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钢管厂拆迁,成都无缝钢管厂原址在哪里

成都市钢管厂拆迁,成都无缝钢管厂原址在哪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7 06:42:19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成都无缝钢管厂原址在哪里

都市牛市口。占地几百亩

成都无缝钢管厂原址在哪里

2,听说成都龙港钢材城要搬迁搬迁到哪里

应该是青白江
成都?够远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听说成都龙港钢材城要搬迁搬迁到哪里

3,成都市海椒市15号好久撤迁

海椒市街15号 就是钢管厂5区嘛 我们家就住这撒在传言靠菜市场 就是二环路这边 要拆迁 但是起码是2年以后的事情了海椒市街那边不会拆的

成都市海椒市15号好久撤迁

4,成都双桥子无缝钢管厂的宿舍要拆迁吗

要拆的,厂都搬迁到金堂和清白江了,地都拍卖给一个商业地产了,不晓得是万达还是菲律宾的SM,去年的报纸都登过的
你好!好象是说要拆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5,成都钢管厂五区拆迁的可能性有多大估计还有多少

位置好,普遍老小区,低楼层,周围环境比较统一都是矮层楼,估计不久的未来会拆建,修高楼或公园
希望早点!
现在还拆不了政策不行预计要明年五一了

6,成都市锦江区海椒市60号是否属于拆迁范围

看你的问题就知道你的是拆迁的边缘地带!这个问题很难讲 边缘地带谁都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 就算开发商定好了的 也有可能因为一两个钉子户而刷下来 因为是边缘 而不是中心
海椒市街15号 就是钢管厂5区嘛 我们家就住这撒在传言靠菜市场 就是二环路这边 要拆迁 但是起码是2年以后的事情了海椒市街那边不会拆的
海椒市60号,从地段上来看是非常不错的。小区占地不太大,总的居住人口也不太多。如果要拆迁的话,对于开发商来说,处理起来应该问题不是很大。但是现在改名叫人和苑了,而且也属于莲新片区的重点打造小区。整个小区比以前看上去也舒服多了。后面就是莲桂西路的老小区,旁边是金桂园小区,所以开发商拿地也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哈。传说是莲桂南路要拆迁呢。但是人和苑也有传说,不过从现在才整治没多久的情况上来看,近期拆迁的可能性比较小。长远的说,肯定都是会被拆迁的呢。海椒市大街上的黄金地段,哪个开发商都会眼红的哈!提这个问,我估计是有一套房子在里面哈。如果不需要用钱,或者其它的打算,建议长期持有。

7,有谁知道东郊工业博物馆的故事

  简介: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消息 今日下午2时30分,集成都市工业文明历史展示和文化产业为一体,西南地区首座利用旧厂房改造的主题公园式新型博物馆———成都东郊工业博物馆将正式对外界开放。人们可在这座老厂房里品味成都老东郊那火红的岁月,见证新东郊的新气象。  博物馆建设历时1年,位于成都东郊建设南路,馆舍系利用原成都宏明厂机修车间改造而成,占地74亩,是成都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博物馆。博物馆室外展区设置航吊吊装等雕塑和工业机器阵容,反映当年东郊工业的生产场面;室内展区收藏了反映东郊企业及工人生活、生产的图片及实物。另外,原一环路水碾河的《建设者》雕塑也搬迁至博物馆展区,与博物馆相映成趣。  在这个网页你可以看到以这个博物馆为主题的诸多照片~http://www.seecd.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335  “博物馆建设历时1年,位于成都东郊建设南路,馆舍系利用原成都宏明厂机修车间改造而成,占地74亩,是成都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博物馆。博物馆室外展区设置航吊吊装等雕塑和工业机器阵容,反映当年东郊工业的生产场面;室内展区收藏了反映东郊企业及工人生活、生产的图片及实物。另外,原一环路水碾河的《建设者》雕塑也搬迁至博物馆展区,与博物馆相映成趣。”
博物馆建设历时1年,位于成都东郊建设南路,馆舍系利用原成都宏明厂机修车间改造而成,占地74亩,是成都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博物馆。博物馆室外展区设置航吊吊装等雕塑和工业机器阵容,反映当年东郊工业的生产场面;室内展区收藏了反映东郊企业及工人生活、生产的图片及实物。另外,原一环路水碾河的《建设者》雕塑也搬迁至博物馆展区,与博物馆相映成趣。
走八达岭高速上北五环,向东五环方向,走到五元桥,走京密路机场方向,约走1公里多后,一红绿灯路口右转穿机场高速后再右转,上机场辅路往回走,到南皋路丁字路口往左转上南皋路,穿过一个铁路桥后,从第一个路口右转,约500米左侧就到中国铁道博物馆了。如果在下一个路口再右转的话就到中国电影博物馆了,那里也不错哦。
卢荣忠和他的“老伙计” 火车头“上游1110号”是东郊工业博物馆的镇店之宝。今年49岁的卢荣忠,则是“上游1110号”的第二任司机长,“跟它一起工作了20多年,它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螺丝我都了如指掌!”说起这个“老家伙”,卢荣忠一脸激动。“这辆火车头,是成都原无缝钢管厂的一台主力机车,它见证了东郊工业的辉煌,也记录下了东调战略实施的点滴。” “在机车上工作,只能用辛苦两个字来形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卢荣忠历历在目。“一到夏天,机车上的温度就高达40多摄氏度,我们要连续12个小时不停地操作机车,而且没有风扇,汗水打湿了衣襟,我们就把毛巾挂在脖子上,随时擦汗,根本没有闲工夫休息。”卢荣忠望着与家人的合影,亏欠地说:“当时在机车上工作,陪家人的时间真的少了许多!但现在好了,坐班制,可以有很多时间和家人聚在一起!”卢荣忠告诉记者,随着东调战略的实施,企业涉及搬迁,他也和“老伙计”一起“退役”了。现在的卢荣忠坐进了办公室,成为运输部安全保卫科的一员。“搬迁后的新厂,不仅气势恢宏而且设施齐备,从同行业来看,都能算是领头羊!”谈到东调的感受,卢荣忠说:“东调后,不仅强大了企业,还让我们过上了以前没有想过的日子!我还会经常去博物馆看我的老伙计,告诉它在东调后我们企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规划]博物馆将打造成旅游亮点 东调战略实施,沙河整治工程竣工,老东郊的“旧容颜”已渐渐远去,作为成都工业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历史,如何才能留住其辉煌的记忆?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的诞生,定格了沙河、东郊那一帧帧激动人心的画面。 记者昨日从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获悉,预计从明年2月开始,博物馆将闭馆“装修”,并力争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开馆。届时,从陈列展品到外部环境的配套建设,将充分展现我市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和东调取得的成果,全力打造我市旅游的新亮点。 馆内:重新布局 引进新的展品 “我们将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博物馆内的设施进行一次全新打造!”工业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次装修过程中,将会首先对博物馆内的布局进行调整。“馆内会保留劳模之家、火红年代两个场景,并对其他的陈列品重新布展,而且还会有很多新的陈列品进馆,比如由成飞420厂捐献的军用飞机发动机等。”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在重新开馆后,博物馆将每天定时播放工业题材的影片,其题材包括辉煌半个世纪的东郊工业文明,东调战略实施后新城东欣欣向荣的景象等。“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增设专门的区域,销售工业文明的纪念品。” 馆外:定期举办 工业题材互动 除了博物馆馆内的重新布展外,此次装修还将对博物馆的外环境进行打造。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首先将对博物馆外的北侧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博物馆北侧,将划定一个专门的区域,组织一些与工业文明有关的互动活动,比如让东郊老企业进行纪念品展示,或者搞一些东郊工业的摄影展之类的活动。届时,我们将把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打造成一个旅游新亮点,因此相应的餐饮配套设施也会跟上。”据了解,目前在博物馆的西侧,以工业元素打造的餐饮服务区已经装饰一新,并将在元旦后正式开门迎客。 体验篇 本报东调亲历者体验新沙河?? 一次诗情画意的手笔 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东调战略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笔。从2001年11月28日到2004年12月30日,在历经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后,郁郁葱葱的芦苇、潺潺流淌的河水,涅?的沙河给东调后的新东郊,穿上了华丽的“外衣”!而在东调期间,康庆作为记录东郊点滴变化的新闻工作者,在沙河边采访了3个春夏秋冬,见证了沙河从“黑水河”到“生命河”的点滴变化。今天,亲历者康庆重走沙河路,感受5年来东调战略实施后的新面貌。 回忆:每次采访完都是一身灰 “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动工3年,我就在沙河边采访了3年。3年来,从沙河最初的规划设计到拆迁动工,它每一个阶段的成长,我都历历在目。”康庆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在沙河整治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为了给沙河拆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日报特别开设了“聚焦沙河速度”的栏目,组成了2个特别报道小分队,赶赴沙河源头,对沙河源头金牛区范围内企业、农户搬迁给予了“进程式”的报道。8月的成都,骄阳似火,而当时作为报道记者的康庆,每天都要赶到沙河王贾大桥旁的拆迁工地。“因为报道的特殊性,我们需要深入到拆迁户家中与拆迁户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寻觅着我们需要的新闻故事。有时候,为了找寻第一个签订拆迁协议的拆迁户,常常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康庆回忆道。 “那段时间,我们的采访线路常常可以用4点一线来形容??拆迁办公室、拆迁户家、搬家现场、未来新家。找到了拆迁户,了解到搬家时间,我们要第一时间守候在搬家现场,之后还要马不停蹄地赶赴他们未来居住的地方,了解他们即将开启的全新生活……一般都是,每天清早出门,回到报社写完稿件通常都在晚上8点左右,浑身是拆迁工地的土,满脸是拆迁工地的灰。”说到这里,康庆感慨万千。 感慨:东调是东郊绿色里程碑 昨日,当康庆重新回到这片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欣喜与祝福油然而生。曾经的两岸棚户已经变成了两岸绿装;曾经的污水横流已经变成了清清之水;曾经的两岸企业因搬迁重造变得活力四射。康庆说:“不能忘记的是??是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让沙河获得了新生的希望,是全城市民的拥护和两岸企业与住户的付出让沙河获得了新生的能量,是沙河工程建设者3年岁月的日夜辛劳让沙河新生在我们这一代变成了现实。”说到这里,作为见证者的康庆,一脸激动。 随着东调的结束,如今的沙河流淌出一座城市变迁的缩影。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建筑,一幅幅小桥流水的图画,新城东处处散发着“和谐人居”的气息。“东调战略实施,沙河整治完工,不仅使东郊企业在搬迁中重获新生,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我市东郊地域结构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的绿色里程碑。”康庆如是说道。在结束采访时,康庆这样说:“当有一天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时,回想过往种种,才更加珍惜与庆幸:见证东调中沙河的华丽转身时,有一个身影是我。”
集成都市工业文明历史展示和文化产业为一体,西南地区首座利用旧厂房改造的主题公园式新型博物馆———成都东郊工业博物馆将正式对外界开放。人们可在这座老厂房里品味成都老东郊那火红的岁月,见证新东郊的新气象。 博物馆建设历时1年,位于成都东郊建设南路,馆舍系利用原成都宏明厂机修车间改造而成,占地74亩,是成都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博物馆。博物馆室外展区设置航吊吊装等雕塑和工业机器阵容,反映当年东郊工业的生产场面;室内展区收藏了反映东郊企业及工人生活、生产的图片及实物。另外,原一环路水碾河的《建设者》雕塑也搬迁至博物馆展区,与博物馆相映成趣。 据介绍,整个展馆分室内展区和室外展区两部分。室外展区面向沙河,形成一个小型的“工业公园”。室内展区则利用展板、展柜等来再现当年东郊工业的火红场面。时间沙漏、火红年代、劳模之家构成博物馆三大主题文化景观。时间沙漏3米多高,背面是由36幅东郊工业历史照片构成的记忆墙。“火红年代”景区则以红色为主调,6个旧车床成为当年的车间的缩微版,随后还将配置12名真人大小的工人雕塑。“劳模之家”则以典型的东郊劳模还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环境。
文章TAG:成都市钢管厂拆迁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