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宁波对比合肥有很多优势,要以这两个城市为中心构建都市圈的话,宁波很长一段时间内优势明显,合肥想要超前发展除非有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要问合肥如今为何发展成为安徽第一城,我相信安徽其余15个城市都有各自的辛酸,只怕在未来合肥的“发展下”可以吐露心酸的城市会像巢湖一样,越来越少。
1、安徽有几个城市有地铁?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未来五年,我省将有9座城市开建或建成地铁。除了合肥轨道交通1至5号线建成通车外,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南、铜陵、宿州、蚌埠、阜阳等城市也将开建或建成轨道交通主干线路,合肥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至今已大半年其他号线规划建设也在进行中☀1号线三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运营☀2号线有望今年国庆前后通车☀3号线预计2019年底通车☀从3月底开始,地铁4、5号线共61座新站点将陆续迎来全面建设☀合肥市轨道交通第三轮规划建设为2019年~2025年。
相关人士透露,第三轮建设规划的线路具体包括5条线路,分别是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S1机场线,芜湖芜湖轨道交通,市区线,市郊线,市域线共11条线。1、2号线一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计划2020年1月开通试运营,芜湖轨道交通采用跨座式单轨制式,也是全国首个以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为主干线路的轨道交通制式。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分别为城市南北向、东西向骨干线,线路总长度46.197公里,共设车站36座,其中高架站35座,芜湖市轨道规划线路芜湖地铁1号线:线路全长30.375公里,共设24座车站(全部为高架站),其中地下线0.885公里,地面及高架线路29.49公里;全线设1座车辆段和1座停车场,1座主变电所(港湾路主变所)及相配套的车辆和机电设备.控制中心为全网共享。
芜湖地铁2号线一期:线路全长16.52公里,共设12座车站(高架站11座、地下站1座;从海事局站至育文学校站),其中地下线1.545公里,地面及高架线14.975公里;1座车辆段,2号线新建2座主变所,淮南淮南地铁是淮南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线网构架以中心城区核心区内的环线和核心区对外的放射线组成,共规划6条线路,呈两主三辅线网形态,
2、合肥作为二线城市省会,未来会有大的发展吗?
合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光明的。第一,合肥的前途是与安徽省的前途绑在一起的,安徽省和江西省,都是历史上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三江之地,可惜近代以来发展滞后,与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差距拉的比较大。不过文化底蕴在这里,区位优势谁也夺不走,下一步发展起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安徽省的人口规模比江西大得多,这都是合肥市的辐射范围。
建国以来,合肥被定为省会城市,首位度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无法挑战,第二,交通优势。在最近十年的新一轮高铁建设中,合肥占据先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铁枢纽,彻底改变了在华东地区边缘化的地位,而南京在这一轮高铁建设中地位提高不明显,还是老样子。安徽的米字型高铁网络成型后,不仅向东承接江浙沪,向西还可以辐射鄂豫,合肥的地位更加凸显,
第三,科技优势。合肥虽然在国内城市中并不突出,但历史的巧合给这里安排了一所中国科技大学,还有一系列的安徽高校,合肥发展高科技产业还是有优势。第四,行政区优势,现在人们都在讨论济南与莱芜合并的事,实际上这个事情合肥2011年就干了。撤销了地级巢湖市,将大部分地区划给合肥,促进了合肥迅速壮大,巢湖整个变成了合肥市的内湖,
美中不足就是当时思想解放不够,只吃掉了巢湖区和庐江县,将巢湖市分出来的含山县、和县划给了马鞍山市。如果当时把这两个县一并划进来,合肥就拥有了长江港口,形成抱湖临江之势,并与南京市区直接接壤,那大合肥的发展势头就更加明朗了,马鞍山朋友不要骂我,说实在话,马鞍山以前是个小城市,再增加两个县仍然是个小城市,真的于事无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