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思维特点甚至大脑结构,并不适合学习英语。也就是1-4年级是一个对英语语言认知的初级阶段,可以按照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一级要求组织教学,让对英语有兴趣的、有语言天赋的人去学英语,这里提及的学习阶段是小学三年级,这就给我们指出了英语学习者的年龄。
1、小学英语到底该不该被重视?
我是一个坚定的“反英语”主义者。我认为,义务教育学段,根本不需要开设英语课,理由如下:1、学习一门外语,于个人于国家,必须要有价值,且产出高于投入,才有意义。推崇学英语者,最大的理由是,能更好地开展对外文化经济交流,事实上,有机会参与这种交流的,只是极小一部分人。对大部分人来说,学了英语,也不过是屠龙之技,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仅仅用不上,还算不上多大损失。毕竟,艺多不压身,但是,现在,我们在英语学习上,投入太大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花十几年时间学一门外语,既不能藉此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无助于解决我们的物质需求。太不划算了,2、语言学习,需要在具体应用场景中进行,才能事半功倍。中小学生学英语,典型的少慢费差,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学生,既不能对外国人对话,也不能阅读英文书籍。
尤其好笑的是,我们的中小学生,已陷入一个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的怪圈,即,学英语纯粹是为了应付英语考试,而不是为了掌握一门应用语言。3、中国人的思维特点甚至大脑结构,并不适合学习英语,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语言学习。思维模式被写入基因,也会影响到大脑结构,汉语是音形义结合的文字,而英语词汇并没有形声、会意、象形、假借等造词方法。
中国人学英语,非常吃力,4、文化交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于一个民族而言,全民学英语,也是一种文化入侵,当年日本占领满洲,就曾试图用日语消灭汉语,从而达到将满洲从我国彻底分裂出去的目的。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汉语是人类所发明的效率最高的语言,汉字是世界上最有形式美的文字,外来语言的入侵,已经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些中国人,表达时中英文夹杂,书写中文时,歪歪扭扭,竟还自以为是高端人士的标签,对于学英语,我的观点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开设英语课,高中开设选修课。不用担心大学四年学不好英语,我们的中小学没有开设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课程,不也照样可以与那些国家顺畅地交流交往吗?让对英语有兴趣的、有语言天赋的人去学英语。其他大部分人,把节省出来的时间与精力,用来学语文,学数理化,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如何在小学学好英语?
根据题主对问题的补充解释,其中提到了“学生们”,由此可见这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对普遍现象的反思。那么我来跟您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看法:首先,我们来弄明白三年级的小学生的学习年龄和英语课程教学标准,这里提及的学习阶段是小学三年级,这就给我们指出了英语学习者的年龄。学习者这个阶段一般都在10岁左右,也就是儿童时期,
同时我们可以把小学1-4年级划为低段,5-6年级归为高段。也就是说,1-4年级是一个对英语语言认知的初级阶段,可以按照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一级要求组织教学,如果有些地区的英语课程开设的年龄段比较早,那么三年级就成了二级的要求了。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学习特点,桂诗春先生(1985)把年龄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儿童(3-10岁)少年(11-17岁)。
成年(18岁以上),那么儿童阶段的孩子,语言学习都有哪些特点呢?这个阶段儿童大脑可塑性最强,在语言才能方面基本未呈现差异。在学习自然的语音方面儿童更具优势,这是因为在生理上,儿童有肌肉协调的可塑性较强,有更强的模仿力和更敏锐的听觉,更容易习得标准的语音语调,此外,他们拥有人一生中最强的机械记忆能力,然后,怎样组织教学更为有效呢?这阶段的教学最好以听说活动为主,给孩子们多进行纯正或地道的英语语言输入(听和看),由此来增强他们对外语的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