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入成都最新政策
取消非户籍首套房限购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从2018年成都最新限购政策来看,限购的对象已经由个人调整了家庭,而户籍转入的人员也加入了社保的要求。实际上,本次调整可以看出是为了弥补之前的限购漏洞,避免个人投机炒房。成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仍然在调整升级,所以2019取消限购的可能性非常小。 再来看看当前全国的购房情况,2018年以来多地楼市都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武汉、杭州和西安等城市买房要摇号、全国限购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及房贷利率上升等。
这些变化都说明,限购政策在2019年不会变宽松,可能会进一步缩紧,因此成都取消限购的可能性也不大。
2. 进入成都最新政策查询
一、艺考改革新方案:联考成绩逐渐取代校考成绩
艺术类专业从“校考”变成“统考”,从而使得统考地位的提升。其实这对同学有利有弊,为备战联考,艺术生们将会减少对文化课的学习,大部分考生的文化课较为薄弱,取消校考就意味着艺考生们将会有更多时间去复习文化课。而取消校考,联考的竞争压力也就随之增加,考生志愿填报和报读高校知名专业难度会增大,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二、逐步提高文化课控制线,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合并原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后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确需过渡的省份,应在三年内调整到位。
3. 省内进入成都最新政策
可以的。目前多个省市都推行了异地就医的政策。
办理流程:
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保”)政策规定,城保退休人员如需到外省市定居的,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委托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社保卡(或医保卡)等材料到就近的本市区县医保事务中心申请办理就医关系转出本市的手续,同时应提供外省市居住地的详细信息。
在办理就医关系转移后,原则上6个月内不得更改。其每年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由市医保事务中心在每个医保年度(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第一个月,按规定以现金形式邮寄给本人。
在本市办理就医关系转移手续后,可以到当地医保定点医院就医;当地未实施医保的,可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乡卫生院以上的医院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在医疗费收据开具之日起的6个月内至就近的本市区县医保事务中心申请报销。
报销时应携带社保卡(或医保卡)、发票原件、病史资料、费用明细;如是住院的,还需提供出院小结及住院费用清单。刘老伯按规定在外省市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可以按照本市或参照当地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和用药范围以及支付标准申请报销,但一次报销只能选择其中一地的规定执行。
4. 进入成都最新政策要求
一、扩大住房限购范围
将二手住房纳入限购范围,购房者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二手住房的,应符合成办发〔2016〕37号、成办发〔2016〕45号文件规定的购买商品住房条件,且只能新购买1套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二、强化区域职住平衡
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区域内购买住房的,购房者须具有限购区域户籍,或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
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限购政策继续按成办发〔2016〕45号文件执行,但其中非本区户籍居民须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
三、加强购房资格审核
非本区域户籍居民不得通过补缴社会保险在限购区域购买住房。房管、人社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部门协作,加强购房资格审核,确保住房限购措施落到实处。
四、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对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的高端人才等,经所在区政府(管委会)认定后,其购房可不受户籍、社保缴纳时限的限制,但所购商品住房自合同备案之日起、二手住房自载入不动产登记簿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转让。
5. 成都最新政策规定
2022年幼升小入学年龄要求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之间出生的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2022年和2023年幼升小家长可对照上述年龄要求查看孩子入学年份,提前准备相关材料,提前了解入学要求,提早筹备幼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