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高级职称没必要转管理岗,不值当事业单位分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三种。一、管理岗事业单位管理岗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1至10级职员,管理岗副科8级为4330元,管理岗10级为3890元,说实话,在家事业单位有专长能拿到高级职称,真心没有必要转管理岗,凭本事拿高工资谁也管不着,完全不用削尖脑袋拼死拼活和人家挤位子,既少了烦脑,也活得自在,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1、事业单位管理九级和工勤技师哪个工资高,技师转管理岗划算不?
明确地说:技师转岗事业编管理岗绝对不划算。题主从技师转为管理岗,原则上是转为管理岗10级,极其不划算,经济减少400元,而且还丧失了晋升高级技师的机会,不建议从技师转为管理岗。第一、事业编管理岗九级工资,笔者中部地级市工资为4020元。管理岗副科8级为4330元,管理岗10级为3890元,第二、事业编工勤岗技师工资。
大概为4290元,略低于事业编管理岗8级,第三、技师转管理岗肯定不划算。工勤岗转管理岗原则上为10级,工资上少了400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另外,题主已经是技师了,向前一步就是高级技师,届时工资又可以提升300元左右。转为管理岗后,那就不可能再给你晋升高级技师了,还有,工勤岗转为管理岗,身份为无法转变事业编干部身份,只是享受管理岗的待遇,也进不了领导班子,没有实现根本性的华丽转身。
2、事业单位,高级工5年了,工资可以达到多少?
事业单位分管理、专技和工勤三种岗位,管理岗走的是职务路线,专技岗走的是职称路线,工勤岗走的是技能等级路线。工勤岗的职业技能等级共五级,从一到五级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高级工属于技术工人三级。那么,技术工人三级应该有多少工资?直观比较应该是这个概念:初级工和中级工比科员低,相当于办事员水平,高级工与科员相当,技师相当于副科水平,高级技师相当于正科接近副处水平,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论是何种岗位,一般都有基本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奖励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工资有统一的标准,相对固定,津补贴和绩效工资及奖励与地方财政挂钩,高低取决于地方财力,地区差别比较大。像工勤技术三级,在小公这种西部三线城市,每月扣除五险两金后,到手一般在2500-3000之间,算上绩效再分配的收入、一些工会福利以及年终考核绩效奖,年收入也就是5万多(不算公积金),
而本省的省会城市,同样是工勤技术三级,一年可以拿到差不多7万。同属中西部地区,隔壁省的待遇又要高一级,工勤技术三级每月实际到手有4000多,加上年终等各项收入一年差不多8万,至于发达地区比如江浙沪,小公不清楚他们工勤人员的工资多少,但是他们科员的年收入可以到十多万,工勤技术三级相当于科员工资水平,这意味着技术三级在江浙沪地区应该也有十多万的年入,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一倍,可见差距。
受工人身份限制,工勤岗位工资普遍偏低是事实,不过随着技能等级的提升以及工龄的增长,技术工人越往后工资越高也是事实,不过,相对管理岗和专技岗,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工勤岗要想提高待遇,最好的办法还是转岗,通过竞聘等方式转到管理岗或专技岗任职,享受相应的待遇,现在事业单位不再像过去那样唯身份论,管理、专技和工勤三种岗位之间符合条件可以相互转岗。
3、管理岗和高级工的区别?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我国事业单位现行岗位设置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3种,为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2007年,人事部印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这些文件要求有关单位规范岗位设置管理,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开展岗位设置工作,从本单位工作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优化岗位梯次结构,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不仅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法治框架,也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营造了法治环境。也为事业单位人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提供了政策依据,虽然,事业单位均已实行岗位管理,但对照原相关制度规定及日常管理,仍然有“身份”区别,即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为干部身份,工勤岗为工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