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锦里,成都锦里在什么地方

锦里,成都锦里在什么地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07 00:44:37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成都锦里在什么地方

宽窄巷子在长顺上街与蜀都大道交汇处的西北角

成都锦里在什么地方

2,锦里是什么意思

  锦里释义:  即 锦官城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於 夷里桥 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 锦宫 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 锦里 也。”后即以 锦里 为 成都...显示全部  [拼音] [jǐn lǐ]

锦里是什么意思

3,锦里名字的来历

锦里源于蜀锦。而蜀锦,则是四川历史上的一大骄傲,这种如云似霓的丝织品,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华阳国志.蜀志》载:成都城南夷里桥南岸,“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工织锦濯其江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好,故命锦里也。”

锦里名字的来历

4,锦里的由来

锦里源于蜀锦。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如(唐)李商隐《筹笔驿》: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2020年11月18日,成都武侯祠·锦里当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5,锦里是指什么

武侯祠旁边配套的一条仿古商业街 有小吃工艺品出售 也可以逛逛很好的
很有代表性的一条街,能体现四川文化,成都文化的一条街,里面逛逛很不错的,吃的也不错
不知道
锦里是成都的一条商业古街的名字。

6,成都锦里古街介绍

成都锦里古街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这里是成都知名的步行商业街,也是一个免费景区。这里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万年台座落其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锦里古街全长350米,这里的建筑具有清初明末的四川古镇风格,在这条街不仅可以购买当地的特产、手工艺品,还可以品尝到四川的各种小吃,在这里还有酒吧街和客栈区,酒吧街上的莲花府邸酒吧是网红打卡地,深受游客欢迎。来到成都,不仅要来锦里古街游玩,也不能错过以下这些美食。肥肠粉:肥肠粉是成都的特色美食,肥肠粉里的粉丝是用红薯粉制作的,口感非常劲道,它使用的红油是用菜籽油炒出来的,肥肠吃起来也是肥而不腻,非常美味。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肥肠粉,但是四川的最为正宗,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美食。蛋烘糕:蛋烘糕是成都街头常见的点心,它绵软香甜,馅料可以选择甜口的,芝麻白糖花生碎吃起来又香又软,非常好吃,大家也可以选择咸口的,芽菜肉末夹在蛋烘糕里别有一番滋味。

7,锦里的介绍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万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成都版清明上河图——“锦里”,是感受浪漫休闲的精神驿站,是体验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

8,杜甫关于锦里的诗句

1.赞美锦里的诗句 《南邻》唐代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白话译文 锦里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可以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 他习惯了家里常有宾客来和孩子们的嬉耍,驯服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 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 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客人们送出柴门,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在锦里的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杜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锦官城已成为历史的时候,杜甫在锦里定居,写下了许多的不朽诗篇,并在诗中自称为"锦里先生"。 扩展资料: 1、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2、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3、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锦里 2.赞美锦里的诗句有哪些 1、《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南宋陆游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白话译文 双鬓白发,星星斑斑。报国壮志落空,止不住伤心惊叹,一生里漂泊不定,流离不安。我像一匹寂寞有病的千里马倚着槽栏,独向暗处,默默地把当年冲天的豪气消磨完。如今梦中也难见祖国的锦绣河山,它让重重的烟霭、层层的云水隔断! 身离着关山万里远,旧日的集社早已人消星散,谁还记得当年在都城同良师益友们活跃的笑谈?人人都说成都繁华如锦璀璨,我却感叹官闲无事白天像永过不完,无聊得躺着昏昏欲睡,把柴门紧关,浇愁酒醉,把美酒一杯一杯痛饮喝干! 想起这些呵,我内心的苦闷向谁诉说得完?纵然有驰向故乡的南去船帆,可乘船归去的日期谁能预先估算?我只能白白地、惆怅地遥看,那鲈鱼鲜嫩、菰莱喷香的美味佳肴,在一阵一阵的秋风里隐隐出现! 2、《南邻》唐代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白话译文 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3、《十五夜观灯》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白话译文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4、《一寸金·井络天开》北宋柳永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白话译文 益州地处井宿之分野,其地有大、小剑山,似与云接,势险要,为控制西夏国的一道天然屏障。成都地势优越独特,锦官城内风物奇异美妙,城内蚕市正是繁荣时,到处都有歌台舞榭,歌曲声和喧闹声不绝于耳。 城内游赏的人很多,或雅或俗,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一些富家子弟,衣着华丽;而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子们,更显得艳丽娇媚。成都三月时有海云边摸石之游,浣花溪畔的景色如画一样。 成都有著名的万里桥,自从益州太守赴任以来,政治清明,四境无事,人民安居乐业,使万物都处于和谐状态。自从太守走马上任以来,不多久便使蜀地局面稳定,政通人和,其功勋之高胜过诸葛武侯,而且还像文翁一样,教育感化民众。 太守您在这里刚刚使四方安定,但宰辅等待贤才已久,你又被另授重任。离开蜀地回到朝廷,他日会成为一段佳话。 5、《柳梢青·锦里繁华》宋代陆游 锦里繁华。环宫故邸,叠萼奇花。俊客妖姬,争飞金勒,齐驻香车。 何须幕障帏遮。宝杯浸、红云瑞霞。银烛光中,清歌声里,休恨天涯。 白话译文 锦里繁华。环绕宫旧邸,叠萼奇花。俊客妖姬,争飞金率,齐国驻扎香车。为什么需要幕遮幕遮。宝杯浸、红云瑞霞。银烛光中,清唱声音里,休恨天涯。 3.描写“锦里和武侯祠”的对联或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锦里和武侯祠”的对zhidao联或古诗词:1、唐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唐 李商隐《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版余。3、唐 杜甫《南邻》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4、宋 孙应时《题筹笔驿武侯祠权》北出当年此运筹,悠然欹卧与神谋。 三军节制驯貔虎,千里餱粮捷马牛。汉业兴亡惟我在,蜀山重复遣人愁。 驿前风景应如旧,江水无情日夜流。5、现代 老舍《沔县谒武侯祠》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 三分未竟贤臣志,一表应怜庸主师!大汉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当时;死而后已同肝胆,海内飞传荡寇旗。 4.描写锦里的句子有哪些 1. 成都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这趟旅程我有幸一睹它的风采。 2. 锦里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大气,周围的竹林青翠欲滴,小路旁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 3. 锦里的景,是最精彩的景。既有古色古香的散着烟波湖面上的半湿石板桥,也有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热闹人群。 4. 锦里的小吃,是最缤纷的小吃,走在古街,最常见的景象便是窄巷子宽人群,摩肩接踵。 5. 锦里之锦为蜀锦,如云似霓,五彩夺目,据说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诸葛亮时代,设置了专门管理织锦业的官员叫“锦官”,成都的“锦官城”之名便由此而来。 6. 着名的武侯祠就在锦里的一墙之隔,成都人却更喜欢逛锦里,武候祠饱含着历史的凝重和沧桑,锦里洋溢着市井的喧嚣和随意。 7. 锦里,在成都的武侯祠东侧,是武侯祠博物馆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打造的一条仿古街,现建成约四百米,完全建成后将超过一千米。 8. 尝完美食,看完精品,我们就出了锦里,难怪人们都说锦里:“最三国,最成都!” 9. 晚上的锦里,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白天的锦里,又是另一种状态 ,不同的时间接待不同的需求。这就是现在大都市里,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展示。 10. 当我们晚上到达锦里的时候,这里灯火通明,没想到这里的锦里,就像青岛的“劈柴院”,古色古香,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各有各的味道。 11. 白天来到锦里,你要体会的是幽静。锦里那边天气一般都较冷。白天慢悠悠地走在街上,一边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凉风,一边感受着古街的韵味。 12. 锦里的夜晚同样是美丽,这个时候你要感受的是热闹。东看看,西看看,这是街上人们统一的动作,因为街上好玩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13. 因为是节日,锦里人涌如潮,几乎没有空闲之地,妈妈打趣道:“在这里人不会摔倒,因为没有地方!”为了防止走失,我紧紧地拽着家人的衣角,就这样,也好几次险些被冲散。 14. 锦里街道两旁有很多现场制作的小吃摊,我吃了几种,基本上全都是辣的。 15. 锦里还有很多卖工艺品的店铺,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一家卖蚕丝被的小店,现场制作,有一位穿着蓝底白花衣服的阿姨在整理茧,只见她把煮熟的已经清空内心的茧从手中穿过,套在手上抽丝,动作优美利落。 5.关于锦城的诗句 描写“锦城”的诗句如下: 1.《登锦城散花楼》 唐 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2.《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钱氏池上芙蓉》 明 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5.《魏城逢故人》 唐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6.《锦城春望》 唐 卓英英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 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6.带“锦”字的诗句有哪些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2、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五代:牛峤《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3、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李白《蜀道难》 7、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8、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藩《端午日》 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10、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11、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13、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14、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5、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type=title&page=3&value=%E9%94%A6 7.杜甫描写“成都”的诗句是什么 杜甫写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绝句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像是四幅图片,颜色有“黄”“翠”“白”“青”,镜头有近中远景,黄鹂在柳树中啾鸣是特写,白鹭飞上青天是中景,窗户嵌套的西岭雪景则是远景,而门泊东吴万里船则带些想象,有蒙茏色彩了。 PS: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在战乱流离成都期间,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居住。他在这里居住了的4年期间成为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写下240多首诗篇。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的。

9,锦里是什么意思

锦里 [jǐn lǐ] 基本释义即 锦官城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於 夷里桥 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 锦宫 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 锦里 也。”后即以 锦里 为 成都 之代称。
绵里藏针 发音 mián lǐ cáng zhēn 释义 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出处 元·石君宝《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

10,成都锦里在什么地方啊

地址:中国.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
武侯祠旁边就是锦里 经过 武侯祠 的线路: 1路 57路 82路 334路 335路 503路 904路区间 成都57路 火车北站公交站 - 人民北路二段 - 人民北路 - 白马寺 - 北较场西路 - 万和路 - 八宝街 - 羊市街 - 商业街口 - 东城根南街 - 文庙后街 - 鸿雁路 - 南郊路 - 武侯祠 成都1路 去程:昭觉寺公交站 - 昭觉横路 - 洪家坡 - 驷马桥 - 高笋塘 - 解放北路一段 - 梁家巷 - 簸箕街 - 北大街 - 省市政务中心 - 锣锅巷 - 上西顺城街 - 中西顺城街 - 人民南路一段 - 红照壁 - 南大街 - 浆洗街 - 南郊路 - 武侯祠
文章TAG:锦里锦里成都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