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在哪里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在哪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06 16:59:31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三星堆在哪里

三星堆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陆续在成都平原发掘出一些明显区别于黄河流域的各种文物,尤其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在几个工地偶然出现的大批以青铜器和玉石为主的出土文物,不仅震撼了中国人,而且也震撼了全球考古界。
四川.广汉
四川广汉南兴镇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成都

三星堆在哪里

2,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是哪个朝代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朝代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其面积约12平方千米,是目前发现延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简介三星堆遗址是一个总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群,包括大面积居住区、大型城址和两个器物坑等重要文化遗迹。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的沱江冲积扇上,西出广汉市七里多,北边临近沱江支流湔江。“三星堆”来源于一个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上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是哪个朝代

3,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是什么样的

三星堆遗址 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而且,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
三星堆是巧夺天工、神奇怪异的稀世之宝。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是什么样的

4,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是哪个朝代

三星堆遗址在四川省德阳市境内的广汉市,距今4800年到2600年,年代范围前后延续2000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周朝初期,横跨了夏商周三个朝代。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所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第一期属于“宝墩文化”,是四川地区目前最早的考古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第二期到三、四期过渡阶段是三星堆文化阶段,相当于历史上中原的夏、商、周初。时期分布第一期时间范围在:约公元前2800年—约公元前2100年。第二期时间范围在:约公元前2100年—约公元前1600年。第三期时间范围在: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100年。第四期时间范围在:约公元前1100年—约公元前600年。

5,三星堆的出土青铜器最早的距今多少年金沙遗址呢

三星堆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金沙遗址大约三千年前。
三星堆遗址位於距四川省广汉市城西7公里,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於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遗址年代最早 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即距今4800年。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联系。金沙遗址是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蘇坡乡金沙村一处青铜器时代遗址,位於摸底河沿岸,距离三星堆遗址50公里,该文化所处年代约在公元前1250至前650,即最早距今约3270年。在前1000年时较为繁荣。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没有城墙,约等於三星堆文化的最後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转移。

6,三星堆遗址景点的介绍

三星堆遗址景点的介绍   在这个遗址中,近几十年来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文物,特别是1986年7月至9月,两个大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上千件地坑宝藏的出土,如平地春雷,石破天惊,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   之后,我们在遗址的一角,建起了这座大型的现代历史博物馆,就是为了让这批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能够得到充分展示。让来自五洲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领略这批人类文化遗产的璀璨光彩。   现在,请大家随我步入这座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艺术殿堂,去回顾一次古蜀历史,去作一次美的巡礼。   序展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且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应属于顶尖级别的范畴。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使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此而成为信史。古蜀史的源头及古蜀国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认。   三干多年以前的古蜀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也有了确切的实证。本陈列的主旨便是发掘文物内涵,再现历史真实。序展则是陈列的前奏和序言。这里我们使主体展品“人面鸟身”青铜立雕造像和置于其后的三星堆遗址的巨幅航拍照片有机组合,来反映“土地与人民”、“人民与文化”的深刻命题。而以这个人首鸟身像作为典型器物徽标,置于开端,藉以表现万物有灵,人神互通,天人合一的古蜀时代特征。   博物馆陈列要表现的主题之一就是——人与神。   第一单元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   第一组雄踞西南(古城、古国)   本组陈列旨在粗略勾勒古蜀历史的大体轮廓,说明时空框架及纵向关系。   首先,遗址全景模型向大家清楚地显示出三星堆遗址的全貌。其中有东、西、南三面城墙和北面的鸭子河所围成的中心区域——城区,城区里有著名的人文景观三星堆和月亮湾;有举世瞩目的一、二号大型祭祀坑……   其后,由一批能够反映时代序列的陶器组合和大量的辅助照片,图板和翔实的考古资料,雄辩地证明了这里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古蜀历史曾在这里展开过无比辉煌灿烂的一叶。   最后,陈列通过与同时代中原地区相比较,三星堆遗址规模之宏大,出土器物之精美,足以证实三星堆一带,是人类早期文明社会初始阶段在西南地区所建立的一座古城,乃至古代王国。   第二组物华天府(农业、商业)   本组陈列主要反映三星堆古蜀国在农业和商业方面的重要成就。在各位面前所展示的`这一大批陶质容器,客观地真实地说明这一点。   大量的家养动物遗骨和塑造乖巧的家养动物造型,说明当时的家畜饲养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而这正是农业发展兴旺的标志之一。而大陶盆、大陶缸、大陶罐等粮食容器和形制各异,用途不一的酒器,则直接表明了当时农业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酿酒的出现,说明已经有了粮食剩余。   再从大量海贝、象牙的出土,雕花漆品的发现和衣饰繁复的青铜雕像等情况来看,当时已存在比较明细的社会分工,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发展,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第三组镂石琢玉(制玉)   三星堆的玉石器群,与青铜器变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三星堆文明及其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各位观众,在你们眼前“矗立”的,由三块巨石垒成的这座“玉山”,请大家用手去感受一下上面这些清晰的切割痕迹,这便是三千多年前古代留下的手迹了。我们展柜里光彩烨然,晶莹剔透的玉石器,就是取材于这种原料。   现在,请大家浏览展柜中蔚为大观的玉石器集群。先请欣赏这件硕大无朋的边璋,它宽约22厘米,长度将近1 .6米,上下端还有残损,估计应再加几十厘米。器身有镂刻的线条纹饰。这么大的边璋,目前仅此一件,堪称“边璋之王”了。   再请欣赏这件大石壁,直径约70厘米,厚近7厘米,重达百斤以上,两三个人搬起来也很吃力。这么大的石壁实属罕见,可谓“石壁之最”了。总的说来,三星堆遗址包括两坑出土的数以百计的玉石器,大致可分为礼器、兵器、用具、乐器、杂器、饰品以及人物及动物造型等类别,其中以礼器及具礼仪用途的兵器和属于祭祀用品的工具居多。   三星堆蔚为大观的玉石器群的发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中国的西南地区,引向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三星堆古蜀国。第四组化土成器(制陶) 本组陈列展示三星堆古蜀国在制陶工艺方面取得的成就。观众们,请仔细观看这一大批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陶器。无论是小型的动物造型,器皿盖纽,还是形体硕大的陶尊,陶缸等。都可以看到三星堆无名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

7,三星堆遗迹有哪些景点看

你可以去三星堆博物馆旅游景点:博物馆陈列着众多的古蜀珍贵文物,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想领略不一样的风景那就上直达车吧)。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三星堆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7年10月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第一展馆面积4200平方米,第二展馆面积7000平方米。馆体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意为一体,力图表现三星堆文化的苍古雄浑及三星堆文明的博大精深。馆内展厅面积达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物。
博物馆陈列着众多的古蜀珍贵文物,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想领略不一样的风景那就上直达车吧)。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三星堆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7年10月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第一展馆面积4200平方米,第二展馆面积7000平方米。馆体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意为一体,力图表现三星堆文化的苍古雄浑及三星堆文明的博大精深。馆内展厅面积达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

8,三星堆遗址是最早哪一年发现相关出土物

1929年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扩展资料:1929年,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当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80年至1981年,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三星堆文化”由此得名。1982年和1984年,考古工作者分别在三星堆地点西南和西泉坎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三星堆遗址最晚期的遗存。1986年7月,三星堆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大量器形独特精美的文物,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西南古蜀文明的重视。1988年,国务院单独就三星堆遗址组织评审,当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至1995年,三星堆工作站先后6次对三星堆外“土埂”进行试掘,弄清其为人工修筑的城墙性质,划定了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古城范围。1992年,三星堆博物馆奠基。1993年5月,三星堆文物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虽然只有一件,但在瑞士和欧洲引起了很大反响。之后,欧洲各国频频邀请三星堆珍宝赴欧洲展出。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其基本陈列当年就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2002年,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神树和玉边璋纳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2012年至2015年,三星堆考古发现青关山大型房屋基址以及多段城墙重要文化遗存,三星堆古城城墙合围。2019年4月,四川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三星堆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成为亮点。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3月21日,三星堆考古“上新”继续进行中,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

9,三星堆出土的到底是那个年代的文物

我前段时间刚去过三星堆的遗址 大概时间是在商代的中期 在成都这个地方有个叫古蜀国的国家经历了 杜宇 就是传说中化为杜鹃那个 领袖 达到顶峰然后杜宇禅位给 开明 据考证 可能由于天灾和中原国家的进攻 古蜀国在开明统治时期灭亡 后来国家迁移到成都平原中部 所以在成都又发现了 金沙遗址
[编辑本段]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剧历史分析应该是有个朝代叫蜀的 不是三国里的那个
日前,市考古队和新都区文管所在对新都区大丰街道一建筑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一处极为重要的商代遗址。遗址主体的年代与广汉三星堆遗址相近,出土器物也多有相似之处。在这里生存的古代人类,与三星堆的古人有没有交往?商代地层以下发现的宝墩文化遗存,如何与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相印证?这是考古人员目前仍在研究的问题。 距今数千年 年代初步推定为商代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这里分布着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探方。考古人员介绍,该遗址发掘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分为6层,1至3层为现代至唐宋文化层,4至6层为商代文化层。发现的遗迹主要以灰坑居多,有商代灰坑36个,还有建筑遗迹3座,考古人员用白线涂出其屋基,并标以F1、F2、F3。在遗址一侧,还发现有一座商代小孩的墓葬,可以看到已经清理出一个相当完整的平底罐。 “本次出土器物数量丰富、器型多样,以陶器为主,兼出一些磨制石器”,考古人员介绍,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还有灰陶、黑陶、红陶,以及少量的泥质黑皮陶、灰白陶等;在陶片上可以分辨出有各种纹饰,包括绳纹、弦纹、戳印纹;从残片的形状可以判断出,这些陶器主要有小平底罐、敛口罐、波浪形口沿罐、喇叭形高柄豆...日前,市考古队和新都区文管所在对新都区大丰街道一建筑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一处极为重要的商代遗址。遗址主体的年代与广汉三星堆遗址相近,出土器物也多有相似之处。在这里生存的古代人类,与三星堆的古人有没有交往?商代地层以下发现的宝墩文化遗存,如何与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相印证?这是考古人员目前仍在研究的问题。 距今数千年 年代初步推定为商代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这里分布着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探方。考古人员介绍,该遗址发掘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分为6层,1至3层为现代至唐宋文化层,4至6层为商代文化层。发现的遗迹主要以灰坑居多,有商代灰坑36个,还有建筑遗迹3座,考古人员用白线涂出其屋基,并标以F1、F2、F3。在遗址一侧,还发现有一座商代小孩的墓葬,可以看到已经清理出一个相当完整的平底罐。 “本次出土器物数量丰富、器型多样,以陶器为主,兼出一些磨制石器”,考古人员介绍,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还有灰陶、黑陶、红陶,以及少量的泥质黑皮陶、灰白陶等;在陶片上可以分辨出有各种纹饰,包括绳纹、弦纹、戳印纹;从残片的形状可以判断出,这些陶器主要有小平底罐、敛口罐、波浪形口沿罐、喇叭形高柄豆、圈足器、纺轮等;出土了一些小型磨制手工具,包括石斧、石锛、石凿等。 通过对早期文化层出土的遗物进行初步研究,再结合土质、土色分析,考古人员初步推定该地点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在商代早、中期,所出陶器的类型与广汉三星堆遗址第一、二期出土的同类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 下面还有啥? 发现宝墩文化时期遗存 在商代地层以下,考古人员还有发现:该遗址的第6层及其之下的灰坑,发掘出了绳纹花边口沿罐、镂空圈足器、敞口尊、宽沿罐等器物,陶器纹饰多为细线纹、划纹、弦纹,这些都具有典型的宝墩文化时期遗存的特征。 据了解,宝墩文化遗存是以新津宝墩遗址为首的一系列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的概括。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的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分布在新津、都江堰、崇州、郫县和温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人类生存的城址遗迹。 大丰遗址商代地层以下的发现表明,这一遗址的最初形成年代,可能在商代的基础上还要向前推进1000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500年左右。宝墩文化时期的遗存在新都还是首次发现。 目前该处遗址的发掘已基本结束并已进行回填。

10,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的地震带上吗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北临德阳市17公里,南距成都市23公里,是四川“扩权强县”试点市、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说。不是在地震带上。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三星堆博物馆现有两个展馆,其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分为第一展馆(综合馆,陈列金、铜、玉、石、陶等类文物)和第二展馆(青铜专馆)。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的揭示了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的感觉。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3公顷,绿化面积达80%以上,馆区内环境优美、布局动静得宜,曲径敞道,垂柳依依、古蜀奇葩、湖光岛影无处不体现了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飘逸自然、浑然天成的川西园林特色。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一展馆建筑为半弧形斜坡生态式建筑,张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二展馆建筑为三部一体的变形螺旋式建筑,其整体具有“堆列三星”与“人类历史演进历程”的双重象征,馆外还有气势灰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与展馆建筑遥相呼应,表达了三星堆文化苍古雄浑、博大精深的历史意蕴。
不明白啊 = =!
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70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古蜀文化的重要目标。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蜀国珍贵文物面世,顿时轰动中国,震惊了世界。据学者研究,两个大型祭祀坑内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古蜀国王室的宗庙重器,可能是遭遇改朝换代,新王朝将前代王室的宗庙重器全部焚毁,在举行祭祀仪式后而埋入坑中的。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  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是三星堆青铜器重要特点。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达2.62米,重180多公斤,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身着衣服三层,最外层衣服近似“燕尾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持物献祭状(图31)。这样高大的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同坑出土的大型兽面具宽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狰狞、怪诞,可谓青铜艺术中的极品。青铜神树高384厘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枝下硕果勾垂,树杆旁有一龙援树而下,十分生动、神秘,它把有关古代扶桑神话形象具体地反映出来了。  三星堆青铜器以大量的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型为其特征。青铜的人头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灵;青铜的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则代表祭祀祈祷者和主持祭祀的人;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兽面具和扁平的青铜兽面等可能是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祇;以仿植物为造型特点的青铜神树,则反映了蜀人植物崇拜的宗教意识。以祖先崇拜和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为主体的宗教观念,这是早期蜀人最主要的精神世界。  两坑出土的这些青铜器,除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外,其余的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它们的出土,首次向世人展示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独具一格的面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睛”的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如一件大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部分呈圆柱状向前突出,长达16.5厘米。又如此件突目铜面具,双目突出的圆柱长9厘米。此外,还有数十对“眼形铜饰件”,包括菱形、勾云形、圆泡形等十多种形式,周边均有榫孔,可以组装或单独悬挂、举奉,表现了对眼睛特有的重视。  古蜀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刻画眼睛?铜面具眼睛瞳孔部分为什么要作圆柱状呢?原来,这与古蜀人崇拜祖先有关。前面提到,《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据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我们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这就是蜀王蚕丛神像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达,三星堆博物馆附近的仿真工艺美术品应有尽有。
文章TAG:三星堆遗址三星三星堆三星堆遗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