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杨浦区 > 简单介绍上海30个字,急求上海市的简介

简单介绍上海30个字,急求上海市的简介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04 22:57:33 编辑:大上海生活 手机版

1,急求上海市的简介

沪或者申

急求上海市的简介

2,上海的介绍简单一点的

上海城市简介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地处南北海岸线中心,长江三角洲东缘,长江由此入海,交通便利,腹地宽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5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219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2平方公里。境内辖有崇明岛,面积为1041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岛。 上海市大部分地区位于坦荡低平的长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密布,西南部散见小山丘,平均海拔高度约4米。 境内辖有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以及长兴、横沙等岛屿,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流经市区。 至2003年末,上海有18个区、1个县。上海的旧中心城区以原来的南市区,即现在黄埔区大部分为中心,所谓在该区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而杨浦区和闸北区,则是旧上海的工业中心。卢湾区,黄埔区,静安区,虹口区则集中了旧上海法英日等租界的历史风貌,所以在这片区域内遗留下一大批的名人故居和西式建筑群。近年来,徐汇区,闵行区的全力开发使上海的西南块区域发展日新月异,成为上海的又一个中心城区。徐汇区集中了大量的商业服务机构,而闵行正在成为上海一个高度集中的居民住宅区域。 浦东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奇迹。十几年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俗语如今再也找不到了踪影。浦东正在迅速发展成为远东金融贸易中心,和对岸的外滩遥相呼应,见证了上海滩一百多年来的风云变幻。 上海,中国最大的城市,象磁石一样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是一座既怀旧又现代、既东方又西方的城市。一百多年前,上海开埠后,交通便利,万商云集,实业兴盛,文人修学,承传文化有绪,素得风气之先,曾有过"不夜城"之称的大都会,近年又重新焕发迷人的风采,它既怀旧又摩登,既富东方神韵又有西方风味,令人痴迷。人们被她的文化、历史、人文以及所有这个城市在成为世界级大都市中所表现出来的冲劲与活力所吸引。象西太平洋海岸的一颗明珠,具有"东方明珠"之美誉。

上海的介绍简单一点的

3,上海景观简介

七宝老街: 七宝老街整条街有丰富特色小吃,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筑等。七宝古镇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古镇七宝,已然成为继周庄、西塘、朱家角之后,上海人出行水乡的又一选择。优越的地理位置上,低廉的花销,更使七宝知名度渐升。
在外滩对面的黄浦江边,矗立起一座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她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人的光芒,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
外滩:11月月底开盘. 外滩1号由福建实力开发商——福建信林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项目位于福州北江滨,北隔规划路为苍霞小区,西北为白马南路上的三县洲大桥,南望江滨大道及闽江。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315平方米,2.33的超低容积率,是一座屹立在江滨的23层江景豪宅。项目整体规划合理,总户数为76户,1层为商场,2层规划为休闲活动中心,3至23层为住宅,其中20层至23层为四套复式空中别墅,让住户拥有足够的生活私密性。 该项目,秉承“居家以人为本”的概念,规划设计上充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让业主的居住生活跟国际时尚潮流亲密接轨。充分利用东南风及闽江良好的视线景观,设计有4种户型,主力户型为150-160平方米,户户面江独享一线江景,浩瀚江景一览无遗。2梯2户的人性化设计,让每一位业主拥有一部私人观景电梯,宽敞的电梯间犹如业主的私人门厅,既显示了业主的尊贵身份,也把变幻的浩瀚江景延引入室。绝对的私密性,让生活只有美景没有干扰。除此外,外滩1号每户至少有3个阳台和1个入户花园,充分强调高空一样可以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花园中。首创双入户格局,大门由花园入户,彰显主人身份品味;侧门由工作阳台入户,让家居生活干污分区,生活更加便利,更加整洁。南北通透的纯板式全明结构,户户面江的多角度绝佳视线。 外滩1号,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位居江滨的稀缺地块,靠近中亭街的位置,拥有独到的地理优势:坐拥台江商圈,中亭街商圈,繁华便利,瞬间触及,自然江景,自然园景包围左右,是福州江滨板块稀缺的宜家宝地。 外滩1号,只为76位福州城市新贵量身定做,全力打造属于他们的“另一种生活”。彰显出一种浪漫礼居的人本生活意识形态。作为一个面向城市中新兴贵族的人群的自然观景高层豪宅,外滩1号充分利用项目区位的稀缺性和项目本身的绝对私密的优势,打造出一种他们向往的生活,专属的私密性,让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完全不会打扰别人,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打扰。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彻底放松自己,为事业减压,非常适合一个圈子的朋友,拥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一群人共同生活。 happy人类

上海景观简介

4,求上海的简介写见闻用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交通指向: 东方明珠紧邻黄浦江,位于世纪大道1号。公交81、82、85、795、870、985、隧道三、四、六线,轮渡陆金线,地铁二号线陆家嘴站都可以到达。 景点简介: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蒲东,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建设完成时,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而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东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立柱、塔座、下球体、上球体、太空舱等组成。  上海国际新闻中心坐落于巍然屹立的东方明珠塔下,是集新闻发布、观光、会展、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闻中心。1100平方米的新闻发布厅配置有最先进的同传、背投、音响与灯光等会务设施,可容纳800人规模的新闻发布会或国际会议。  东方明珠游船码头位于黄浦江畔,占地面积2200余平方米,乘坐东方明珠浦江游览船沿江畅游,即可尽情领略百业兴旺、百舸争流的都市情怀。  东方明珠塔每年接待来自于五洲四海中外宾客280多万人次,是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游船、会展、历史陈列、广播电视发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景点。东方明珠塔业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荣列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作为全国旅游热点之一,东方明珠塔又以其优质服务,在2001年初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 世博会感受“科技”、“环保”、“创新” 概念车、机器人、抗震楼……上海世博会囊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前沿科技,在世博园里,可以尽情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新奇和乐趣。   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已在本届世博会上打下烙印,各国新奇建筑本身就是环保高科技的展示舞台,还有零污染的无空调设计展馆、各种清洁能源汽车……俯瞰世博园,处处皆环保。   “创新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灵魂”,徜徉于上海世博园的众多展馆,对此便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世博会这个展示人类文明的大舞台上,随处可见科学创新与艺术创新的交融交织,到处都有人类智慧的光芒闪烁。   A   科技篇   世博会,一直被视为展示最新科技的舞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方更可谓是“各显神通”,纷纷用最新科技手段进行着各自的主题演绎。   世博园里,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馆内多媒体版的《清明上河图》当为世博园里的“热门之冠”。这幅“活”的《清明上河图》不仅是现代高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而且赋予科技以美感,为观众再现了北宋汴京城的繁华市井生活。在约130米长的“墙面”上,放大近30倍的北宋张择端的这幅传世之作随着日夜景的交替而变幻,上千个人物在其中活动,栩栩如生。   走进广西展馆,地面上是一个巨大的铜鼓鼓面,而围绕在铜鼓周边有6只青蛙造型的石像,每只青蛙的背上都有一个手触屏,点击一下,上面会出现广西地图,可以选择进入不同的地市,浏览当地的风光。   其实,世博会更是未来科技的风向标。   在本届世博会上,有近20款机器人亮相,让科技爱好者欣喜不已。日本的机器人技术世界领先,此次亮相上海世博会的机器人是一位会拉小提琴的“伙伴机器人”。来自法国的机器人名为“闹闹”,半人高的身材,黑白相间的外壳充满时尚气息,两只圆圆的眼睛炯炯有神,不论是长相还是动作都憨态可掬。   在众多外国展馆中,最受欢迎的德国馆、意大利馆、沙特阿拉伯馆无不体现其高科技的发达程度。统计显示,上海世博会开园至今,平均排队时间最长的展馆几乎也都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展馆。   B   环保篇   本届世博会上,由新科技、新模式引领的交通“环保风”正劲吹。   无论是在展馆内,还是在世博园公交线路上,各种造型各异的电动汽车成了上海世博会的热门展示品,这些清洁能源汽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也向参观者传递着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   世博园内,展馆本身也是环保高科技的展示舞台。   麦秸秆一直是令各国头疼的农业废弃物,通常的处理办法就是简单焚烧,这种做法只会制造更多的二氧化碳,加快气候变暖。而浦西园区的万科馆,则是以麦秸秆压成的板材作为外墙材料,7座小展馆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就像是7座金灿灿“麦垛”。或许在我们固有印象中,麦秸秆做成的东西,不够硬度,不够牢固,其实这种观念已经“落伍”。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上用秸秆制作板材的技术正在悄然兴起,秸秆加上环保胶,在高科技流水线上经过一番风干、打磨、压制,坚硬的秸秆板就可出炉,而万科馆正是这种新环保技术的尝试者。   如果没有专门的提示,你大概不会相信,“冰壶”芬兰馆所用的建筑材料也源自垃圾。从外形上看,白色的芬兰馆外形轻盈圆润,展馆周身包裹的2.5万块白色“冰块”赋予整栋建筑物大理石般的光泽,其实,这些白色“冰块”正是用垃圾制成的木塑复合板。这些复合板中有60%的成分来自一种不干胶标签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这种新型环保材料能够抵抗各种恶劣环境,也衬托出芬兰馆清新、简约的风格。   而日本产业馆的外墙是用1万根废弃单管搭建而成,瑞士馆的外墙是用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西班牙馆还特意采购了一大批草柳编织的藤条……这些,都让人看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绿色环保理念。   C   创新篇   上海世博园中,许多展馆门外都排起蜿蜒曲折的长队,有时参观者需等待5、6个小时,才能一睹展馆“芳容”,真可谓“无怨无悔”。其实,真正吸引观众的正是那些奇思妙想的创意。   长得像“蒲公英”的英国馆,是最让人为创意而折服的展馆。   英国馆是一座名为“创意之馆”的建筑,其设计是一个开放式公园,该馆外部由大量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组成,每根触须顶端都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这些光源可被组合成多种图案、颜色和信息。所有的触须都在风中轻微摇动,形成展馆表面永远变幻的光泽和色彩。此外,英国馆还有一个更精彩的创意,该馆中心建筑“种子圣殿”就像一颗糖果,而高低起伏的敞开式公园就像被打开的糖纸,整个国家馆就像是英国送给上海世博会的甜蜜礼物。所以说,英国馆的全部精华都已经凝聚在了这座建筑的外观创意上。   在世博园中,东道主对于能耗的节俭,可谓“锱铢计较”,一个小小的节能创新,往往能节省出巨大的价值。   参观中国馆时,不巧恰逢天降大雨,但记者却注意到,中国馆的雨水收集系统令人“拍案叫绝”,该收集系统可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而且中国馆的冰蓄冷技术可以利用晚间电能制冰,白天释放冷源,起到调节用电峰值的作用,整个场馆每天可节省近10%的用电量。   另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创意同样是来自东道主的建筑。整个世博园内,空间和占地最大的建筑――世博轴内,巨大的空调系统竟然全部不用电,而是利用所毗邻的黄浦江天然水源为其提供全部空调能源。   这也让记者联想到,这种利用天然水源提供能源的空调系统,不但节约了电能,而且降低了空调系统的建设成本,这项“节能”新创意,将来或许能成为国内有相应条件地区的选择。
文章TAG:简单介绍上海30个字简单介绍上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