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绍兴一直想把文理学院打造成绍兴大学,却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非议。在产业发展上,绍兴近年转型慢了,今天的绍兴规划建设了距老城区较远的绍兴北站,就是希望能够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否则只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因为再往南走就到山脚了,相比之下,绍兴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江河水运都不具多少优势。
一、《中俄天津条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二、中俄天津条约并未割让土地给俄国,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中俄天津条约》共12条。主要内容有:向俄国增开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七处通商口岸,俄国兵船可在各口岸停泊,
扩大陆路通商,嗣后对俄国陆路通商人数、所带货物与资本,不加限制。俄国得在各通商口岸设领,俄人若与中国人发生纠葛或其他事故,由两国官员“会同办理”,俄人在华犯罪,按俄国法律受审。俄国人在内地传教,中国方面不得禁止,中国今后给予别国的一切政治、贸易及其他特权,“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由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
2、1840年后,满清共割让了多少领土?
谢邀请唐朝时西伯利亚中南部包括贝加尔湖首次纳入中国版图,西伯利亚东南部的外兴安岭和以北地区在唐朝中期后纳入唐朝版图。唐朝时库页岛上的部族曾经向唐朝进贡,中国唐朝时堪察加半岛上的部族曾经向唐朝进贡。1218年蒙古灭西辽,1219年“林中的百姓”(西伯利亚南部)并入蒙古帝国的版图,1271年蒙古大汗国成为元朝,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西伯利亚大部分,往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边,一直到东边西伯利亚东边的白令海和勘察加半岛,外蒙古、外东北、库页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属于元朝的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15世纪外兴安岭和以北地区纳入明朝版图,17世纪外兴安岭和以北地区纳入清朝版图。在16世纪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还不是俄国的领土,
这一时期,位于欧洲东部的俄罗斯刚刚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仅为280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北欧一角,与西伯利亚相距遥远。直到16世纪后期俄罗斯跨过乌拉尔山侵入西伯利亚,17世纪前期俄罗斯侵入外兴安岭和以北地区、黑龙江地区,外东北的少数民族拒绝向沙皇纳贡,俄罗斯人进行残酷镇压,康熙帝组织军民抵抗,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雅克萨的俄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
1689年,中国跟沙俄签署第一份关于边界的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明确表示整个外东北皆是中国领土,其中由于贝加尔湖以东则住着布里亚特蒙古族人,历来不受后金管辖,因此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部分几十万平方公里割让给俄罗斯。清政府设立黑龙江和吉林将军辖区管理外东北,但1858年和1860年沙皇俄罗斯又分别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让外东北-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共100多万土地给俄罗斯,中国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
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发表致中国国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废除沙俄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令到中国对外东北的主权恢复了一丝的希望,但自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将这片领土归还给中国。1924年5月31日,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和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也叫《中苏协定》,
主要内容:一、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二、苏联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租界、租地;三、苏联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四、苏联取消帝俄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五、中东铁路同意由中国赎回。六、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权,但是这个条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外东北依旧掌握在俄国手里,后来外蒙古也最终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