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工业学校机制十二班,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堂校区在哪里

成都市工业学校机制十二班,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堂校区在哪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8 15:43:36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堂校区在哪里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金堂)在金堂县白果街道成都国际职教城内。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肇始于1951年,2010年整合原成都铁路运输学校、成都市工业学校、成都市财政贸易学校、成都市建设学校、成都市公共交通职业中学、成都市建筑中等专业学校等六所市属中职学校建立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新建为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学院坐落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片区,现有天府、财校、新都、公交、金堂等校区,占地面积730亩,校舍面积38.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7.7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9577.66万元,图书总量66.42万册,建有高质量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3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4个。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8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占比39.95%、硕博学位教师占比52.63%、"双师"素质教师占比56.46%。重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汽车工程、信息工程、物流工程、建筑工程、财经管理等7大专业集群,设置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31个,在校全日制高职学生291个班级11377人。?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铸造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办一流高职、育大国工匠"的办学定位,秉承"以德润身、技臻至善"的校训,大力实施"依法治校、改革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四大战略,建设"现代治理典范学院、人才培养创新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学院、工业文明传承学院、国际合作窗口学院",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工科类高职学院,为四川及成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学院坚持对接产业集群组建专业集群,搭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契合性。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厂项目1个,省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1个,建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  学院整合政行企校多方资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办学体制,创新人才培养。牵头领办成都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汽车、建筑、财经商贸等5个专业职教集团,纳入区域内62所学校112家企业和行业协会共育人才。围绕重大产业功能区,实施"一园一院"协同育人工程,服务"成都主干",在成都蒲江县、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青羊区设立特色分院4所;服务四川"多支",在四川雅安市荥经县设立鸿林建筑特色分院1所。大力实施“校中厂”,与成都市总工会共同打造“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基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共建“增材制造学院”和“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研究院”,“发那科机器人”在校建设发那科机器人学院,英特尔公司在校打造人工智能研究院。以校内二级学院及"一园一院"为平台,实施"2+0.5+0.5"三阶段人才培养,把学校搬进园区、把课堂设在厂区,零距离为产业功能区培养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坚持国际引领,搭建高端人才培养平台。与德国工商大会(AHK)深度合作,引入德国巴斯夫(BASF)、戴姆勒-奔驰、西门子等企业,借鉴德国先进职教理念,建设"中德(四川成都)跨企业培训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师资培养、鉴定认证和技能竞赛。累计700余名师生获得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为一汽大众、京东方等大型企业培养国际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1300余人。?学院对接国家战略,推动社会服务纵深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培训当地技术人员,与泰国兰帕潘尼皇家大学、泰国春武里府技术学院不断加深合作,开展"泰国春武里府技术学院学生培训"项目,对外输出特色专业课程和标准。服务"精准扶贫"战略,突出技术技能扶贫,为甘孜州石渠县、阿坝州红原县、简阳老龙乡培训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面向马尔康市、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开展技能培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托管县域中职2所(蒲江县职业中专学校、四川省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输出管理经验和建设标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面向成都产业工人、离岗再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提升就业能力,年均培训、技能鉴定近2万人、各类认证考试12万余人。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堂校区在哪里

2,班级故事

(三)制衡与公允:综合素质测评至十二月末,一月初,六事之中,两件急务业以底定,而剩余四事也陆续全盘托出: 其一:综合素质测评。 其二:整肃班风,肃清浮躁。 其三:期末大决,系统复习。 其四:期末家长会及寒假前期铺排。 历经“双旦同庆”、“饯别章念老师”一合一分,加之杨老师的加盟,十二班的躁气与轻慢竟奇迹般地离散了。前者不必多说,通过同学们相互赠礼的真挚表达,催生了班级凝聚,感化之深,可见一斑,对艺术节的纷乱起到了强大的弥合效果。然则,仅仅是上下同心却还不够。“上下同心,全力备战期末”,方才是其时之重任。故此,后者之效用,便在于此:章念老师回休产假,对十二班,当真是要紧之时折良将,而杨书梦老师的加入,不确定性大,师生默契尚需磨合,即便是强强联手,也难在短期见真章。堪堪两周期末测试便至,外部环境日渐强重的压力,与内部环境日渐深重的焦虑感与紧迫感,终是逼出了十二班“向学”的内力。陈老师便趁此机会,在一日晚课的浩浩暮霭下,严肃正式地作了一番考前动员,力陈“学生第一身份”之首要,痛斥班级近期弊病之危害,直抒胸臆却细致入微,将大势利害剖陈地令人感奋不已却又心惊肉跳。虽则如此,陈老师依旧在最后以其惯有之幽默风度,对十二班人给予了殷殷期盼与鼓励,直教人戏笑三分却又暗暗奋发。诚可谓“因时因势而行教导”也。在班级终自感危机而蓄力自发时,顺水推舟,对班级进行引导助推,不亦事半功倍,画龙点睛? 一番殷切嘱托后,竟是斜月初上,而在雾霾已成“伸手难见五指”之势的冬日奇迹般观见明月,不颇有“拨云见月”之意味乎?看来真是天意也!十二班人无不冲破暮霭,欣喜地一声浩叹!而正是因了如此辚隆如车驰的势头,在行将开动的学期综合素质测评中,十二班产现了惊人的效率与能动性。 话说综合素质测评者,长远来看,称得上是比期末测试的重要性更高一筹的重大事件。每一学期末,学校皆会依例对各班根据日常表现给予每个班级一定比例的“得优章”——即“A级”比例。自一学期开始,此比例便由初始值“85%”不断消长:例如,每周的“流动红旗”总数的多少,每月“靓丽班级”与每学期“文明班级”是否获得,将会左右该比例之增减。(而兼于“文明班级”尚未对第一学期进行评选,故第一次综合素质测评尚未参考此值;而后文,便会为列位看官详细交待十二班第一次“文明班级”评选群雄并起、众志成城的巍巍然壮举。)然则,“100%”的全盛比例自是无比艰难,它对一个班级综合班力要求之高,不言自明也。由是,多数班级若能取得九十左右的比例值,已是属于优秀高分,虽说十二班后期常规之下滑年级组乃是学校有目共睹,可作为一个综合能力超群,艺体活动积极,独立兼并感思的班级,两相平衡,终也取得了九十上下这个区间的比例。也就是说,只有堪堪数位同学降无法获得“A等级”。而只能获得B等级,对于班级,如此数目,着实可喜。但对于获得“B等级”的同学个人,却是始终警诫甚深,难以抹煞。因为,以成都市之标准,“B等级”以下仍有“C、D”等级。嘉祥初中部作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顶级学府,“B等级”已为底线,若两学期皆获“B等级”,则该学生面临的,将会是直升嘉祥高中部的缓签,而若是得到两次以上“B等级”,嘉祥则会拒签该生就读嘉祥高中部的协议。更为令人心头一紧的是,其余一类高中的录取,同样需要依据该生初中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进行择优录取。故此,对于整次测评的公允,乃是头等大要。“维护每一位个体的权益与自主”,更是立班之基石。于是乎,一套全面完备,多方制衡力求公允的决定升学去留、人生走向的综合素质评分机制大致底定。 以七项分值进行加减,100分为满分,90分为“A”,以下则为“B”。当然,如此刚硬而无弹性的划分标准,仅仅是全成都市的统一划分。而由于十二班取得了比例的增加,即或有一定数目的同学得分在90分以下,也会根据比例将得分相对更高的同学省级为“A”。七项分值占比如下: 自评15%:自我评价占比当属重中之重,虽然从中作伪之可能也是最大的,不过如此,亦是彰显了十二班看重自我价值,自我审视之精神;两者取舍,或评后者更为意义深远。而且,以十二班学子底线分明之本色,断不至于从中作梗而伤及公平原则。但在随后的岁月里,这种本色竟被侵蚀磨灭地斑驳片片,也是令人不由得深思事殊势异。 小组15%:小组评价者,当属对于该生在小组内的综合评判。较之于自评的主观臆断与全班公投的泛泛而论,这种不温不火、不远不近的相对客观评价便大显其用。因了十二班特殊的小组构建体制,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组长之下,还立有学习长,保洁长,对齐长,收交长、课检长,以及据小组个体而定的副组长等六大职司。故此,社交与工作的综合能力便在此展现。 班级公投15%:全班性的普适投票,算是民意之集结,在于全盘地从班级视角定义一个个体。此数值,更多考量了一个个体在班级中的自我实现,以及对整个班级的影响程度在全班范围内的反馈,广而笼统,针对性不如前二者。 生活区15%:由生辅老师实施打分,评判了每个学生在与教学区对立的生活区的日常起居表现(走读同学实施“次A级”打分),其占比高于班主任,可见学校与班级对自主独立生活能力之重视。 操行分20%:作为最为公允的占比核算,操行分以班级“班规”为章程,以大数据为载体。虽然对于艺体活动的加分稍得商酌,且各项加扣分标准尚在雏形,依法走到略感吃紧,但总体的分数加减可谓是相对公允而精确的。此次对于操行分的统计,间接催生了后来煌煌威仪的班级宪法与“综合素质测评”占比的第一次微调,也是因了“班规”未成又立法与艺体活动加分幅度过大等问题的暴露。 评价小组、班委会及班主任20%:以班级管理者们的视角施以评判。评价小组由班主任陈舜老师提名,班级投“信任票”的形式选出小组成员,而此次的评价小组,则众望所归地由班主任/英语陈舜老师,数学郭淼老师,语文章念老师(远程评价),班长李晨舟组成。班委会,则由李晨舟门下自行组建班底:蔡镇宇、岳丽锱自是理所当然,但令全班成员耳目一新的是,陈老师魄力安排时任代理班长王禹卓加入了班委会队伍,以对前半学期每位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班主任,则是以班级最高管理者之身份,对每个个体作出集学业、常规、特长等“因材施教”式的评价。 相较于其余班级或“独断专行”,或“全面尚乏”的综合素质测评机制,十二班的七大互相制约却全面而力求公允的比例分布,可称得上出类拔萃了。而面对如此琐细的数据汇总,十二班竟只用时堪堪一周,却滴水不漏地圆满完成。 “人都是逼出来的”,此话也是当真适用也!

班级故事

文章TAG:成都市工业学校机制十二班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