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人力资源是做什么的(人力资源的职能)

人力资源是做什么的(人力资源的职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7 00:06:46 编辑:成都天气 手机版

3. 人力资源的职能演变与战略价值

1、作用不同

职能科室主要借鉴国际经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国际对接,建立首席财务官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同时,研究建立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明确财务总监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和工作要求等,促进财务总监代表出资人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

是构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体系,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约束和财务管控,实现管理创新。

而职能部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整体改制上市、引入非公经济等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盘活庞大的国有资本存量,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国有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对信息的使用不同

职能科室是信息的创造者,而职能部门是信息的使用者。

3、考核内容不同

职能科室主要考核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备工作人员应有的道德品质、是否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以及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而职能部门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学习成绩和工作态度,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等。

4、工作内容不同

职能科室主要制定、修改关于权限和职能责任的组织结构,建立双轨的、相互的、纵向及横向的信息交流系统。预测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做出人员投入计划,并对所需要的管理政策和计划做出预先设想。

人员的配备和使用:即按照工作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安置等。帮助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进行任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而职能部门主要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好工作人员的工资定级、升级和各种保险福利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工作情况和程序进行总结、评价,以便改进管理工作

4. 人力资源的职能演变与战略价值读后感

1、1960年代l安德鲁斯等《经营政策》、安索夫《企业战略》

2、1970年代lBCG方法、麦肯锡方法

3、1980年代前期l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

4、1980年代后期l维纳菲尔特提出基于资源的竞争学说

5、1990年代前期l核心竞争力学说

6、1990年代后期l动态能力理论、超强竞争论、战略弹性等

5. 人力资源的职能战略

指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员。每一个板块都可以分得很细。 目前在这个社会,人事和行政混搭比较多,但随着社会发展企业发展,人力资源慢慢会独立出来,以后每个公司都有专门负责这块的岗位。

6.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则

  1. 系统次优化原则:即整体功能最大化,而非每个局部功能最大化

  2. 能级对应原则:人的能力与其职务相适应,并适度小才大用。

  3. 激励强化原则:运用X、Y、Z及群体动力学指导,因事制宜,因人制宜激励。

  4. 要素有用原则:人的长处、特点应得到充分发挥,为其制造、提供适宜的条件。

  5. 反馈控制原则:(详见管理控制)。

  6. 弹性冗余原则:定额留有余地,工作保持节奏。

  7. 互补增值原则:知识、技能、性格、性别、年龄、关系互补,切忌同质组合。

  8. 利益相容原则:妥协共赢,一方要作较多牺牲(实质是满意原则)。

  9. 竞争强化原则: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人力资本增值和有效运用。

  10. 信息催化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刺激,强化知识技能的更新、提高。

  11. 主观能动原则:为工作人员保留足够的弹性空间,为其主观能动作用留有余地。

  12. 文化凝聚原则:文化从来就是凝聚团体,协调行为一重要手段。

7. 人力资源的职能工作主要包括

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1、预测经济前景是指根据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定量或者定性地判断和推测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提局经济效益。

2、参与经济决策是指根据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3 . 评价经营业绩是指利用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经济效益等经营成果,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文章TAG:人力资源是做什么的人力人力资源资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