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徐汇区 > 2021上海市中考作文要求,上海 中考作文文体要求

2021上海市中考作文要求,上海 中考作文文体要求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3 06:28:30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 中考作文文体要求

考卷上几乎都是文体不限的,只是作文题会给一个框定的,比如我那年的《黑板上的记忆》就是想写议论文也难,就是写出了议论文,有能写到新而不怪吗?其实写中考作文不是要记叙一件事,你完全可以写成散文的样子,有一点抒情,将一个道理,只是论据用的是自己的事情罢了。但是如果碰到一个可以议论的题,也写得好议论文,就不妨一试了。其实我觉得不要在作文上花太大功夫,那一个稳分就很好,50分,52分,前面的只扣2,3分成绩一样很漂亮。比起作文,前面的基础和阅读更容易把握和提高

上海 中考作文文体要求

2,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如下:一类卷(60—55),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二类卷(54—48),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通顺,标点正确,600字左右。三类卷(47—42),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四类卷(41—36),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感情欠真切,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立意、语言、结构、素材。在立意上,要求文章内容切题,思想情感积极向上;在语言上,要求文字生动流畅;在结构上,要求文章内容完整,思路清晰;在素材上,要求文章素材充实,感情真挚。

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3,关于上海中考语文作文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将要被新提的问题从问题列表中挤出,问题无人回答过期后会被扣分并且悬赏分也将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一,您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或者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二,您可以多认识一些知识丰富的网友,和曾经为你解答过问题的网友经常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些好友询问,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三,该自己做的事还是必须由自己来做的,有的事还是须由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的,别人不可能代劳!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人只能给你提供指导和建议,最终靠自己。您可以不采纳我的答案,但请你一定采纳我的建议哦!!虽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问问哦~~~

关于上海中考语文作文

4,上海语文中考 作文格子有多少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要求600字,那么通常格子的数量在900个左右。所以在作文纸上应写到750字左右最好,只写600字,会有太多空格子,写太多把格子用完也不好。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听力测试30分,笔试部分90分),理科综合120分(物理55分、化学35分、综合题30分),文科综合120分[思想品德45分(其中民族团结教育7分)、历史45分、综合题30分],体育30分。作文写作方法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上海中考语文小作文怎么写

就是一篇小型议论文的样子开头一定要亮观点(高考中考都很必要)中间是论证+论据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小作文就是小练笔,平常写来练练你的文笔,就是和平常的作文一样,开头没有一些固定的话
开头摆出观点,中间两三句话例子,最后总结一下,80字就差不多了。
平常怎么写现在就怎么写
如果是有问题的。。。先按问题写出你的观点(同意/不同意……按题目定)。。。在说同意/不同意的理由。。。接着讲道理(一般是空话,老师也不看的,顺畅就行)。。。然后联系文章(根据文章而定)。。。最后,总结。。(所以…… 视问题而定) 这样基本上有8成分数。。。你文笔好的话,也能拿满分。。。如果是问语法或写作方法的。。。这个。。。难 - - 需要看你平时对语法和结构的掌握程度。。。教不了的。题目一直在变。。。总归是什么写作顺序啊,修辞手法啊神马的。。。以上两点最常考的,其他的基本不会考。。考了大家都不会。。。。以上都是经验之谈,本人中考语文132。。。- - 献丑了
应该可以。当然在考场上一定要仔细审题,看看有没有限定。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散文有一定把握,否则最好不要贸然尝试。因为散文对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容易写成“形散神也散”的。 先看看中考作文分项评分表中a等作文的评分要求。(一)中心与材料(25分):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像力丰富。(二)语言(25分):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三)思路与结构(10分):思路通畅;层次分明,且结构安排有特色。值得考生注意的是,有一条说明: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考虑a;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在a、b之间,可考虑满分。因此,也许它在暗示我们很有可能出其不意,获得高分。 散文是一种很好的文体。只要把握住作文的三个基本要素并有水平的发挥,就有得高分的希望。依照往年上海中考作文来看,应该有考生写散文的余地。

6,中考作文不是规定只有600字吗为什么中考满分作文中也有800多字

是不少于六百字
七种满分作文拟题形式 “题好一半文”,一句每个考生都耳熟能详的话语阐明了作文题目的重要性,而今,题目却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考场作文中,一些考生的习惯做法是先把文章写好,之后再匆忙中随意地写个题目上去。于是,文章的题目往往缺失了它的效用,更严重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文不对题,文章的内容和题目无法关联起来,“桥归桥,路归路”,使得文章留下了遗憾。 任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决非信手拈来的,它应该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古人将拟题比作“画龙点睛”,龙虽画好,但是要让它腾飞,是需要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醒目而新奇的题目才能够立刻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你的文章才可以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下面介绍几种从近年来高考满分作文中总结出的拟题形式,以供考生参考: 形象描绘式 此类题目将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化,把文章的观点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言浅意深”的效果。如关于“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话题作文,一考生将自己的作文题目拟为“把握别人垂下的藤索”,题目中的藤索正是文中老师的建议,迷惘中的“我”正是抓住了这根藤索,才走出“暗无天日的洞穴”。“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然而作者对这几个字却只字未提,只是以形象的标题明确地向阅卷者传达了这个观点。2004年的关于“幸福快乐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的作文,一篇名为《蒙着黑纱的幸福》的文章很引人注目。揭开黑纱,即揭开我们思想上的阴影,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形象的比喻道出深刻的道理。上海卷高考作文《文化的呼吸》也正是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方法写出了文化所需要的一种状态。 貌离神合式 此类作文题目多将几个毫不相关的名词用分隔号隔开,而通常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名词却被作者巧妙地勾连在一起,共同揭示文章的主题。如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重庆一考生的题目拟为“诗人??明月??黄花”,初看此题,自然会产生这一个疑问———“这三者有什么关系”———正是这个疑问,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的愿望。又如一篇名为《哀痛者??幸福者》的文章,文中正是借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内容阐明了“换一种思维方式,哀痛者也会变成幸福者”这一观点。 诗文化用式 此类题目巧妙地运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或营造意境,或点明观点,可以原诗文完整借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写。如“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中,作者借用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为题,形象地揭示出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的关系,充分说明了“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的观点。如“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作文中,一考生的题目为“争渡!怎渡?”,便是化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诗句。“争渡”写出了当人们竞相争渡的情形,而“怎渡”提出了怎么才能拥有最完美的行程,暗合了话题的内容。2005年上海卷关于流行文化的话题,有的考生将题目拟为《莫为浮云遮望眼》、《任尔东西南北风》,巧妙地化用诗句吸引阅卷者的注意。 妙趣横生式 此类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题目的幽默趣味吸引阅卷者的注意。如《森林公审大会实录》一文,童话般的题目马上勾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希望一睹为快。文章的观点也正是通过森林法庭审理兔子与灰狼一案得以体现。还有一题为《审苍蝇》的文章,也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者的喜爱。高考作文中,一篇名为《我饿了》的文章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原因正在于充满妙趣。 经典改编式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通常,此类作品的题目便明示了这一特点。如《〈孔雀东南飞〉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流行时尚式 此类题目能够将学生所感兴趣的流行时尚元素与话题相结合,以新奇的方式让题目引人注目。如《“爱”在心口难开》,化用流行歌曲《爱你在心口难开》,将父子间的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前段日子流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一时,上海卷的小考生立即借用,改编成自己的作文题目《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观》,不能说不聪明。 直现文体式 此类题目直接显示出文章的特殊文体。同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散文不同,它的文体是别致的,与众不同的。借此来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通过文中“望诊”“把脉”……“医生建议”,写出了“吴诚信”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办法,极具新意。又如一篇名为《药品说明》的文章,借对产品的说明写出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这一话题的认识。 …… 以上所列出的题目类型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题目式样。重要的是考生能够从这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启示,再融入自己的思考,也能拟出精彩的题目。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上海市中考中考2021上海市中考作文要求中考作文文体要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