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双节假期,外出游玩的小伙伴明显感觉衣服没带够,因为气温突然出现断崖式下降,整个中东部由南至北普遍降温在4--8度,受冷空气影响,山西阳泉发布了霜冻预警,河南多个地区降下了今冬第一场雪,安徽黄山也出现了雨中登山的情况,而未来两天冷空气还将持续南下,可以说双节期间,除了西部气温相对稳定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波动都比较大,很多人难免感叹,今年是怎么了,夏季温度不高降雨多,而今又是“一秒入冬”,感觉秋天还没怎么开始,冬天就已经来了,气候越来越不正常了。
1、河南又要大降温了,小麦孕穗期怎么样应对降温?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看到这个题目一阵亲切感,本人刚好就是河南的,最近两三天家乡豫中地区的气温确实是降低了不少,并且伴随有大风和雷雨,而现在正值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要如何应对这样突如其来的降温呢?如何应对降温?目前正处于小麦的拔节孕穗期,对温度非常的敏感,一旦出现地温冻害对小麦后期的产量以及小麦的质量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而低温冻害的情况发生频率也是非常的高,所以应对倒春寒的最好措施就是做好预防工作。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冻害的严重程度都和哪些因素有关,大部分朋友认为小麦的冻害主要和温度高低有关,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小麦遭遇低温冻害后的受损程度还和小麦播种时间是否合理、田间管理是否到位、低温天气是否伴有持续降雨、土地肥力及土壤墒情等有关。
有些朋友认为小麦的品种对抵御倒春寒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并没有一种小麦种子能够做到完全抗倒春寒,对于预防低温情况首先需要做好的是田间管理管理工作,对于不同地块的小小麦根据生长状况进行合理的管理工作。对于生长状况较好的小麦地块主要进行浅中耕,对于生长较差的小麦地块需要及时进行中耕,并配合追肥,促进麦苗生长,而对于出现旺长的地块的麦苗需要进行深度中耕,放缓麦苗生长速度,及时进行镇压,提高抗寒能力,
其次是灌溉工作,根据气象预报做好灌溉工作,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需要及时补墒,灌溉时最好采取小水灌溉,合理的灌溉能够起到提高地温,降低冻害的效果。如果灌溉过程中遇到大幅度降温,需要及时停止灌溉,避免加重冻害,对于已经发生冻害的小麦田需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在冻害发生后两至三天后需要及时到田间查看小麦冻害受损情况,根据伤情制定补救措施。
对于受冻害较为严重的地块及时进行补肥,每亩可以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于受冻害比较轻的地块,追肥量可以减少到4公斤每亩,追肥的同时配合浇水,促进小麦恢复生长,增加高位分蘖成穗,对于已经出现死苗断垄的地块及时进行移栽补苗。另外及时进行中耕,促进麦田保温,恢复小麦生长,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2、为什么今年降温来的这么早,河南出现了降雪,是正常气候吗?
正值双节假期,外出游玩的小伙伴明显感觉衣服没带够,因为气温突然出现断崖式下降,整个中东部由南至北普遍降温在4--8度,受冷空气影响,山西阳泉发布了霜冻预警,河南多个地区降下了今冬第一场雪,安徽黄山也出现了雨中登山的情况,而未来两天冷空气还将持续南下,可以说双节期间,除了西部气温相对稳定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波动都比较大,很多人难免感叹,今年是怎么了,夏季温度不高降雨多,而今又是“一秒入冬”,感觉秋天还没怎么开始,冬天就已经来了,气候越来越不正常了,
其实,今年冷空气到来的时间并不比往年要早很多,只比去年同期提前了1周左右,但相比于近10年的气象数据来看,属于正常水平,之所以有“一秒入冬”的感觉,是因为双节期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有两股,一前一后先后到达,且前一股冷空气还没有完全消退之时,后一股冷空气便追击而至,两股凝聚一起后有1 1大于2的效果,加之出行期间衣物普遍准备不足,所以小伙伴们的体感温度瞬间“降至冰点”,尤其一早一晚,行程如果没有衔接好,很容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第一股冷空气在假期第一天就已经上演,从1号--3号依次影响了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华北地区,4号以后这股冷空气向南移动到了江南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地区降温明显,后面在继续向南移动的过程中,因为有南岭、云贵高原等山体的阻挡,致使这股冷空气在南岭以北集结,而3号开始,更强的第二股冷空气同样由内蒙古入境,加速向南移动,且移动的路径基本与前一股一致,4号左右两股冷空气在长江附近集结,合成一股后翻阅了南岭,进入广东、广西等地区,因此华南地区也出现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