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药王菩萨,药王菩萨的介绍

药王菩萨,药王菩萨的介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16 04:01:31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药王菩萨的介绍

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有时取代文殊、普贤菩萨,被作为佛陀的左右胁侍。药王、药上本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电光明。因供养比丘僧众,并施药救人,得众人赞赏,被尊称为药王和药上。后兄弟施医行善,双双修成菩萨。佛陀曾对弥勒预言,这两兄弟将在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和净藏如来。

药王菩萨的介绍

2,传说中的药王菩萨是谁

【药王菩萨】  药王,梵名 Bhai?0?6ajya-rāja,音译鞞逝舍罗惹。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萨。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之一。  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载,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有佛号琉璃光照如来,其国名悬胜幡。彼佛涅盘后,于像法中,有日藏比丘,聪明多智,为大众广说大乘如来之无上清净平等大慧。时众中有星宿光长者,闻说大乘平等大慧,心生欢喜,以雪山之良药,供养日藏比丘及众僧,并发愿以此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若有众生闻己名者,愿其得灭除三种病苦。时长者之弟电光明,亦随兄持诸醍醐良药供养日藏及诸僧众,亦发大菩提心,愿得成佛。其时,大众赞叹星宿光长者为药王,电光明为药上,后即为药王、药上二位菩萨。同经并载此二菩萨久修梵行,诸愿已满,药王菩萨于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梵Vimalanetra );药上菩萨亦成佛,号净藏如来(梵Vimalagarbha )。  又《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载,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日月净明德如来,其佛寿命为四万二千劫。时有一菩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修习苦行,精进经行,一心求佛,经一万二千岁,证得现一切身色三昧,乃服诸香,饮香油,燃自身供养佛一千二百年。命终后复化生于净德王之家,受日月净明德如来之付嘱,于彼佛灭度后造八万四千塔。其自身亦于七万二千年间,燃臂供养其塔。或谓彼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即今之药王菩萨。  另据《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载,于过去无数劫,有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说《法华经》。时有国王名妙庄严(梵Shubha -vyūha ),夫人名净德(梵Vimaladatta ),二子名净藏、净眼。其王邪见炽盛,信外道法。夫人与二子乃共设种种方便,使王至宿王华智佛所,听闻《法华经》,共得利益。净藏、净眼二人即今药王、药上二菩萨。  药王菩萨之形像,一般为顶戴宝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三昧耶形为阿迦陀药,或为莲花。真言为唵( om!)鞞逝舍罗惹耶(Bhai?0?6ajya-rājāya,药王)莎诃(svāhā),或曩莫三曼多部驮囊。讫叉拏多罗阎剑。莎诃。

传说中的药王菩萨是谁

3,药王菩萨的历史故事

药王菩萨的历史故事如下:药王菩萨,医术很高明,没有治不好的病,有一次,他娘的眼睛疼,吃了好多药不见好转,兄弟两人只好干着急;“药王菩萨”跟人家治病去了,娘说只想让儿背到后山上去看一看,母子收拾了一下,子背起母就上山了,背到半山腰,娘说口干了,要水喝。儿就满山遍岭找只看到一个骷髅脑壳里装有一壳水,里面还有一条小黄蛇儿游上游下,他就端到娘的面前说:“娘呀,到处都没找到水,只看到这个骷髅脑壳里有一壳水,里面还有一条黄蛇儿在洗澡。”这时娘口干,接着就咕噜咕噜喝光了,感觉眼睛比先前要亮多了,心里也比先前好多了,歇了一会儿,又背起往山顶上走。到了山顶,娘说肚子饿了,想东西吃;找到一户人家,屋里没有其它好吃的,只有一只黑母鸡,白天夜晚都歇在屋旁边的桃树上,主人不愿意卖,想屋里还有几个蛋,就拿给了他娘俩,正好九个,儿把九个蛋全部给娘吃了,娘一吃下去,病全好了;弟弟对哥哥说:“哥哥,亏你还是药王菩萨呢,连娘的眼睛都治不好,我只背娘到后山玩一玩就好了。”“兄弟有所不知,娘的眼睛并不是我治不好,是找不到那几种药啊。”“药书上写着,像娘的这种病,要千年骷髅水,黄蛇洗澡汤,乌鸡桃树歇,九蛋一双黄。”弟弟一听,“哎呀,哥哥还真是个药王菩萨呢。”扩展资料: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有时取代文殊、普贤菩萨,被作为佛陀的左右胁侍;药王、药上本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电光明;其因供养比丘僧众,并施药救人,得众人赞赏,被尊称为药王和药上,后兄弟施医行善,双双修成菩萨。佛陀曾对弥勒预言,这两兄弟将在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和净藏如来;药王菩萨的形像,一般为顶戴宝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三昧耶形为阿迦陀药,或为莲花。药王菩萨的前身叫作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因为乐修苦行,而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到这种三昧,生起大欢喜心,就进入三昧中,药王菩萨以身供佛,使十方诸佛赞叹为真法供养如来,示现全心全意奉献众生的决心,以其独特的方式使其施药精神发挥无尽。药王菩萨指示人不但要医好现病,也要医好历劫之病,故此要施药、施妙法于百千大众,令其彻底离开病苦、痛苦,才是药王菩萨真正的施药精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药王菩萨

药王菩萨的历史故事

4,药王菩萨是谁

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有时取代文殊、普贤菩萨,被作为佛陀的左右胁侍。药王、药上本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电光明。因供养比丘僧众,并施药救人,得众人赞赏,被尊称为药王和药上。后兄弟施医行善,双双修成菩萨。佛陀曾对弥勒预言,这两兄弟将在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和净藏如来。药王,梵名 Bhai?ajya-rāja,音译鞞逝舍罗惹。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萨。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之一。隋代嘉祥大师疏《法华经》时说:“药王者,过去世以药救病,因以为名。”,药王菩萨亦与药上菩萨一起出现在经典中。《妙法莲华经》的《妙庄严王本事品》,亦有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的本生传记,《陀罗尼品》中,记载有药王菩萨为守护说法者而说的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所说陀罗尼。药王菩萨“燃身供佛”故事,出自《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药王菩萨的前身叫作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因为乐修苦行,而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到这种三昧,生起大欢喜心,就进入三昧中。药王菩萨以身供佛,使十方诸佛赞叹为真法供养如来。 示现全心全意奉献众生的决心,以其独特的方式使其施药精神发挥无尽。药王菩萨之形像,一般为顶戴宝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三昧耶形为阿迦陀药,或为莲花。真言为唵( Om)鞞逝舍罗惹耶(Bhai?ajya-rājāya,药王)莎诃(svāhā),或曩莫三曼多部驮囊 (Namas samantabuddhānām)。讫叉拏多罗阎剑 (K?a?a tarayam kam)。莎诃。(svāhā)《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初观药王菩萨功德相貌部分云:“药王菩萨身长十二由旬。随应众生或十八丈或现八尺。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如佛无异。顶上肉髻有十四摩尼珠。其一一珠有十四棱。一一棱间有十四花。以严天冠。其天冠内有十方佛及诸菩萨。皆悉影现如众宝窴。眉间毫相白琉璃色。绕身七匝如白宝帐。身诸毛孔流出光明。如摩尼珠数满八万四千。其一一珠宛转右旋。如七宝城优钵罗花。一一花上有一化佛。方身丈六如释迦牟尼。一一如来有五百菩萨以为侍者。是药王菩萨其两修臂如百宝色。手十指端雨诸七宝。若有众生观此菩萨十指端者。四百四病自然除灭。身诸烦恼皆悉不起。其两足下雨金刚宝。一一珠化成云台。其云台中有化菩萨。无数诸天以为侍者。时化菩萨演说四谛。苦、空、无常、无我。亦说甚深诸菩萨行。”

5,佛教中的药王菩萨指的是谁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古代的医圣们,一方面在治病救人,解除人的痛苦时,还不忘教导世人要学会修养身心,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而不幸被病魔折磨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遇到一位良医,药到病除,早日康复。因此,在中国数千年的民俗文化信仰中,药王信仰十分普遍。古人还将在医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贤们,奉若神灵。随着历代著名医家之神的出现,道教文化中,将他们归纳为3大“药皇”和10大“药祖”。他们分别是谁呢?我们先来谈谈三大药皇。“源易缘”注意到,道教中尊奉的三大“药皇”,分别是:伏羲、神农和黄帝。也就是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中国华夏文明的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虽然是神话故事,但都是属于华夏文明。“三皇”为何会被尊奉为药皇呢?这自然有一定的来历。传统文化中,圣人伏羲在生存恶劣和残酷的原始社会条件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观诸身,一画开天地,演绎成先天八卦。伏羲圣人的八卦,使得八卦文化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道家崇为“三玄之一”。《易经》的应用包括有命、卜、医、山、相“五术”之法,而《周易》的象、数、理的应用与辩证思想对中医的影响很大,中医学吸收了这一哲理。古人认为“易医相通。”因此,伏羲圣人成为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人。“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他同样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有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发明了农耕技术、医术,制定了历法等。神农氏所著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成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被尊奉为:五谷之仙、农业之祖、医药之祖等。轩辕黄帝的《黄帝内经》,也是中国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也大多渊源于《周易》的基本思想;道教中尊奉的“十大药祖”,一般认为是:“药王”孙思邈、“脉学之宗”扁鹊、“外科鼻祖”神医华佗、“医圣”张仲景、“针灸鼻祖”皇甫谧、“小仙翁”(药皇)葛洪、“儿科之圣”钱乙、“丹溪先生” 朱震亨、“药圣”李时珍、“温病学家”叶天士等。“源易缘”留心到,在中国的佛教中,有一位“药王菩萨”。在一些宗教场所,药王菩萨还会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在一起供奉。那么,佛教中被尊为“药王菩萨”的又是谁?在道教供奉的十大“药神”中,唯有孙思邈被尊为“药王”,排在药神之首。中国佛教中的“药王菩萨”与真人孙思邈有没有关系呢?在佛经《法华经》中,记载有一个故事。一位僧人在山上,突遇大雾迷路。隐约中他看到有处宫殿,僧人迎面走了过去。到了门口,一童子出来迎接,告诉僧人因他常年诵读的《法华经》,主人很喜欢听,专门安排他来迎接他。僧人走到宫殿里后,为这位神秘的主人诵读了一遍,受到了盛情款待。第二天起,这位僧人却发现,他像做了场梦,房子不见了。他的手掌里却多了3个字:孙思邈。中国的历史上,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传说活了160多岁,晚年隐居于陕西省铜川市的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著有医学典籍 《千金方》。由于孙思邈生前有颗菩萨心肠,不分寒暑、走街串巷,无私施药、治病救人的神医,后被佛教尊封为“药王菩萨”。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参考资料:《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国老故事》、《中国道教》、《中国佛教》等;
文章TAG:药王菩萨药王菩萨菩萨介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