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徐汇区 >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你知道吗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你知道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2 06:56:31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你知道吗

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摹顾恺之《洛神赋图》,该文物是宋代的摹本,主要有三部分,该图以曹植的《洛神赋》为基础的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黑龙江省博馆镇馆之宝是金代铜坐龙和黑龙江满洲龙化石,该文物是研究金代历史和文化最重要的依据,不论是工艺水平和纹饰样式非常进展。黑龙江满洲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尊恐龙化石。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是契丹文八角铜镜和汉白玉耳杯,对研究辽契丹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汉白玉耳杯的材料为和田玉雕刻而成,做工极为精湛。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该剑是春秋晚期越王勾践随身佩戴的宝剑,是目前发现的青铜剑中最精品的宝剑。曾侯乙编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该文物还是国宝级文物,代表了战国时期音乐和礼仪的最高成就,其文物价值已经超越了本身。安徽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楚大鼎和吴王光鉴。楚大鼎出土于楚文化的发源地寿春楚王墓,是楚文化的象征。吴王光鉴是春秋吴国的文物,上面刻有的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铜奔马,铜奔马是著名的东汉马踏飞燕,该文物为铜马脚踏飞燕而奔驰,该文物还是国宝级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贵州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东汉铜车马,该文物保持完整,做工精良,是目前出土最大的铜车马,对研究东汉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四川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青铜立人像,纵目面具,青铜神树。这三个文物全部出土于三星堆,属于三星堆文化中的祭祀品,对研究三星堆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后母戊大方鼎,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是清明上河图,上海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大克鼎。

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你知道吗

2,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晋侯稣钟

  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 城市文化 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晋侯稣钟。   晋侯稣钟   晋侯稣编钟是一套打击乐器,全套共16枚,因随葬于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第七代晋侯稣的墓中而得名。编钟的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收回入藏,其余两件在清理发掘晋侯墓地8号墓时出土。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   编钟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这种在铸造好的青铜器上刻凿铭文的方法,在西周十分罕见。铭文叙述了周王三十三年,周王亲征东国、南国的事迹。晋侯稣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因此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日历,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全套钟共十六件,可分为两组,每组八件。第一组为大钟,纹饰浅而细,第二组为中小型钟,纹饰深而阔。从造型上来讲,两组编钟也有细微的差异,研究者认为它们虽并非同时铸造,但音律却非常和谐。钟上铭文为利器刻凿而成,笔画转折处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连刻凿,笔道才能连起来,刀痕至今非常明显。   更重要的是,经过除锈处理后,刻凿在这16枚钟上的文字竟然可以连读。355个字的铭文,完整地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征讨叛乱部落,并立功受赏的事。而这是我国浩瀚的古代史籍所没有记载的,因此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晋侯稣编钟的铭文,是现今第一次发现将近3000年前西周的器物所刻的铭文。编钟发现之后,专家们配置了不同硬度的青铜利器,在青铜上刻凿文字,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早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期,山西人已经制造出了像钢铁一样坚硬的工具在青铜器上刻字,晋侯稣编钟铭文,也成为改写中国冶金史的宝贵资料。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晋侯稣钟

3,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最近的一个好消息是,上海博物馆中的部分物品上了国家的文物节目《国家宝藏》,那小伙伴们知道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吗?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上海博物馆是在1952年创建的,原来所在位置是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的时候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在是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它的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有1.1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博物馆建筑也是很有意思,外型取“天圆地方”,方体基座与圆形相结合,很像古代的铜钱。里面也是藏品丰富,有11个专馆,三个展示厅,文物就有近百万件,藏品也是来自于国内各个地方,尤其以青铜器,陶瓷器为特色。该博物馆在中国文物界有着“半壁江山”的誉名。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分别是 :大克鼎、商鞅方升、缂丝莲塘乳鸭图、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 1、大克鼎 大克鼎的年代是西周孝王时期,该青铜鼎鼎高有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径75.6厘米。陕西出土,出土的时间不久,清朝光绪年间,同时出土的小克鼎,现在已经分散在世界各地啦。它与其它的青铜器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之作。现在看到的这个鼎,在古代的作用是盛放肉等祭祀用品。鼎的整体外观端正稳重,体表有大量变形纹饰,印刻的兽面纹脸部在年代下成了线条。纹路极具节奏感与音律感。铭文记载了该鼎主人的身份。其实还有七个小克鼎的,现在还难以追溯。 2、商鞅方升 第二位介绍的也是青铜器,属于战国时期的。高2.32厘米,通长18.7厘米,内口长12.4厘米、宽6.9厘米、深2.3厘米,容积202.15毫升。看其名字可以看出,这个物件就是用来作计量用的。这对于中国的商业发展是很好的研究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底部刻有秦始皇等字,可以看到这是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是商鞅变法极其有利的历史见证。 3、缂丝莲塘乳鸭图 这是南宋时期的丝织品。纵长107.5厘米,横长108.8厘米。南宋南宋朱克柔的顶级传世之作,图片可以见到红叶白鹭,翠鸟,蜻蜓等在水面上嬉戏,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富有变化。使用缂丝工艺风格是清晰淡雅的古风韵味。丝织质量上乘,富有层次,编制紧密富有变化,丝缕匀称。是宋代里面的缂丝画作得绝佳精品。 10、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清) 这件粉彩作品的稀罕之处就在于,世上已经独此一件,传世孤品。雍正官窑粉彩瓷器中,瓶类作品比较少见,他的回归也会是一段爱国青史,张 粉彩是清朝康熙年间出现的一种釉上彩,在雍正时期到达顶峰。在传世的。瓶身上的蝠桃纹样,象征“寿”“福”,见于橄榄瓶就此一件,是传世孤品。2004年,张永珍女士用4150万港元将其购回并捐献给上博,创造了清代瓷器拍卖第一高价。 开放信息: 上海博物馆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全年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除国定假日外) 9:00—17:00, 16:00后停止入场,每日限流8000人(额满为止) 温馨提示: ·想要进馆参观的需要接受安全检查,才被允许进入。 ·为保证文物安全,保持参观环境良好,上海博物馆对观众流量实施限量、有序控制,每天的参观人数有限制,其中就有含预约观众2500人次。 ·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革命烈士家属、残障人士等,可优先入馆,上海博物馆之友会员凭证可优先入馆。 ·遇有重大活动或重要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时,可根据需要临时闭馆,到时将预先告示公众。 ·服务设施提供专门的残疾人车道、升降电梯服务。免费提供轮椅车、婴儿推车、针线服务、医药箱。 交通信息 :地铁1、2、8号线、574路、112路、925路、123路、71路、127路、18路、145路、46路、952路、108路、48路、934路、隧道六线等均可到达。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文章TAG: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上海上海市历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