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啤酒,青岛雪花半斤八两;中端啤酒,青岛雪花各有三板斧;关于高端,青岛完胜雪花,特别是来自青岛登州路的啤酒。离开青岛的青岛啤酒,显然没有普及啤酒本色,这也是青岛作为百年老字号的失职,先说勇闯天涯的雪花吧作为啤酒行业的后起之秀,雪花大有和青岛平分天下的架势,但是到底是并购起家的,啤酒文化比较松散薄弱,啤酒市场宣传做的倒是杠杠滴,雪花主打广告词儿,就是和青岛啤酒对着干,勇闯天涯就是对青岛亮剑。
低端啤酒,青岛雪花半斤八两;中端啤酒,青岛雪花各有三板斧;关于高端,青岛完胜雪花,特别是来自青岛登州路的啤酒。先说勇闯天涯的雪花吧作为啤酒行业的后起之秀,雪花大有和青岛平分天下的架势,但是到底是并购起家的,啤酒文化比较松散薄弱,啤酒市场宣传做的倒是杠杠滴,雪花主打广告词儿,就是和青岛啤酒对着干,勇闯天涯就是对青岛亮剑,
雪花全国各地做分厂,疯狂抢占啤酒市场,已经吃了青岛的半边天。从当下的受众的选择来看,雪花的爱好者要多于青岛,这也是平民大众的选择,你还别看,那个透明的雪花啤酒瓶虽然500毫升,干瘦的气质,受众还挺多,雪花的蓝瓶广告词还是勇闯天涯,这个价位在7元左右,在当下国产啤酒中,已经属于高端了,口味只能算尚可,但不可能与百威相比较。
各种雪花灌装品质不太稳定,有时口感很好,入口醇厚,有时苦涩如发酵了水,再说“我的心情是无比爽”的青岛吧。在资本市场中,青岛作为国内啤酒大佬,在全国各地也是做分厂,也是风生水起,低端价位的冰纯,在魔都生活超市甚至2元钱可以买到。但是低端的价位,让青岛牌子非常受损,青岛的啤酒本色在分厂并没有发挥优质效应,
离开青岛的青岛啤酒,显然没有普及啤酒本色,这也是青岛作为百年老字号的失职。中端上,青岛雪花博弈最强烈,3.5元一瓶的勇闯天涯,和4.2元一瓶的青岛经典和青岛醇厚,顾客选择上,多选择雪花,尽管只有一块钱的差别,但是高端上,青岛的品质还是不错的,远离青岛的啤酒爱好者,可以在当地超市购买拉罐装,或者直接网上预订。
青岛全麦白啤确实有欧洲啤酒的意思,口感也相当醇厚,泡沫丰富,麦芽香味随着啤酒泡沫升腾,让人忘乎所以,青岛奥古特啤酒性质也非常稳定,值得改口尝试。但是雪花的高端系列,没有这样的传承底蕴,高端市场表现相对逊色,不过青岛啤酒的高端系列,不是平民大众的消费级别,一罐全麦白啤7元左右,奥古特10元左右,仅仅500毫升,哪经得起大吃大喝啊,偶尔打打牙祭还行,每天喝,得多少钱啊。
2、为什么青岛的啤酒都用袋装?味道有不一样吗?
不是青岛的啤酒用袋装,是全国的扎啤带走喝都要用袋装,何况扎啤一买都是两三升,还有一半泡沫,家用杯子没这么大,总不能用端锅去买散啤吧?另外青岛人对于啤酒的酷爱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不仅是饭店,就连很多便利店、小卖部门口都有扎啤桶卖散啤,甚至还有专门卖扎啤的店和摊位。这些都是买走回家喝的,很多人下班或者逛街途中忽然想喝酒,直接过去就买,也只能用塑料袋,路上喝那就只能用吸管,
所以就形成了满大街都是塑料袋拎着啤酒的地方啤酒文化特色。至于味道,这是扎啤和普通啤酒本身的差别,跟容器没关系,青岛扎啤总体来说确实比其他地方的好喝,尤其青啤一厂的扎啤更是别处难觅的味道,很多人在青岛没喝到正宗的扎啤,喝的是崂山、崂特之类,虽然口味尚可,但是跟青啤总厂的没有可比性,尤其原浆,让不会喝酒的都会爱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