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服务业功能区,城市中的常见功能区

成都市服务业功能区,城市中的常见功能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30 08:48:06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城市中的常见功能区

商务区,居住区,科技区。

城市中的常见功能区

2,成都美国城的介绍

成都美国城项目位于贯穿成都市主城区与双流区的交通要道——双楠大道及地铁3号线沿线,地处成都“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核心区内。整体拟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唯一体验式时尚商业综合体。

成都美国城的介绍

3,成都绿地中心的规划背景

按照成都市政府规划,“成都东村”定位为城市商业副中心,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特征,充分展示创意设计的“城市中的城市”。针对这一理念,在规划成都“绿地中心”时,绿地集团今年推出420米外观为蜀塔的方案,460米外观为竹笋的方案,以及高度为512米的117大厦方案供市民和网友评选。在征询多方意见后,这三个方案被推翻,绿地集团最终确定高度为468米的多面棱柱形方案。成都东村是成都市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规划确定的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之一,重点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成都绿地中心位于该区域核心地带,占地面积达448亩,是成都东村首个重点项目。

成都绿地中心的规划背景

4,哪些部门获得了国家财政服务业聚集功能区专项资金

2010年,服务业聚集功能区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商贸功能区、物流功能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  1、功能区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软件开发及运行维护、设备购置、设施建设、技术培训及宣传;  2、功能区仓储、货场、物流、道路、供水供电、排污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资金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的方式:对于投资规模较大、能够获取银行贷款的新建项目以及年度贷款1000万元以上的更新改造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方式予以支持;对于盈利性弱、公益性强的改、扩建项目,采取财政补助方式予以支持。
财政给的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一般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科目。

5,刚在豆瓣逛看见 成都美国城居然还是双流的求科普我就在双流

由大港控股集团投资、四川环福置地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系成都天府新区引进的重点商业项目,项目位于贯穿成都市与双流县的交通要道——双楠大道及地铁3号线沿线,地处成都“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核心区内。项目占地面积近10万㎡,总建筑面积达38万㎡,总投资额近20亿元,整体拟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唯一体验式时尚商业综合体。  成都?美国城项目建筑形态植入西岭雪山的概念,以成都西岭雪山景观为建筑立面,内部结构以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主轴,设有攀岩等活动场所,并与美国风情商街相结合,以开放式的购物街区空间与大型购物中心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商业的主题性及趣味性,营造轻松舒适的商业购物消费、休闲娱乐氛围,开创国际综合体建筑形态之先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在国际商业地产界都极具示范效应的综合体项目。
搜一下:刚在豆瓣逛,看见 成都美国城,居然还是双流的。求科普,我就在双流读书。。。。。。。

6,成都五城区的定位是什么啊谁知道

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描绘的未来5年成都的美好蓝图  锦江区:按照“四大片区”布局。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城市住宅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  青羊区:按照“五区、一带”布局。五区即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文化旅游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高尚住宅区、青羊新区;一带即生态休闲带。  金牛区:按照“五区、五带”布局。五区即商贸商务中心区、专业市场集中发展区、宜居环境发展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城市游憩区;五带即北新大道城市经济综合发展带、羊西线餐饮娱乐业经济带、沙西线旅游休闲房地产业经济带、川陕路商贸旅游经济带、成灌公路商业汽车汽配产业带。  武侯区:按照“一园、六区、两带”布局。一园指武侯科技工业园;六区即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红牌楼-外双楠商贸居住区、晋阳商住商贸发展区、簇桥新经济业态发展区、现代物流集中发展区、武侯行政新区;两带即武侯祠、锦里一条街文化旅游经济带,江安河生态休闲、餐饮娱乐经济带。  成华区:按照“一核、两带、五区”布局。一核即城东休闲商务区,范围为猛追湾街区大部分区域;两带即沙河经济带和三环路经济带;五区即服务业优化发展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城东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北城市功能拓展区、北郊风景区。

7,产城一体园城一体是什么意思

产城一体: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 产城一体 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格局 “十二五”,新的一个五年,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已经进入由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阶段,经济社会面临巨大变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将极大增强。 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城市,则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筑这座城市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 产业 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 “一个区域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市政协委员、市经信委副主任吴安平接受采访时给记者举例:在金堂淮口镇的成阿工业园发展过程中,将配套居住的巴德小镇和整个产业园相邻建设,产业工人每天用在上班、下班交通上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宜居宜业,同时也带动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据吴安平介绍,今年市经信委将按照“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发展要求,坚持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就是一座新城的理念,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进一步完善产城一体规划,主动对接和配合规划、国土部门的工作,尽快完成城镇建设规划。尤其结合战略功能区和富士康、仁宝等重大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和城镇建设。同时,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完善要素保障规划、功能配套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区域规划环评,形成“五位一体”规划体系。力争年内完成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产城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编制。 同时,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协调联动,产城相融”的产城一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今年将重点抓好蒲江寿安、双流公兴、郫县安德、金堂淮口、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等区域产城一体的规划和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在全市建成一批产城融合对标示范区。 产业强区 更要宜居新区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主要靠产业,而产业的载体就是各大片区和功能区的建设!”市人大代表、新都区委书记杨羽告诉记者,结合自身实际,新都区将奋力打造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强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居新区。 杨羽称,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成都产城一体发展的思路清晰可见,“十二五”期间,成都发展高端产业的势头将更加强劲,新都则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奋力打造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强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居新区,传承创新、独具魅力的文化名区,依托新都“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机电装备制造工业区、成都全球家具建材CBD、西部公路物流枢纽(北区)五大产业功能集聚区,努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和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在功能区建设方面,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如着力建设中丹商学院、3G 创意园等;提升发展现代制造业,如加快西部机电装备制造工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家具制造企业上台阶、增效益,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等;拓展现代农业新局面,如继续抓好设施农业示范片和重点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等,最终打造成德绵高端产业集聚中心。 融合发展 生产生活都方便 “生产区与生活区融合,工业园区内规划住宅、超市、街区、游园等生活配套服务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成都市蒲江县寿安新城将来就是产城一体的样板。”市人大代表、置信集团董事长杨毫认为,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成都这几年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刻实践上的。“我对比过国内一些其他城市发现,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率先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中,提出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也是非常超前的路子。” 杨毫说,寿安新城走的是现代印务绿色发展之路,工业园区与生活区融合,打破了过去工业区单一的状态,避免了一到晚上就毫无生气,通过相关服务配套,园区的利用率大幅提高,人们不再每天匆匆忙忙地从家往公司赶,在交通上浪费大量时间,生活的便捷性会有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像蒲江寿安这样产城一体发展,可以节约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本,避免城市和农村配套资源的重复浪费。交通、教育、医疗等优质的资源也规划布局在工业园区内,而不再一味地集中到中心城区。这样,通过工业园区相关生活服务的配套,城市里的人根据产业发展转移到一片集中区域,最大限度地使生产和生活相融合。” 据介绍,在2010年4月,以“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方式,成都置信集团等参与的“寿安新城”项目正式启动,以“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座城市”为目标,项目计划市政基础设施、公建配套总投资45亿元,通过5-8年的努力,将寿安新城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的绿色印务包装产业基地和成都远郊最美现代田园城镇样板! 优势错位 展现区域特色 “成都的各个区域都具有不同的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发展,并通过不同的产业错位发展,每个地方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市人大代表帅学术眼中,产城一体就是将全域成都统筹起来,分门别类地规划好各地的优势产业,在区域内做好相关生活配套,将成都这座特大城市分散为各具产业特色的小城镇。 “这几年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成都农村的发展特别大,7年多来统筹城乡的发展越来越深化,成都的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我觉得,在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提高之后,大家更关心的是幸福的生活要持续化,尤其是一些失地农民,他们非常关心以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这就跟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帅学术认为,统筹城乡发展让更多的农村变为了城镇,而产城一体的提出,则让这些城镇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这样一来,人们所生活的城镇也因产业呈现出特色鲜明,比如一些地方是现代农业、一些地方是特色旅游、一些地方发展高新科技、一些地方又是物流产业等,各个区域具备鲜明的特色后,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自觉向这些区域集中。”帅学术表示,他期待“十二五”期间能够看到成都产城一体发展迎来一个蓬勃时代。 报告摘要 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5.9%,年均增长14.4%。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稳步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节能减排取得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 功能不断完善提升。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格局初步形成。 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今年的任务之一将加强全域成都规划编制实施,积极参与“天府新区”规划,深化完善各类战略功能区和示范线规划,提升做实城镇和乡村规划。加快战略功能区建设,按照“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标准,健全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强力推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集聚发展。
文章TAG:成都市服务业功能区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