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张老师在评定职称前所教的是语文,评的职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后,他往往不会再从事语文的教学,而去教历史或政治,这样的高级职称教师,比比皆是,学校教师出于私人关系,不好提出来罢了。兄弟学校有两位女教师,中学高级职称,从评上职称后,她们每周5节课,学校平均课时13节。
1、该怎么进行教师职称评选?
职称评选已经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障碍!这个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最真实的情况!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吧,我敢这样说,高级职称的人中有百分之九十都不是干活的,有人说,评职称是不是明确写着必须上课达到多少节吗?那都是摆设,没有人会撕破脸皮去告。三个高级是这样的节奏:一个从来没有上过课,评职称的时候,象征性地上了几天思品,等到高级职称评下来,不到一个月就病休了,
一个领导吧,压根就没有上过课,自始至终没上过,放一线老师忙着工作的时候,他一直在准备材料,结果他评上了继续混日子!一个倒是上过课,年龄大了,评上高级,功成名就,开始了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日子。真的,评上高级的都不是干活的,但他们的工资却比别人高好几千,大约是临聘人员的五六倍。临聘人员的工资不如他们的零头,但他们干活不如临聘人员的零头!这是教育最大的不公!现在评职称严重干扰了老师们的工作节奏个积极性,
有些老师特别优秀,但晋级无望,有些仅凭年龄就顺利成章。我认为评职称首先必须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任何破坏这一原则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评定职称一定不要单纯和待遇挂钩,工作年限可以在工资当中有所改变,但职称工资不能差距太大!对特别优秀的可以单独奖励,设立绩效工资,干得好的绩效工资就高,干的不好的绩效就少一点!不能像职称工资那样,干活有贵贱,人为将认分成三六九等,并且一旦评上,就终身不改动!这简直是一个笑话!,
2、你们学校教师职称都是怎么评的?那些高职称老师现在都在干啥?
我们学校教师职称评定是公开透明的,几乎没有暗箱操作的情况。每年底,在职称指标下来后,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学习职称评定相关文件,由符合条件的老师提出书面申请,学校组织教职工对提出申请的老师进行民主满意度测评,通知满意度测评过关的教师提供职称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由学校职称评定小组对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初审,然后根据近几年的年度考核分、工龄、教龄折合后算出平均分,由高到低确定申报晋升职称人员,
那些高级职称老师在干什么?这才是当今教育问题的关键。绝大多数学校的高级职称都是学校行政人员和少部分优秀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在干什么?这个不用我说,大家都懂的。对于少部分高级职称普通教师,有很多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但很多高级职称教师不再从事主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量也少了许多。比如,张老师在评定职称前所教的是语文,评的职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后,他往往不会再从事语文的教学,而去教历史或政治,这样的高级职称教师,比比皆是,学校教师出于私人关系,不好提出来罢了,
兄弟学校有两位女教师,中学高级职称,从评上职称后,她们每周5节课,学校平均课时13节。在去年退休时,她们都向学校提出申请要延迟退休,学校研究决定,可以延迟退休,但应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且要达到学校平均课时。她们听了学校的意见后,放弃了延迟退休的想法,目前很多高级教师都享受着特殊待遇,把教育教学的重任甩给了初级和中级教师,这将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这样的高级职称教师,不但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反而引起其他教师的不满情绪。
3、你是怎么评上教师职称的?说说你的心得?
我82年出生,2003年参加工作,2013年评上中级,2021年评上高级,在我们学校,我基本上是两次晋级最年轻的一个吧,下面我说说我的两次职称的评审经历,希望对正在准备参评的老师有点帮助,2003年,我考入了我们县一中,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我是专科学历,领导安排我教了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