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2017至2018上期期末高一化学,高一化学

成都市2017至2018上期期末高一化学,高一化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3 22:50:26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高一化学

A碳B氧C镁 O(2对共用电子对)C(2对共用电子对)O M g2+[O]2- O有8个电子 2Mg+CO2=C+2MgO

高一化学

2,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题

选A。水在高温下是液体。2:2+1,所以变成2/3
T,V相同,P1/P2=n1/n2,设反应前压强为1大气压,两种气体各为1mol.2H2S+SO2=3S↓+2H2O,则余SO20.5摩,1/P2=2/0.5,∴P2=0.25,故答案为C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题

3,高一上学期化学

BaSO4---------SO2----------Na2SO3 233 126 11.65 X 233X=126*11.65 X=6.3(g) 答案有问题吧?是6.3克
硫酸钡中S的质量=11.65*32/233=1.6g S物质的量=1.6/32=0.05mol 也就是有0.05mol的亚硫酸钠反应 所以质量=0.05*126=6.3g

高一上学期化学

4,高一化学急在线等

答案为:2mol/L。反应方程式:Fe+H2SO4=Fe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Fe+Fe2(SO4)3=3FeSO4分析:由题意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反应后溶液中只有Fe 2+而无Fe3+,而且硫酸有剩余,也就说固体与酸反应后溶液中得到的是FeSO4和硫酸的混合液,接着在这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中和了硫酸,又与 FeSO4反应生成了Fe(OH)2沉淀,最终溶液中剩余物质其实就是Na2SO4.这样我们用守恒法考虑,SO4 2-来自原H2SO4,而Na+来自NaOH,这样得到H2SO4~2NaOH,最终求出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解:因为反应后溶液中无fe3+存在,且固体没有剩余,则全都是以Fe2+的形式存在 H2SO4 ~2NaOH 0.3mol 3mol/L*0.2L 原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原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0.15=2mol/L,故答案为:2mol/L.点评: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比较多,计算过程也很复杂,而且可能会漏掉某步反应.但若用守恒法来考虑和计算的话,不但思路清楚,而且解题简单。

5,高一上学期的化学知识点要期考了急

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大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例外,如氧气生成臭氧,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还包括其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大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外如次氟酸分解:2HFO==2HF+O2,化合价没有变化) 归中反应,岐化反应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有变化,即电子有转移和偏移。化和价升高,即失电子的半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得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还原对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还原剂,其产物叫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氧化对方,自身被还原,因此叫氧化剂,其产物叫还原产物。即: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一般来说,同一反应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比还原剂弱,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剂弱,这就是所谓“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总结: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有氧化性,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记法:氧化还原不可分,得失电子是根本。失电子者被氧化,得电子者被还原。 失电子者还原剂,得电子者氧化剂。氧化剂 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 范例: 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其总反应式如下: H2 + Cl2 → 2HCl 我们可以把它写成两个半反应的形式: 氧化反应: H2 → 2H+ + 2e- 还原反应: Cl2 + 2e- → 2Cl- 单质总为0价。第1个半反应中,氢元素从0价被氧化到+1价;同时,在第2个半反应中,氯元素从0价被还原到?1价. (本段中,“价”指氧化数) 两个半反应加合,电子数削掉: H2 → 2H+ + 2e- + 2e- + Cl2 → 2Cl- --------------------- H2 + Cl2 → 2H+ + 2Cl- 最后,离子结合,形成氯化氢: 2H+ + 2Cl- → 2HCl ———— 配平碳与硝酸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C+HNO3→NO2+CO2+H2O 2,列出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在反应物这边 在生成物这边 变化量 C化合价 0 +4 升高4 N化合价 +5 +4 降低1 3,使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C+4HNO3→4NO2+CO2+H2O 4,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C+4HNO3═4NO2↑+CO2↑+2H2O 再如工业炼铁的反应: Fe2O3+3CO=高温=2Fe+3CO2 这个反应中,三氧化二铁是氧化剂,而一氧化碳是大家熟悉的还原剂.三氧化二铁中的氧元素给了一氧化碳,使后者氧元素含量增加变为二氧化碳.铁由3价变为单质0价(降低,为氧化剂),而碳由2价变为4价(升高,为还原剂) 另外,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例如: Na2CO3+CaCl2=2NaCl+CaCO3↓其中钠元素保持1价,碳酸根保持-2价,氯元素保持-1价,而钙元素保持2价. ———— 与电化学的关系: 每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做成一个原电池。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即外电路的负极;还原反应的一极为阴极,即外电路的正极。两个电极之间有电势差(电化学上通常叫电动势),因此反应可以进行,同时可以用来做功。 [编辑本段]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性质 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 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 例:一物质还原性很强=失电子的能力强 一个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1、还原剂2、还原产物 一个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1、氧化剂2、氧化产物 金属性在本质上就是还原性,而还原性不仅仅表现为金属的性质。 非金属性在本质上就是氧化性,而氧化性不仅仅表现为非金属单质的性质。 一个粒子的还原性越强,表明它的氧化性越弱;粒子的氧化性越强,表明它的还原性越弱。 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还原性强,排在后面的金属离子氧化性强 如: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非金属元素氟,它的氧化性最强。反之,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它的还原性也就越强。 一切氧化还原反应之中,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一切氧化还原反应之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性的强弱只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金属得电子不一定变为0价 例:2Fe+Cu=2Fe2+ + Cu2+,Fe3+—Fe2+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一.双线桥法 表明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1.双线桥法的基本步骤 (1)标价态:正确标明氧化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2)连双线:一条线由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指向还原产物中的相应元素,另一条线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产物中的相应元素 (3)注得失:标出"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总数,注明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注意事项 (1)箭头,箭尾指向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2)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字样 (3)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和氧化剂得到电子数总数相等 二.单线桥法 表明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1.单线桥法的基本步骤 (1)标价态:正确标明氧化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进而确定得失电子的元素. (2)连单线:连接等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指向氧化剂 (3)注得失:标出转移的电子总数 2.注意事项 (1)不需标明"得"或"失" (2)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文章TAG:成都市2017至2018上期期末高一化学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