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管辖区内的土地面积不大,只有2000平方公里,不到一线城市北京的1/8或广州、上海的1/3。深圳在这三十多年里一直不断地填海,截止2018年预计在80平方公里之内,总共也不到深圳土地面积的4%,填海造地规模十分有限,厦门和深圳的面积比,少了二百平方公里左右,为何厦门的常住人口不到深圳的三分之一。
1、厦门和深圳面积相差不大,为何厦门的常住人口不到深圳的1/3?
厦门和深圳的面积比,少了二百平方公里左右,为何厦门的常住人口不到深圳的三分之一?我的看法是:一,深圳的人口早期移民比较多,房价较低。厦门的人口近期移民比较多,房价较高,所以深圳移民会比厦门多。二,深圳跟香港关系很密切,实际上香港是前店,深圳是后厂,香港对深圳投资非常多,大陆各地移民深圳就多。厦门跟台湾的关系受两岸形势变化影响大,台湾人认为厦门是前线,对面就是台湾控制的金门,所以不敢大规模投资,
台商都跑到深圳和上海,苏州投资。投资厦门的台资企业厦华,厦新都倒闭了,外来投资少,移民厦门的也就少。三,深圳经济发展多的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外来技术人员和技术员工多;厦门经济发展多的是服务业和旅游业,例如象屿和国贸都属于服务业,所需员工数量跟制造业大发展不能比,但最近几年厦门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获得较大发展,仅高科技产业区(电子城)就发展了三期,岛内发展了五缘湾新城,海沧区,集美区,翔安区,同安区都发展了新城和湾区,外来移民增加很快,全市人口已达500多万人,而且市里大量投资建设解困房,人才房,加上地铁多路通车岛外,市政府又加大投资发展中小学教育,在岛内外都大量建设新校舍,岛内的名校一中,双十,外国语学校和厦门实小都纷纷到岛外发展新校区,国家985和211高校一一厦门大学,以及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都在岛外大力建设新校区。
2、深圳土地不足,是应该整合惠州大亚湾还是应该填海造地?
深圳在这三十多年里一直不断地填海,截止2018年预计在80平方公里之内,总共也不到深圳土地面积的4%,填海造地规模十分有限!即便是寸土寸金的香港,在这些年里填海造地的面积也是有限的,而且不仅会影响环境、打乱原有的海底固有结构,更是让房地产上不停地推出一线海景房,又淹没了以前的海景区域。至于广东更要制止深圳填海造地,尤其是在珠江出海口处的改造,不仅影响了珠江口的海航出行宽度,更是影响大自然的原生态,
深圳管辖区内的土地面积不大,只有2000平方公里,不到一线城市北京的1/8或广州、上海的1/3。但临近的东莞和惠州,以及珠江西岸的南沙和中山,有着大把的未开辟的处女地,完全可以承载深圳的产业溢出,尤其是临深地区,大亚湾是惠州地区的摇钱树,也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的财政金矿,不可能会纳入不归广东财政的深圳地盘。
更何况从目前国家的城市发展战略转换分析,以后通过行政区域兼并的方式会越来越少,趋势是都市圈的跨行政区域模式,更何况广东具有一票否决权。因此,深圳不可能把大亚湾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权之内,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才是未来的可行策略,但合作区模式也不会是临深地区的大亚湾、中山、东莞等地,而是粤港澳大湾区之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