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山东姓公的,我首先提醒大家搜索一位老山的战斗英雄、一等功的获得者公衍进同志。有的地方同一座城市,村落之间的习惯讲究都不一样,东北主要是女真人的,后来叫满族,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因为在中国的姓氏里同音字有很多,单据公姓来讲的话就有公、宫、龚、巩等多音字姓氏。
1、闯关东的山东人为啥叫东北人?
谢谢邀请!我祖藉在四川,明朝中期去的云南,难道叫我川妹子!!!山东人去了东北,当然是东北人了。当然祖藉改不了,如我有四分之一的汉族血统,我还要认为我祖先来自四川打断骨头连着经,血脉刻上的永远奔腾如长江黄河都来自雪域一样谁的基因里没有O系列都是中国人为了生活,祖先都在流离辗转为了找块土地,丢籽发芽收获那来的重要吗?还不如爱国爱家别让先人丢脸,白养育后代,
2、东北人是山东过来的吗?有何依据?
东北人是山东过来的吗?显然不是。东北主要是女真人的,后来叫满族,数百年来山东河北人一批一批到东北,一批一批被同化,首先在语言上,不论山东河南河北话多有特点,到东北的第二代就开说纯正的东北话。山东河北河南人不论怎么爱吃面,到了东北,他们的后代就不爱吃面,主食变成大米,条件差时吃大碴子,不吃窝窝头。不论山东河南河北人推起独轮车走万里,可到了东北,独轮车不见了,家家户户是双轮小推车,所以说,东北人来自天南地北,终是被当地人同化的东北人,
3、山东淄博、蒙阴或者是沂源那边姓公的人具体分布在哪里,是怎么形成的?
说到山东姓公的,我首先提醒大家搜索一位老山的战斗英雄、一等功的获得者公衍进同志。公衍进,〔1964年——1985年12月〕蒙阴县公家城子人,1984年10月参加中共人民解放军,1985年春随部队开赴老山前线参加对越作战,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2日9时,作为突击队的公衍进带领战士向968高地发动进攻,
在冲锋的道路上,公衍进头部负伤,鲜血流淌了一地,在越军企图抓住他之前,他拉响了系在身上的光荣弹,壮烈牺牲。战后,师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冒昧的说一句,若说错了不喜勿喷。在中国,姓公的这个姓氏其实并不多,初步估计大概只有山东有这个姓氏,而这个姓氏在山东主要集中在蒙阴地区,其它地区就不知道了。2003年的春季,我曾随单位的一个清洗队前往蒙阴县的一家肉食冷冻厂为其清洗冷冻设备,
在晚上吃饭时,跟本厂的几个主要管理人员很随便的聊了起来。饭间免不得问其高姓大名,对方自称是姓公,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因为在中国的姓氏里同音字有很多,单据公姓来讲的话就有公、宫、龚、巩等多音字姓氏。直到他说我们这个“公”姓是公家的“公”时,我们才恍然明白,这是另一人说,我们几个都姓公,我们都是一个大家族的,别的地方不知道,只要是姓公的就是我们这里的。
这是我突然问道,有一个人你们认识不?我说以前有一个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牺牲了,是一个一等功臣,会不会是你们这里,因为在山东姓公的并不多!此人当即叫了起来:是有这么一个人,我和他是小时候的玩伴,我们一块长大,叫什么公、公衍什么来?我当即点醒他,是不是叫公衍进?他说,对对对,是叫公衍进,怎么?你是怎么认识他的,你们战友啊?其实我哪里认识公衍进同志,我只是非常喜欢关注在八十年代的那些战斗在老山前线的英雄而已,
4、据说在山东叫别人大哥会被骂,叫二哥他就会很高兴,是不是真的?
作为山东人从没听过这种说法。估计你是遇到习俗与众不同的地方了,别说称谓的差异,就连方言都分好几种,比如青烟威是胶辽官话,济南一带是冀鲁官话,菏泽、聊城一带是中原官话,三种方言虽有相似之处,但听起来却完全不同,所以如果有哪个地方不喜欢称呼大哥,也许确有其事,但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就比如济南人习惯称呼陌生人为老师,而更多地方称呼师傅,这是地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