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夏天比青岛热,冬天比青岛冷,空气比青岛差,绿化比青岛小,公园比青岛少,通勤效率比青岛低。青岛出明星比济南多得多,不是没有道理,故济南绝不能机械的说“历史文化底蕴好于青岛”,换言之,青岛对老市区的保护,要远远优于济南,如果不反思到济南文化落后这一点,大力发展济南文化,保护千年历史,而是单纯看GDP被兄弟城市超越而鸣冤叫屈,甚至还觉得青岛“有钱没文化”,那么根本找不到问题的症结。
1、济南怎么样发展才能超越青岛?
多搞几个世界一流的研发和人才培养机构。这样就可以了,青岛并不比济南更加好多少。也就是个沿海知名城市,名气吸引力更大些,所以也许可以吸引很多人前往那里。但是山东青岛并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人才陪葬跟不上,后续发展也很成问题。济南也差不多,但是在吸引力上相对差不少,所以也就导致经济相对差一些。但济南的科教水平还是强过青岛的,
不过有些人才,青岛却可以吸引过去。但是能否发挥出作用来,那就不好说了,毕竟,更加多的研发人才及岗位有限,特别高层次的人才还是不够多。主要也就是大学层次的,靠这类人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搞生产还行,搞研发就不行了,可未来靠的就是研发。如果济南可以搞出真正好的科教政策和研发用人政策来,真正大量用人才,那未来应该还是更加好一些。
2、烟台会超越青岛和济南成为山东第一城吗?
莱芜是地级市,划给济南这是大动作,胶州本来就是青岛的,撤市划区对城市本身发展并没有多大影响,只是换个身份罢了,不过即使济青两地没有这样的规划,以原有的城市实力也是烟台难以超越的。因为烟台只是普通地级市,而济南和青岛都是副省级城市,城市起跑线就不同,这不单单体现于经济,更多是体现于科教文卫等综合实力,而且人口净流入率也决定着城市长期发展趋势,烟台现在人口增长率显然遇到了难题,
所以纵使烟台成为山东第一经济大市,综合实力也难以抗衡济青。这就像苏州经济直逼一线城市,综合实力却远逊于省会南京是一个道理,再说经济本身,烟台已经是省内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去年开始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增速明显趋缓,而济南去年GDP只比烟台少一百多亿,即使没有莱芜的合并,单以双方增速差来判断,今年济南也是有可能逆袭烟台的。
更何况莱芜并入济南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另外在人均收入方面,烟台的排名和GDP排名是有差距的,虽然GDP位列省内第二,但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第五位,落后于青岛、济南、东营、威海。从大的规划整合来看,济南和青岛城市扩张势在必行,否则以现有城市规模对抗南方诸强难有胜算,所以山东作为我国第三经济大省,至少需要两个巨无霸城市,如果济南合并莱芜只是第一步,下一个或许会是齐河,
青岛虽然最近没什么动静,但是个人认为海阳和高密划入青岛只是时间问题。除此之外,我觉得烟台也需要扩容,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位,比如跟威海合二为一,何况两市市区距离较近,非常有助于城市化对接,这绝非1 1=2的问题,更不是简单的GDP数据叠加,而是实实在在有助于提升城市地位的举措。这样山东就有三个万亿GDP城市的话,未来对全省的驱动力和城市地位的上升都有巨大驱动力,
3、作为山东的省会,济南只排名第三,为何被青岛所超越?
回答一下,很多人在分析济南和青岛之间的问题的时候看的是GDP,很多人的印象是“济南是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青岛市山东的经济旅游中心”,也就是说,济南人依然以“山东老大”自居,认为青岛是一个“有钱没文化”的城市。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历史不等于文化。济南相对于青岛的落后,实质上并非简单的经济落后,文化的落后才是根本,
更言重一点,是济南城市文化的全面落后才导致经济的落后。济南的文化落后体现在哪里?不仅不是一点,而是全方位的,第一,济南在改革开放后的大拆大建,原有城市文化被破坏殆尽,举三个例子,泉城路,芙蓉街,济南火车站,济南老火车站,每个济南人心中的痛,咱不说了。芙蓉街,典型的拆了真古迹搞的仿古建筑,咱也不提了,单说说泉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