗?
2017年7月17日,长江新城选址浮出水面,规划建设拉开历史性大幕,谌家矶—武湖之间的区块,将成为武汉吸引全世界人们纷至沓来的梦想实现之地、宏图大展之地。谌家矶——武湖区块从1月底提出构想,2月3月热烈讨论、反复调研论证,涌现九个备选方案,4月中旬初步确定选址,到7月正式发布,“长江新城”在万众瞩目之中,蹄急步稳走来,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武汉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座新城,怎样规划和建设长江新城?长江日报记者为您呈现一篇“长江新城诞生记”。关键的时间节点——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是全新的历史使命,是时代的崭新呼唤,注定深深拨动世人的心弦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是武汉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中央要求,在长江流域,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发展核心引领作用;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自我定位:在全球,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
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大开大合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江汉朝宗、龟蛇对望,是武汉乃至整个长江最为形胜之处。近些年武汉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市建设缺乏起鲜明引领性作用的亮点板块,此外,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不高,山水人文传统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留汉就业创业的人才不够多,也是客观现实。
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武汉有危机感、紧迫感,解决这些问题,武汉急需沿长江主轴寻求一个能够承载武汉梦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生态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发展空间。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到了最关键的时间节点,它也是世界城市发展轨迹的自然结果,是现代大城的必然追求,人类城市经历了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三阶段,未来城市将大力弘扬“绿色科技、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