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马上来了,自己在家做美味的粽子吧。自己做的粽子,材料扎实,而且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放馅儿,比买的更加美味、实惠,、看,粽子的形状已经出来了,所有材料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可以开始包粽子啦,用线将粽子缠住,缠结实避免煮的过程中脱落,二、糯米(小米/糯米小米两掺)红枣粽子的包法。
1、粽子是怎么做的?
端午节马上来了,自己在家做美味的粽子吧!自己做的粽子,材料扎实,而且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放馅儿,比买的更加美味、实惠。趁周末有时间包了一锅粽子,包了咸蛋黄、咸肉、小米红枣、糯米红枣、小米糯米两掺五种,咸肉(咸蛋黄)粽子的包法:1、糯米、小米洗净,分别放清水中浸泡两小时以上。浸泡过程糯米会吸水,如果发现水少了再添一些,
2、肉切三四厘米左右的块儿,放姜丝、生抽、老抽、五香粉、盐,抓匀,放入冰箱中腌制入味。料下重一点、咸一点煮出来味道才刚好,瘦肉五花二刀肉都可以,随个人喜欢,不用担心肥腻瘦柴的问题,粽子煮熟了肥肉一点也不腻,即使全瘦肉也很酥烂,一点不柴,都很好吃。咸鸭蛋剥出蛋黄备用,3、超市买的粽叶清洗干净。我买都这种只需要洗一下就能用,更省事,
如果您买的那种干的,需要提前浸泡、煮一下。4、两个小时后米就泡透了,控水,拌入生抽、老抽、盐拌匀,再腌制半小时左右,5、所有材料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可以开始包粽子啦。准备好线、剪刀等工具放手边待用,6、将两个粽叶绒面相对叠放在一起。7、将粽叶折成漏斗形,用左手托着,不好描述,具体看图。注意漏斗尖那里要裹严实不要漏口,否则会漏米,
8、用调羹舀一点米放入漏斗尖,压实,取一块肉或一个蛋黄放入,上面再铺米压实。9、将上面的粽叶向前折过去,同时左手手指将粽子两边往里推一下,右手将上面的粽叶侧边折下去一点,将接口处包裹严实,然后将粽叶沿着粽子侧边折过来,不太好描述,网上找了张图,很容易看明白。10、看,粽子的形状已经出来了,用线将粽子缠住,缠结实避免煮的过程中脱落。
11、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足够的水,开大火煮开,转小火煮两个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有红豆绿豆之类的豆子,泡好放一点进去会更好吃。二、糯米(小米/糯米小米两掺)红枣粽子的包法:糯米红枣粽子的包法与咸肉的基本一样,卷出漏洞状后先放一颗红枣在漏洞尖处(红枣提前浸泡),然后放一点米压实,然后再放一两颗红枣,再放一点米压实,包成粽子形状即可,
2、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粽子怎么做?
谢谢邀请,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以及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今天就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且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1、源于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2、纪念伍子胥说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后夫差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