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2004年成都市乡镇改革,成都有长城吗

2004年成都市乡镇改革,成都有长城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6 03:09:34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成都有长城吗

你好,成都有一个金龙长城。洛带长城原名金龙长城,因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金龙镇而得名,2004年因金龙镇划归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故又名为洛带长城。它位于金龙湖风景区,2001年开始修建,2002年建成,长1680米,高4米,宽3米,设有5个烽火台,花费200万元左右。
没有,都在北方呢
洛带长城原名金龙长城,因坐落于 成都市龙泉驿区金龙镇而得名,2004年因金龙镇划归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故又名为洛带长城。它位于金龙湖风景区,2001年开始修建,2002年建成,长1680米,高4米,宽3米,设有5个烽火台,花费200万元左右。

成都有长城吗

2,成都市住房补贴政策是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

2004年2月5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单位职工住房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比如这个网页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06287可以查看到这个办法及通知 国家1998年出台住房货币化补贴有关政策,一些省市少数单位在当初就实施了货币化分房政策,2002年后全国各地在住房货币化补贴政策上执行有所加快,但主要还是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得要好一些,国家财政拨款的、优于地方财政拨款的、好的机关事业单位优于差的单位,一般的企业可能不实施的。 住房补贴政策是属地政策,有些地方的政策制定出来执行起来比较复杂,牵涉广,有些地方政策及比较简化,易于操作。有关政策文件见:《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建设发展的通知》(川府发〔1998〕77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川办发(成府发〔2000〕78号)
可以的!! 到各乡镇 申请!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成都市住房补贴政策是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

3,成都周边都有那些古镇

龙泉驿区:洛带古镇青白江区:城厢古镇(含家珍公园) 邛崃市:平乐古镇、临邛古城 金堂县:五凤古镇双流县:黄龙溪郫县:三道堰镇 大邑县:安仁古镇 蒲江县:西来古镇 洪雅县:柳江古镇
在双流有黄龙溪古镇 在邛崃有平乐古镇 http://baike.baidu.com/view/25515.htm平乐介绍
黄龙溪古镇 好耍的很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   平乐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已通过评审,邛崃市2000年实施的“一山一城一镇”中的“一镇”,随着镇党委政府“旅游兴镇”战略的实施,“南丝绸之路第一站、茶马古道第一镇”品牌的打响,以及“全面历史文化名镇、全国...

成都周边都有那些古镇

4,华蓥以前行政区划的历史

1985年由华蓥工农区改市。因华蓥山得名。   2000年,华蓥市辖10个镇:双河镇、禄市镇、永兴镇、溪口镇、天池镇、高兴镇、观音溪镇、庆华镇、明月镇、阳和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35225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双河镇 103570 天池镇 22686 禄市镇 23657 永兴镇 28187 明月镇 33299 阳和镇 25921 高兴镇 25345 观音溪镇 21458 溪口镇 29204 庆华镇 38930    2004年9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7号文件)批复,同意将明月镇的果子、铜堡、郑家咀、观音岩和土溪5个村所属行政区域成建制划归双河镇管辖。撤销双河镇建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设置双河、华龙和古桥3个街道办事处,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调整后的双河办事处辖7个社区、17个行政村,幅员面积37.45平方千米,人口5.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85万;古桥办事处辖9个行政村,幅员面积23.1平方千米,人口2.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0.81万;华龙办事处辖14个行政村,幅员面积25.3平方千米,人口2.9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0.6万。行政区划后的明月镇,幅员面积38.2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3.0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0.71万。原双河镇人口1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2万,辖7个社区、35个行政村。   2004年,华蓥市辖3个街道(双河、华龙、古桥)、9个镇(庆华、溪口、天池、禄市、永兴、高兴、观音溪、明月、阳和)、1个乡(瓦店)。   2005年,华蓥市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双河街道、古桥街道、华龙街道、天池镇、禄市镇、永兴镇、明月镇、阳和镇、高兴镇、观音溪镇、溪口镇、庆华镇、瓦店乡。   2006年6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33号)批准:同意将华鉴市瓦店乡更名为红岩乡。
华蓥山 华蓥山从唐代起就是川东北佛教圣地有“小峨眉”之称。唐肃宗至德年间修建的宝鼎、南宋枢密院事安丙故宅华蓥山等遗迹,有30余处可考。   风景有银山积雪、宝鼎晨曦、天池湖光等,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诗人,都曾在此写下诗篇。最近探明的溶洞,据称景观属国内外罕见。   宝鼎景区位于溪口镇境内。这里,有建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光明寺(1958年被毁一部分,1... http://www.3608.com/Sight/S_2932.html

5,成都古镇有哪些好玩的介绍一下

成都有西岭雪山、青城山、九峰山、九龙沟、天台山、朝阳湖、龙泉湖、桂湖、黄龙溪等自然景区,也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都江堰等历史古迹。同时,她还是“熊猫故乡”,建有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但少为人知的,却是这里的古镇。1、罗泉古镇,清代。走过古镇的古街古庙,在十弯九曲的青瓦木房间走入古镇人的悠闲。仅五里长的老街上茶馆就有十多家,可以边喝盖碗茶,边摆“龙门阵”。驾车走成渝高速公路至球溪河,车程约1小时。成都荷花池客运站每天上午9时有班车直达罗泉。2、龙华古镇,清代。风雨桥、龙华凉桥横跨在小龙溪上。岸上民居错落有致,炊烟袅袅。成都至宜宾277公里为高速公路,宜宾市沿金沙江西行70余公里,经屏山县城再沿曲折盘旋的山区公路北行37公里便到龙华镇。在新南门汽车站、石羊场汽车站乘车至乐山,再转乐山至屏山的班车,在龙华镇下车即可。3、铁佛古镇,清代。老街依山而建,形似镰刀,清代民宅各具特色。驾车从成渝高速过资阳后在球溪出口下高速,然后向西即到(100km左右)。4、江口古镇,汉代。镇内遍布古遗址、古墓群、古店铺、吊脚楼和古榕树。驾车走成乐高速,约30分钟车程。新南门客运站有开往彭山方向的客车,需时约70分钟;到彭山后转乘路过江口镇的中巴车即可,需时约20分钟。5、福宝古镇,元末明初。古镇小街宽不过三四米,窄处仅容一人过。镇上残存的寺院、佛塔、雕塑、绘画等,散发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光辉。从成都出发,约耗时6个多小时。成都城北客运中心、新南门汽车站、梁家巷车站、五桂桥汽车总站均有车发往泸州的班车。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   平乐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已通过评审,邛崃市2000年实施的“一山一城一镇”中的“一镇”,随着镇党委政府“旅游兴镇”战略的实施,“南丝绸之路第一站、茶马古道第一镇”品牌的打响,以及“全面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更多成都古镇旅游咨询: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3608.com%2fsight%2fs_4390.html" target="_blank">http://www.3608.com/sight/s_4390.html</a><br>

6,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的实施情况

成都市出台 《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将在2012年实现城乡统一户籍,民众可自由迁徙。城乡居民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进行户口登记,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农民可带产权进城,就业、参加社保不以丧失承包地为前提,且不进城同样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  自由迁徙,可以说是户籍改革的终极目标,也是民心所向。但成都的户籍新政策,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美好愿景呢?从现行相关政策来看,还很难得到肯定的回答。  按照成都的规定,合法固定住所是落户的唯一依据。但在目前的情势下,固定住所恰恰是一道不容易跨过的门槛。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固定住所是指居民依法拥有所有权的房屋,或居民按规定以租赁或其他方式取得使用权的直管公房、自管公房,或居民使用的所在单位自建住房或所在单位拥有产权的住房。公房、单位房,对进城农民来说,可以说完全无望,剩下的,就只有购买商品房了。而按目前农民的普遍收入,按时下城市的高房价,农民买一套商品房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所以说,即便是解决了农民在城里享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问题,但真要让农民凭收入在城里落户,可能性很小。  农民在城里不容易拥有住房,但在农村基本都有自己的房产。农民要能自由入户城市,首先必须是农民的房产能够和城市房产置换。这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农村的房产接近城市的市场价值,一是要有政策空间。现阶段,一些农民房产就市场价值来说,其实已有了和城市房产置换的筹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农村面貌的改变,一些农村,特别是离城不远的农村,吸引力在不断增加,不但很多商人,就是一般城市居民,对农民房产的兴趣都不小,农民房产可以获得不低的交易价格。但是,因为没有政策空间,农民不能在交易中实现房产的潜在市值。按现时政策,农民的房产,只能在农村集体内部转让。  我们知道,农民房产只有像城里商品房一样,有同样的交易方式,能在各种主体间自由交易,才能在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机会中,获得和城市房产价值接近的可能。限制农民房产交易,实际上是截断农民以房产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这其实也在阻碍着农民成为市民的路。尽管农民在征收中,也是在以房产进行交易,但与市场交易完全不一样,补偿价格普遍偏低。就算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能变为市民,也完全是被动的,和自由迁徙远不是一回事。  自由迁徙是双向的,包括农民向城里迁徙,也包括城里人往农村迁徙。但按成都的户籍改革意见,城里人向农村迁徙是很难的。城市人要获得农村的房产,才可能在农村落户,而现行政策却禁止城里人买农民的房产。要落户,先得有房产,要购得房产,又先要当地户口,这实际成为一个可笑的悖论。  自由迁徙虽然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但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户籍制度本身,涉及多个方面的制度改革,其中土地制度和房产买卖制度,就是一个不得不跨越的坎儿。(谢昱航)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7,成都市武侯区出台提高城郊小学办学水平的实施办法内容

关于成都市武侯区“捆绑式”教育的调查 “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如何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的格局,让乡下孩子享受到城市教育?”从2003年7月起,成都市武侯区12所城区小学与12所农村小学间实施一对一的“捆绑教育”模式,在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和谐发展上取得了实效,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认为,武侯区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城乡教育同步发展的区县。 整合资源,捆绑发展 2003年7月,武侯区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属四个乡(镇)管理的18所中小学全部划归区教育行政部门直管,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行政管理权由乡(镇)向区的转移。 同年10月,区教育局又出台了《提高城郊小学办学水平的实施办法》,率先将区内的12所城郊小学与城区部分品牌小学结对、联体,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体制,进行统一管理。明确规定,城区学校承担帮扶责任,在人、财、物等方面只能加强农村学校。通过“捆绑”,实现了城乡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统一调配。 在投入方面,武侯区设立了专项辅助经费,用于城郊学校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共投入2000多万元为12所村小新建、维修校舍和添置教学设备。城区学校在物资和资金上给予对口城郊学校以很大的支持。玉林小学、棕北小学、凉水井小学等都拿出了部分自筹经费帮扶农村小学。玉林小学一年多来对太平小学的投入超过40万元,几乎是这所学校前10年投入的总和。 在人事管理方面,实施干部与城郊学校的干部双向流动法——任命12所城区小学校长为捆绑城郊小学校长、原城郊小学校长为对应城区小学的副校长,主持城郊小学日常工作。并选23名优秀中层干部和教师作为校长助理,到城郊学校主持或协助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城乡小学教师互派、交流、学习计划,促使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向城郊学校流动,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推动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与此同时,武侯区将原来对每个学校的单个考核改为对共同体的考核,对城乡捆绑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一体考核评估”的新办法,重点考评农村学校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全区学校的排名和奖励标准。 优势互补,实现多赢 捆绑一年多,政府投入和学校自筹资金投入相当于以前五年投入的总和。仅2004年,全区教育总投入达1.8个亿。其中,财政核拨的生均教育事业费提高了25%,另有2150万元专款用于改善城郊学校的基础设施。目前,区内城郊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与此同时,城郊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各自教育特色: 永兴小学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结合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翻开家乡这本书》,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案例一等奖,学校的曾宝蓉老师还代表学校在上海“第二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际研讨会”上,向全国各省市学校作了经验介绍; 红牌楼小学以礼仪特色为突破口,以修身养性为过程,以自律立德为目标,以和谐共处为最高境界,通过“常规礼仪教育活动”、“主题班队活动固化礼仪”、“礼仪课本剧深化礼仪”等六种教育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礼育人”的鲜明特色; 机投小学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在全国科技大赛中获奖,成为成都市第一所乡?穴镇?雪地区的“成都市九年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新苗小学依托科技教育优势,实现全省第一次远程网络互动教学。 城郊整体教育实力进一步提高,12所城郊小学毕业率稳定在99%以上,部分学科教学成绩接近城区学校水平。由于城郊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居环境以及投资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大大拓展了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目前,武侯区已接纳15000多名农民工子女在小学就读,约占该区在读小学生的50%。 捆绑是手段,不是目的 近日,中央教科所在地方设立的首个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验区,正式落户成都武侯。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说:“四川是人口大省,成都是教育强市,实施教育城乡一体化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如今,武侯区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武侯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已经是一种现实、一种行为、一种创新、一种榜样,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四川特点和成都特性的武侯模式。” 武侯区教育局局长雷福民认为,在看到这种“捆绑式”模式具有一定推广借鉴意义之外,也应该直面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他认为,随着农民工子女进城不断增多,对城市教育资源的压力明显增大,部分学校学生数量过多,有的班超过70人,对教学环境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捆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其根本之道在于新建学校、扩大规模,增配师资。同时,一些城区学校规模偏小,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征地。雷福民认为,“捆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城乡学校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松绑”。 据了解,武侯区将大力加强城郊学校建设,拟在2006年前新建小学6所、中学2所,从根本上提升城郊学校的办学水平,让城郊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到2007年,在城郊地区新建小学19所,新增学位2.3万个;新建中学6所,新增学位约1.3万个。到2012年,再新建小学8所、中学4所,使全区中小学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据悉,该区去年教育投入超过了1.8亿元,实现了小学生生均经费2581元、中学生生均经费4214元,今年,武侯区将继续对城郊学校实施倾斜,确保城郊学校教育经费逐年增长,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文章TAG:2004年成都市乡镇改革2004年成都成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