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般红包是200~1000之间,大部分是200~500左右。对于浙江人而言,过年红包就是讨个吉利并不是实际消费,起步2000完全是正常的,最起码在浙江的大部分家庭都有这个传统,在之后初一、初二、初三......拜年支付的红包,虽然这个红包只是形式,会包还回来。
1、过年你大概要送出多少钱的红包?过一个年总共要花多少钱?
小时候收红包,长大了要发红包给老人和小孩。根据某调查数据,70后仍然是春节消费的主力,有45.55%的70后在春节期间预计消费超万元,甚至还有5.48%的人预计消费超过5万元,而初入职场的95后们消费能力也已经凸显,有11.86%的95后都表示自己春节预计消费将超万元,还有3.39%的人预计消费超过5万元。
今年春节回老家,线上线上红包都必须发,最近比价热传的讲述红包的文章,说“抢红包”、“发红包体现人品”什么的,给出来工作的人压力较大。毕竟发出去和回收差距比例大,长辈春节时会给长辈红包,其中26.81%的受访者给长辈的红包已成为春节最大的一笔支出,而80后中这一比例甚至达到32.28%。压岁钱的支出也是春节期间的一项主要开支,14.51%的人压岁钱支出超5000元,其中85后的压岁钱负担最重,99.31%的85后都表示春节期间要发压岁钱,
自己预计给长辈1万左右。晚辈各地习俗,收入情况等不同,浙江一般红包是200~1000之间,大部分是200~500左右。晚辈加起来一共预计发放3000~5000元左右,根据经济基础而决定。在外工作这么多年,老家还是有期待的,同辈同学、朋友之间玩,群里抢红包等等,预计花费2000元左右。不过这个有收回,有付出,相对平衡,
2、快过年啦,给孩子红包到几岁?
过年了长辈封红包给小孩子,寓意是祝小孩身体健康快长快大!学业有成平平安安等好的意思包含在里面,金额沒有规定,看各人的生活水平而给。但现在一般都是最少一百元及以上,我们这里以前凡是还在读书的,没有参加工作的,都算是小孩,长辈都会分发给红包的。分发红包的长辈在节日的烘托下心里喜气洋洋挂脸上,收红包的小辈有红包收更是欢呼雀跃,真是一派欢乐祥和年,
这样的传统没有谁规定谁,一定要给谁分发红包,只是习俗这样延续下来,已经成了不成文的习俗,各人自己看着办!现在更是如果条件过得去的,不管大人小孩,是自家亲戚的,或者是比较熟的朋友小孩,见面了都会分发给一个红包,不图金额有多大,图个心意,图个高兴。给老人的红包祝身体健康幸福永远!给年轻人的红包祝事业有成官运亨通,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给小孩子的当然是祝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萌萌哒!等等五花八门的祝福语,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图个乐趣,
毕竟一年到头就那么几天的高兴劲,必须尽兴尽欢的乐个够!当然有些地方的封红包习俗,已经到了令人不能接受的程度,有些人的攀比作法,让大多数人觉得反感。这些作法都是有失习俗本身的寓意,是不应该风行和提倡的,健康和睦的生活理念,才是值得我们大家推崇和赞扬的。朋友们,你们那里的习俗又是怎样的呢?欢迎大家留评讨论,
3、过年了,你们那红包或者压岁钱啥行情?
压岁钱各地差异很大。我们这儿一般人就是给一百,这是一个较为大家认可的数。不算多,也不算少。中位数吧,但是特别好的人一般给两百。自己孩子反正是自家的,会给多一点也无所谓。凑一个较为吉利的数字像6和8,至于有利益往来,红包是很难以数字来计算的。红包不再是一种礼节而是一种利益交换,红包这东西成为人情难以承载的负担就不好了。
很多人在网上感慨不敢回家,回家七大姨八大姑。各种叔伯兄弟,各种孩子,红包给少了还不行了,有的人当面拆开红包。给少了,就直接嗤之以鼻,那么少那么小气,才给那么一点点。没有张三李四多,光红包就把年终奖金搞没有了,这已经不是正常人情来往,而是一种人情债这就没有意思了。红包承载的不应该是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