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地方志改委员会大楼,成都市发改委在那

成都市地方志改委员会大楼,成都市发改委在那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9 00:22:15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成都市发改委在那

四川省发改委在锦江区滨江东路156号发展大厦

成都市发改委在那

2,地级市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权力大吗

采访老人,翻阅档案的权力很大。
没看懂什么意思?

地级市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权力大吗

3,胡广填四川是真的吗

的确是真的。在四川一些地方志中,仍能见到清初战乱后四川部分州县户口存损比例以及残存人口的记述:"苟全性命者十之一"、"人民存者十之一"、"占籍者几十之九"、"土著仅十之二"等。

胡广填四川是真的吗

4,四川方志馆在哪里啊

四川省方志馆可能还没有建设好, 你可以查询四川省地方志办公室, 或者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 他们会给你满意的答复!另外,如果你查询资料,也可以找上述部门,只有他们是权威的!你可以百度一下成都市情网, 不过他们官方网站上资料很少.呵呵.

5,地方志和地方通志有什么区别

你好,简要解释如下: 【地方志】,是指本地的大事、要事记录,也就是记载地方历史,各县市区以上行政区域都有地方志编写办公室,有的每年编辑出版,有的3-5年编辑一次,也有的十年编辑一次。 【地方通志】,是指当今称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主要是写当地著名人物纪传体通史 ,根据需要编辑出版。 地方志可以包含地方通志的主要部分内容。

6,史治办是干什么的

史志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要是编撰当地年鉴、修编地方志的部门。主管行政区域内的地方史志工作,具体承担下列任务:(一)规划、协调地方史志工作;(二)制定地方史志编纂业务规范;(三)组织、检查、指导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四)编纂、审查、验收有关地方史志稿件;(五)征集、整理、保存地方史志文献,开展地方史志学术研究;(六)宣传、推广地方史志成果,开展地情研究,建设地情文献库和地情文献网站,为公众读志用志提供服务;(七)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正确的名称是“史志办”现在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都设有这样一个部门。史就是历史,志就是地方志,办就是办公室。职能是挖掘、整理本地方历史,记录现在发生的地方大事,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供查阅。
史志办主要是编撰当地年鉴、修编地方志的部门。
地方志采集编写部门 史志办

7,四川因什么得名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截至2007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文章TAG:成都市地方志改委员会大楼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