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成都市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1 02:41:22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用药匙(粉末状)或镊子(块状)。

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以下是一些同学在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

C 试题分析:A选项胶头滴管应该悬空垂直滴加;B选项称量固体物质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答案选择C;D选项应握住试管夹的长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
不明白啊 = =!

以下是一些同学在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

3,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都考了那些实验把你记的都说出来是考的不是

大实验:粗盐提纯,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钠的性质。小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测量溶液的ph,组装加热制氧气的装置,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给试管内的水加热,铁与稀盐酸反应,中和反应
过滤MgCl2,Na2So4,CaCl2,BaCl2
初中的化学没多少难点的,重点掌握四种反应类型,记忆化学方程式,知道化学实验的步骤,方法,以及化学方程式 ,多写练习,了解身边的化学知识,一般这一阶段的化学不难,是为日后的高中化学学习积累知识。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都考了那些实验把你记的都说出来是考的不是

4,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

硝酸银,氯化钠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硝酸钠没变化
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是碱性的,食盐的是中性,可以用PH试纸鉴别。。。
硝酸银溶液 分别取试样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振荡试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食盐,无现象的是亚硝酸钠。
硝酸银溶液 分别取样品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是食盐,若无现象,是亚硝酸钠
如果是外观没法鉴别,化学试剂的话,你可以用AgCl 方法是先加HNO3 然后再加入AgNO3 没有沉淀是亚硝酸盐

5,初三化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几个基本操作方法和一些实验操作步骤

14、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固(+固)] [固+液]简易装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药品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稀硫酸(H2SO4)或盐酸(HCl)[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如14的B或C)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初中的考试很简单的,你多看看书就行了,,我已经忘了会考什么了。。
实验很容易过的,多训练几次肯定能过。
实验标题 实验目的 器材 原理 内容 步骤 数据记录 实验处理 误差分析 实验总结 ,,,就这几个程序,没错的。

6,初三化学操作考试

第一个就是利用化学实验制出H2,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然后将导管伸入水中,待导管出现均匀气泡时放入集气瓶,等到完全收集满一瓶的时候,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底部,拿出水槽,倒置放在实验平台上。第二个其实就是注意调节显微镜的方法,要会用显微镜。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取送:①右手握镜臂;②左手托镜座;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第三个是物理实验,利用公式其实是可以算出时间的。不过既然是实验,就好好测下,就是关于记得多测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最后写的应该就是记录数据或者写下实验现象,把你看到的现象写下来就行了。这几个实验都是挺简单的。最主要的是不要紧张,一步一步的做就行。一般这样的考试只要去做了,老师不会让你不及格的。有时候监考的老师自己也不懂那方面的知识。放心好了。最后祝你好运。
一、以酒精、水为原料,选用酒精灯、蒸发皿、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等仪器,设计实验证明: (1)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把少量酒精倒入蒸发皿中,并用酒精等加热,不但能闻到更加强烈的酒精气味还可以看到酒精液体逐渐不见了。(2)分子之间有间隔用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的酒精、水,然后都转入同一只烧杯中并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将混合液倒如量筒中量取混合液的体积,小于100毫升,就可以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二、在玻璃杯中加入约20毫升水,再放入一块糖块,迅速在杯外壁标好液面高度。糖块溶解后,比较液面与原标记的高低,新的液面( 低于 )(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原标记。原因:( 酒精分子挤占了水分子的空隙 )证明:( 分子之间有空隙 ) 三、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 活性炭吸附池的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杂质 ) 配水前要投药消毒的原因是( 杀死水中的细菌 ) 四、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迅速变红,这是因为(这个我会的,不用答);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木炭,稍等片刻,发现( 红色消失 ),说明木炭具有( 吸附 )作用
估计第二个最好做!就是一个显微镜的用法!

7,我想问问今年的初三动手试验操作化学和物理的考题是什么

英语我不好说,物理化学应当按照知识点和重点章节做题,做有代表性的题。
仅供参考: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一、试题及考试要求 考题一、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 考试要求:(1)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并记录;(2)测出热水的温度并正确记录结果;(3)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温度计、暖瓶中的热开水、杯子。考题二、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 考试要求:(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量程、分度值并记录;(2)测出物理课本的宽度、并正确记录结果;(3)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物理课本等。 考题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考试要求:(1)观察水平台上天平的称量以及游标尺上的分度值,并记录;(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并调节横梁平衡;(3)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记录。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小铁块(或铝块)。 考题四、用量筒测已知质量小石块的密度 考试要求:(1)观察量筒的分度值并记录;(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求出书籍质量的石块的密度并记录结果。 实验器材:量筒、小石块、玻璃杯、水、细线。 考题五、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考试要求:(1)在光具座上按正确的顺序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将蜡烛放在u>2f或f<2f(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两个范围内,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蜡烛放在u 器材,复原摆齐。 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 考题六、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考试要求:(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位置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把钩码挂在杠杆上,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会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 整理好实验器材,复原摆齐。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弹簧秤等。 考题七、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电流 考试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能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A、 B、C处的电流值并记录;(3)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或其它电源)、一只电流表、两个小灯泡、 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考题八、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电压 考试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U1、U2以及L1、L2串联后的总电压U;(3)断开 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三节干电池(或其他电源),一只电压表,两个小灯泡, 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考题九、用电压和电流表测电阻 考试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能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 阻;(3)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或其他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 一个待测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考题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考试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能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电压和电流,根据电功率公式P=UI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3) 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或其他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 一个小灯泡、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一、试题及考试要求 考题一、用试管装取①块状石灰石②细砂③水 (考生可选择完成①、③或②、③的装取) 考试要求:(1)药品的取用量,懂得没有说明用量时的取用量: (2)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操作或粉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操作;(3)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4)实验完毕,处理用剩的药品,洗涤仪器,整理桌 面。 实验用品:试管、镊子、药匙(或纸槽)、小块石灰石、细砂、水 考题二:用托盘天平称取3.5g食盐 考试要求:(1)托盘天平使用的各步操作(调零和称量操作);(2)固体 药品的取用的操作习惯;(3)托盘天平用毕复原,整理桌面。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食盐、两张等质量的纸片 考题三:给试管中约l/4容积的水加热 考试要求:(1)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2)酒精灯的使用;(3)给试管 内液体的加热操作;(4)整理桌面。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水、火柴 考题四:粗食盐水的过滤 考试要求:(1)过滤器的装配;(2)过滤过程的操作(以上两要点,注意做到“一角、二低、三靠”;(3)过滤器的拆除,仪器洗涤、整理 桌面。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圆形滤纸、粗食盐水(用烧杯盛放)、水、剪刀 考题五: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 考试要求:(1)气体发生装置的连接;(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3) 制取和收集装置的组合;(4)拆除装置、整理桌面。 实验用品:试管、单孔橡皮塞、弯120°导管、弯60°尖嘴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水槽(装有2/3容积的水)、 垫木。 考题六: 用装配好的简易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 考试要求:(1)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3)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的操作;(4)拆除装 置、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实验用品: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带橡胶塞)、试管、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考题七:用已称量好的3g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 考试要求:(1)确定配制所需水的质量;(2)量筒的选择;(3)水的量取以及水取用时的操作;(4)溶液配制时容器的选择和搅拌操作;(5) 实验完毕、洗涤仪器、整理桌面。 实验用品:量筒(10mL、50 mL、lOO mL各一个)、烧杯、玻璃棒、水 考题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鉴别 考试要求:(1)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确定取用量,完成取用操作);(2)胶头滴管的使用操作;(3)鉴别试剂的选用;(4)根据显示出的颜色区别出三种溶液;(5)处理用剩药品,洗涤仪器,整理桌面。 实验用品:实验用品:试管(3支)、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氯 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滴瓶装)、酚酞试液(滴瓶装)。 考题九:利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试验“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性质 考试要求:(1)懂得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反应容器;(2)粉末状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确定取用量,完成取用操作);(3)酒精灯的使用和加热操作;(4)实验完毕,处理用剩的药品、洗涤仪器,整理桌面。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或纸槽)、氧化铜、稀硫酸、火柴 考题十: 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固体粉末和氯化钠固体粉末 考试要求:(1)粉状药品的取用;(2)固体的溶解;(3)滴管的使用;(4)填写鉴别结论; (5)实验完毕,处理用剩的药品、洗涤仪器,整理桌面。 实验用品:试管、滴管、稀盐酸、碳酸钠固体粉末(标号为A)和氯化钠固体粉末(标号为B)
文章TAG:成都市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