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杨浦区 > 上海市建筑中的红色印记韬奋故居,皇城相府河山楼

上海市建筑中的红色印记韬奋故居,皇城相府河山楼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4 09:01:34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皇城相府河山楼

皇城相府(国家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皇城相府河山楼

2,淮海路1823号是谁的故居

是伊拉老百姓来的故居,呒晓得是撒人的故居。淮海自中2113路1823号 淮海中路1823号位于上海市徐汇徐家汇,共计房屋3户。楼盘名 淮海中路1823号 [1] 城 市 上海市 城区 徐汇 板块 徐家汇 环线位5261置 内环内 楼盘地址4102 淮海中路1823号 建筑结构1653 砖混结构 总户数 3 产权类型 商品房 产权年限70年

淮海路1823号是谁的故居

3,甘熙宅第的介绍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建筑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统一的等级规定。甘熙宅第现已开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很美,空气也很新鲜,很有古宅的感觉,在这个繁华的市中心,有这样一片雅静的天地,感觉很不错,周边也有很多店面,很小资,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许多古老的居民区,感觉都快要拆迁了!

甘熙宅第的介绍

4,李清照纪念堂在哪

李清照纪念堂位于趵突泉公园东部,为纪念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而建。李清照纪念堂始建于1959年,1980年重建。在趵突泉公园北部。1959年在原丁公(宝帧)祠处辟建。1980年进行改建。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杰出女词人,为词坛“婉约派”代表。词作称“易安体”,对后世影响颇大。 纪念堂为传统四合院民居形式,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正面对称构图,四周曲廊,回环错落,变化有致。整个建筑采取宋代风格,取其意而不仿其形,体现了女词人所处的时代气氛。 院落大门朝南,前后丹柱,双脊比翼,飞檐翘角。颜额悬木匾,上写“李清照纪念堂”,是当代著名作家郭沫若手笔。正厅坐北朝南,歇山飞檐,前为抱厦,侧设耳房,抱柱悬挂郭沫若题写的槛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堂内迎门,为李清照塑像,手持书卷,眉字深锁,若有所思。堂壁上布展茅盾(沈雁冰)。叶圣陶、冯沅君、舒同、臧克家、李苦禅等名人书画。橱窗内陈列有各种版本的李清照词作,以及海内外学者的研究专著。 东侧曲廊间,建有“叠翠轩”。轩内东壁辟景窗,山水景色,摄人窗内。窗侧壁间,嵌分代书法家启功等名人题刻。西廊南端接“溪亭”,取李清照《如梦令》词中“常记溪亭日暮”句意。轩、亭匾额,均由当代书法家蒋维崧篆书。院中清泉漏瀑,秀石玲珑,并根据李清照词意配置各种名贵花木。春天,玉兰映雪,迎春洒金;夏天海棠滴绿,芭蕉泄翠;秋天,菊花傲霜,金桂溢香;冬天,青松挺拔,修竹潇洒,生机盎然。
你说呢...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建筑红色上海市建筑中的红色印记韬奋故居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