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2019年区市县GDP,成都的市区县排名

成都市2019年区市县GDP,成都的市区县排名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9 18:49:00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成都的市区县排名

2011年GDP总量区县排名 都市高新区(非行政区) 724亿 成都市金牛区 592.81亿 成都市双流县 583.42亿 成都市青羊区 584.54亿 成都市武侯区 553.93亿
成华,双流,金牛,郫县,排前4的吧
双流第一

成都的市区县排名

2,成都市双流县的GDP有锦江区的高吗哪个更富裕些

2006 双流县 GDP 195.52亿元 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4.5% 2006 锦江区 GDP 309.16亿元, 增长速度不祥 哪个更富裕,这个问题问的不专业。要说拥有的资产和市场的大小,肯定锦江区要富裕些,不过虽然在数字上看锦江区的GDP要高一些,但是人均也不一定比双流高。锦江的商业和第三产业发达些,双流的工业发达些。这些都是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要比较的话要综合各项数据才行

成都市双流县的GDP有锦江区的高吗哪个更富裕些

3,成都市GDP经济总量是多少

经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7.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01.8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33.0亿元,增长13.4%。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5.9:44.5:49.6。以上摘自《2009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09年的全年的gdp,泉州是福建省最高的市——2700亿,福州市 2296亿元居其次,厦门市 1560亿元 ,位居第三。 题外话,走出福建,你就知道福建在沿海省份中的分量是最轻的。实力也是最弱的!经济也是最差的! 去山东看看,去江苏看看,再去浙江跟广东走走?就明白了,家里比没有好比的!

成都市GDP经济总量是多少

4,成都人均GDP是多少

成都人均GDP去年超3万元 记者昨日从四川省统计局获悉,从绝对额看,全省各地区人均GDP呈4个层次,人均GDP超过30000元的有两个地区,分别是攀枝花市和成都市。 据介绍,2009年,四川各地国民经济增长较快,人均GDP不断提高。从绝对额看,全省各地区人均GDP呈4个层次:第1层次为人均GDP超过30000元的有两个地区,分别是攀枝花市(36561元)和成都市(35215元);第2层次为人均GDP在15000~30000元之间的有7个地区,分别是德阳、自贡、乐山、绵阳、宜宾、雅安和眉山;第3层次为人均GDP在10000~15000元之间的有10个地区,分别是凉山州、内江、泸州、资阳、阿坝州、广安、达州、遂宁、南充和甘孜州;第4层次为人均GDP在10000元以下的有2个地区,分别是广元和巴中,比2008年减少三个地区。从地区的差异看,2009年人均GDP最高的攀枝花市比最低的巴中市多384.4%,与2008相比差距缩小63.3个百分点。

5,成都哪个县市区经济实力最强

双流。成都市近郊大县,连续9年名列四川省“十强县”榜首,连续5年入选全国“百强县”,县域基本竞争力跃升全国第45位。有航空港的地方一般都是当地经济最好的地区。双流数据不清楚。拿北京说,顺义县是北京第一强县,去年纳税第一的就是空港物流。并且双流工业基础很好,制药、饲料,以前还有钢铁也很强。。。。人文来说,川大新校就在双流,辖内还有两所国重中学。最邪的是双流土质很好,几乎是成都地区最好的。比如说龙泉的枇杷很有名,但是实际上双流太平的枇杷更好吃。再比如,彭州是有名的蔬菜基地,但是同样的管理条件下,双流的蔬菜就会比彭州的长得好。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设成都县(县治在赤里街),作为蜀郡的治所。
温江
温江吧
双流有机场所以税收高,我觉得绵阳环境好,都江堰舒服,华阳发展潜力大.
双流县好像在中国百强县中是成都县市区之首

6,成都不含10县市GDP有多少

经成都市统计局初步统计,2012年成都全市实现GDP8138亿,比2011年名义增长17%。成都市长在做政府报告时说,2013年成都将甩开其他同 等级竞争城市率先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梯队,目前副省级城市第一梯队只有广州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这两个第一梯队的副省级城市与其他第二梯队副省级城 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的GDP均在一万亿以上,成都想要进入第一梯队,2013年GDP必需突破一万亿,虽然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比较大,但也不是没有可 能。2010年成都GDP是5550亿左右,2011年成都GDP名义增长25%,GDP总量达到了6950亿。2013年成都GDP年名义增长23%就 能铁定突破一万亿,况且成都市统计局可能还会像2012年年中那样发布2012年GDP最终核实数据时再调高一百亿,在8138亿的基础上再加个100多 亿,这样成都2012年最终核实GDP就达到8250亿左右,2013年只要名义增长达到21.5%就能破万亿。2013年成都将首次举办财富世界论坛和 世界华商大会等国际盛会,在带给成都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也开启了成都迈向国际化都市的元年,凭借着1500万的常住人口和西部地区最优越的地理环境,成 都没有理由不成为西部最大最强最好的中心城市!

7,2019全国百强县排行榜

《2019年赛迪百强县》榜单中,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前十排名: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长沙县、慈溪市、宜兴市、太仓市、龙口市。7月19日,由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及 “县域经济100强(2019年)榜单”正式发布。这是县域经济研究最为权威的排行榜之一,常常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的重要参考榜单。报告公布的2019百强县榜单显示,百强县以不到全国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25%的县域GDP,10%的全国GDP;30县进入千亿方阵。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格局极不平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一、百强县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2019年,百强县仍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态势。东部地区稳中有降,占到7成左右(71席);中部地区逐步上升,占到2成左右(19席);西部地区保持平稳,稳定在8个席位左右;东北地区开始反弹增长,年均增加1席。县域经济区域间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东部地区县域显著强于其他地区,发展优势明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东部地区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指出,今年的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入榜数稳中有降。长三角地区的县域依然雄踞百强县榜单前列,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区域协调等方面,引领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入榜总数的减少是由于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东部县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入榜数逐步提升。中部经济总量约占到全国的20%左右,同百强县占比基本相当。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特别是河南湖北两省县域经济增长明显。成渝、长江中游、中原等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将带动中部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入榜数量保持平稳。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入榜数量稳定在8左右。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区域协调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广阔的西部县域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二、GDP超过1000亿元的百强县已达30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百强县中GDP超过1000亿元的已高达30个,其中,有5个GDP超过了2000亿元。30个千亿级县域中近九成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且县域间的GDP最高有近4倍的差距。百强县整体发展头部带动效应明显,近一半的GDP由前30强的县贡献。前30强的GDP增速高于同期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前30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除个别指标略低于广东外,均高于同期其他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百强县的GDP总量由2016年的8.2万亿增加到2018年的9.6万亿,增幅近17%。报告认为,这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百强县实现了由主要依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增长”,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式增长”的快速转变,充分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特色,在技术、管理制度、人力资本、规模报酬、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全面推动了百强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质效。马承恩指出,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百强县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支出,比全国分别高出56%、12%、61%和72%,充分体现了百强县对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效。三、百强县对人口和资金的吸引能力显著提升百强县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与山东省相当,但低于其他同期重点省份,说明县域经济在吸引资金的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准,但与一些省份还存在差距。通过分析东部主要县域发现,排名越靠前的县域人口密度越高,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越强。因此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吸引集聚人口,特别是高素质人口,将是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当前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百强县中7个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于100%,54个县域介于50%-100%之间,说明在当前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整体县域来说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而对于那些固定资产投资相对饱和、增长缓慢的县域来说,转变发展动力,依靠消费和服务提升经济发展则十分必要和迫切。四、百强县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第二产业,占比高达5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百强县的第二、第三产业年增速均高于同期的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且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报告认为,这说明百强县在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这将有利于提高百强县未来的城镇化水平、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创新活力。
文章TAG:成都市2019年区市县GDP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