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主提的问题和后面的说明来分析,题主现在着手要写的就是“小家谱”,并非大家族修撰的大族谱。一般认为家谱和族谱的意思是相同的,家谱就是族谱,族谱就是家谱,小家谱的撰写,在旧时是最简单,也是最灵活的一种家谱,旧时,小家谱系统的完整,又是修总族谱和支派总族谱的基础,凡是小家谱延续得比较完整的家族,在修谱时既顺畅,又可节省大量的经费和工作量,缩短修谱的时间。
1、如何写家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是家族世代成员的历史记载,家谱有创修,续修之分。创修是某一家族迁至某地,新建家谱,当然,在新建家谱中,要把以前家谱中,祖先的世袭表,抄录过来,这样新建家谱,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史可查。续修家谱只需要隔数十年,在原来家谱上,添加新人,新变化,新事件,这个比较容易。家谱按照古代的格式,有世袭表记录全体族人,一代一代的分支和人物名称,另有谱续,写修谱的原因,背景,
还有每一代起名所用的表达辈分的字。同时还要交待以前祖先的棲栖地,谱表采用五世一开头的格式,既一面纸记五代人的历史,表示五世其昌,也有五服的含意。前一版面的第五世只记录人物名称,到下一版面,把前一版面第五世人物排在第一,并记述人物生卒事迹,配偶,功名,安葬地方,生子情况,这些内容其他成员都要填写。不清楚的留下空白,等待以后考证清楚了,再填进去,
2、家谱是如何写的?什么人可以上家谱?
国史.宗谱.地方誌,陵园.祠庙.纪念碑。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史,她记录了民族.宗族.家族.门族的发展与兴衰.荣辱和变迁,是存前启后.开创未永不消逝的丰碑!编撰续修宗谱是一项复杂的系工程,不亚于撰一部名著!首先组建《续修宗谱委员会》,应选有德高望重社会影响较大.文资较深的人员入会,组织宣传发动,让族人.人人皆知,委员会有主任、副主任(多名),下设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顾问、策划、设计、财务主管.副主管,调研.联络组、分片联络采辑记录员(代收工本费),
主任.副主任全面负责,明确任务.分工到人。续修宗谱以老谱为根本,联络釆辑员顺带上己编好的世系图,到户刨根问底.问祖寻根,釆辑须入谱的人员名单.造册登记,并收辑家族史、发祥地、人文史迹和豪杰精英事迹,在此过层中收缴人员入册费,需要领《宗谱》的须收缴领取《宗谱》工本费,收集来的资料汇集编辑组,收缴来的费用交财务主管,
编辑组将采来的资料,在世系图中找出各户的世祖对号入座,家有三族(宗族:称始祖,门族:称世祖,家族:称公,如家族有老长辈的以老长辈第五代后只记录名字)现今受时代的影响,女孩也是传家人也当入谱。为了宗族的清白、高尚,在釆辑和编辑的时候,下列人员不能入谱:叛国欺祖者、罪大恶极犯罪者、不忠不孝者、放荡淫乱者、出家信教者,还有外嫁的.出嗣的、出赘的应在名字的下方注明,
3、家谱应该从哪辈写?有什么讲究?
家谱应该从哪辈写的问题,说范围宽就很宽,说范围窄也就很窄,主要是我国古代家谱的类型很多,讲起来比较复杂。家谱又称族谱,一般认为家谱和族谱的意思是相同的,家谱就是族谱,族谱就是家谱。但是,在民间实际上语境的运用上,两者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族谱涵盖的范围要大于家谱,就像家族大于家庭一样。一个姓氏的繁衍,就好比是一棵大树,如果把始祖比喻为树蔸和树干,那么各支派就是树枝,而树枝上又分出小的树枝,小树枝又分出再小的树枝,发展到目前还生活在世上的后裔,就是树上最末端的枝叶了,
事实上,家谱的采用的历史典籍中的“表”,就是世系的脉络,在族谱中称之为“世系表”,用“倒树形”表来描述,始祖是最顶端的“树蔸”或“树干”,各支派就是“树干”分出的“树枝”,“树枝”称之为“支派”,或者“支”。只要打开族谱查一查世系表,就可以知道自己祖先的源流,自己属于哪个支派,能准确地溯源,族谱的原理也是一样的,有总族谱,有大支派总族谱,有小支派总族谱,然后就是房族分支族谱,分房又再有房族的分支谱族,以此类推,最后才是家谱,一般称为小家谱,或者私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