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徐汇区 > 1960年8月改称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1960年8月改称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1 17:51:05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市总工会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上海市总工会,是正厅级单位,主席由市领导兼任,副部级,常务副主席主持工会工作,正厅级。  附录: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上海市总工会简介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在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上海总工会宣告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总工会组织工人群众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斗争,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总工会动员和组织全市职工投入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为上海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5年上海总工会改称上海市工会联合会,1959年又改称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是上海工会的领导机关,每五年一次的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总工会领导班子。2008年,上海市总工会第十二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上海市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由115人组成。现任主席1人、副主席6人、常务委员17人。上海市总工会属辖区、县、局(产业)工会、市直属大型企业(集团)工会、行业工会和直属机关工会共130个,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共覆盖18多万个企事业单位,会员已达690多万。市总工会机关内设14个部(处)室、下属19个直管单位。  .上海工会在市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职工合法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作用。在推进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上海工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维护职能,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立功竞赛,发挥工人阶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牢固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  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参与地方政府立法和执法监督,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发挥职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引导广大职工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知识型职工,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协助政府促进就业,促进完善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广泛开展职工互助互济活动,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实解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上海市总工会重视发展与国(境)外工会的友好交往,先后同日本、韩国、越南、印度、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法国、希腊、丹麦、挪威、瑞典、英国、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和埃及等18个国家及我国台湾、港澳地区的有关城市工会和产业工会建立了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关系。  上海工会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为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市总工会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4号(近汉口路)  

上海市总工会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2,上海总工会的上海机构

1925年8月,上海地委改组为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上海区委,又称江浙区委)。上海区委书记先后为尹宽(尹硕夫)、王一飞和罗亦农。工农部主任汪寿华(负责对内工作)、李立三(负责对外工作),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汪寿华(兼)。民国15年(1926年)2~6月,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职工部主任和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均由汪寿华担任。1926年6月一16年(1927年)2月,上海区委职工部主任汪寿华,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汪寿华(兼)、李震瀛(李泊之)。民国16年(1927年)4月,陈延年(少堂)接替罗亦农为上海区委代理书记;赵世炎为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四一二政变以后,民国16年(1927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局派李立三、周恩来、魏金斯基到上海与上海区委的领导人陈延年、赵世炎组成特务委员会,领导上海党的工作和工运工作。同时,上海区委职工部等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人不再称主任,改称部长,赵世炎任职工部长。1927年6月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省委书记为陈延年,旋即被捕,赵世炎代理省委书记,赵于7月被捕,王若飞任代理省委书记至8月。1927年8月~17年(1928年)2月,邓中夏为省委书记,郑覆他为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秘书为项英。1928年2~5月,项英为省委书记,郑覆他、吏文彬为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1928年5~10月,李富春为代理省委书记,徐炳根为工运负责人,马玉夫为上海总工会负责人。11月后,省委书记为徐锡根,马玉夫、王克全为职工运动委员会负责人。1929年8月一1930年6月,徐锡根任职工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先为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后改称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30年7~10月在上海成立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书记先后由李立三、罗迈(李维汉)担任,徐锡根任该委员会的工会负责人。1930年10月~20年(1931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改建为中共江南省委,罗迈任书记,沈先定任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31年1月,中共召开六届四中全会,中共江南省委改组为中共江苏省委,至1935年1月,江苏省委书记先后为陈韶玉(陈绍禹、王明)、王云程、史通(章汉夫)、袁孟超(宋三、袁家镛)、孔二(孟庆发、孟庆祥)、赵跃珊(赵玉龙、赵立人)、宝尔(许宝野、许文藻)、王明德。在此期间,省委的工人运动负责人先后为沈先定(职工运动委员会负责人)、陈治平(职工部部长);上海工会联合会党团书记先后为徐锡根、殷鉴、刘少奇、饶漱石、杨尚昆、袁盂超、孔二、赵跃珊、薛尚实、钮振群等。1935年1月,江苏省委遭到严重破坏,上海地方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机构不复存在。当年至1936年,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是全国总工会白区执行局(又称上海执行局),领导成员有饶漱石、夏爵一、郑文卿、马纯古等。  1936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临时委员会成立,书记邓洁。4月,中共中央派冯雪峰到上海。年底,冯雪峰领导组织了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临委),王尧山(宋书模、路丁)任书记。1937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暂定由刘晓、冯雪峰等组成三人团,作为上海党的领导机构。在三人团领导下,成立两个委员会:工人工作委员会,林枫(宋书常)任书记,吴仲超、马纯古为委员;群众团体工作委员会,王尧山任书记。10月,刘宁一到上海参加工运的领导。11月,中共江苏省委员会在上海成立,至民国32年(1943年)初撤销。这期间刘晓任省委书记,刘长胜任副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在三人团工作基础上,建立工人运动委员会(工委)和职员运动委员会(职委),领导上海工运工作。从1937年11月~1945年9月,工委书记先后由林枫、刘长胜(兼)、马纯古、刘宁一、张祺担任。职委书记先后由顾准、彭柏山、陆志仁担任。民国32年(1943年)4月一34年(1945年)9月,中共中央华中局敌区工作部(后称城市工作部),取代中共江苏省委作为上海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机构,工委和职委也改为其下属机构。解放战争期间,1947年1月成立中共中央上海分局,1947年5月6日改为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副书记刘长胜)和中共上海市委(中共中央华中局在民国34年即1945年8月9日宣布成立中共上海市委,刘长胜为书记。1947年9月张承宗任书记,领导上海党的工作。工委书记为张祺,副书记为马纯古。职委书记先后由陆志仁、梅洛担任。

上海总工会的上海机构

3,上海解放前历史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通网站 上海市地情资料库 上海市的百科全书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429/node4431/index.html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封建王朝,占领上海城,坚持斗争十八个月。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充分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代表全国53名党员。7月30日晚,望志路106号遭到法租界巡捕房搜查。31日,大会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举行。五卅惨案发生。 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学生万余人在南京路抗议租界当局非法逮捕工人、学生,英国巡捕开枪打死群众十余人,伤无数,是为“五卅惨案”。上海总工会成立。 时间为1925年5月31日。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6年10月24日,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闸北、南市、沪西三处同时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因准备不足,遭军阀镇压而失败。1927年2月22日,上海36万工人总罢工。下午6时,总罢工转为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又因发动起义时间过迟而再次失败。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战斗分闸北、南市、虹口、浦东、吴淞、沪东、沪西七个区进行。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取得胜利,成立罗亦农、汪寿华等人组成的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并立即派人去新龙华车站迎接北伐军进驻上海。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指使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雇用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队部,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藉口“工人内讧”,强行将工人纠察队缴械,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余人。翌日,十万余工人群众请愿,要求释放被捕工人,发还武器,在闸北宝山路三德里附近遭军队镇压,死伤群众数百人。随即,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大肆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农民举行武装暴动。 1927~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沪郊农民先后举行了西沙(崇明县,1927年8~11月)、枫泾(1928年1月)、六里乡(嘉定县,1928年3~4月)、庄行(奉贤县,1929年1月)、新街(金山县,1929年2月)和泥城(南汇县,1930年8月)六次农民武装暴动。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 1932年1月21日,日驻沪总领事村井以日僧到三友实业社寻衅被殴事件为借口,向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发出最后通牒,限中方于28日下午6时前作出答复。1月28日下午1时45分,吴铁城答复日本总领事,所提四项要求全部接受。4时,日总领事通知驻沪各国领事团,对上海市市长答复表示满意。晚11时30分,侵沪日军突然进攻闸北,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战,蒋光鼐、蔡廷锴星夜步行到真如车站设临时指挥部指挥作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2月,淞沪抗战激烈进行。中共发表一?二八事变决议,号召工农兵武装起义,进行民族战争。3月1日,侵沪日军海陆空兵力达9万人以上。当日,向闸北、江湾、庙行、吴淞发起总进攻。中国守军在沪实数不足5万人,孤军无援。十九路军总部于21时下令全军后退到黄渡—方泰、嘉定—太仓第二道防线。3月20日,据国民政府中央统计处初步调查:一?二八淞沪抗战全市损失逾15亿元,有18万户居民受到损害,死伤失踪者1.8万人。侵沪日军总司令被炸毙。 1932年4月29日,侵沪日军在虹口公园举行日本天长节庆祝会和阅兵典礼,朝鲜抗日爱国志士尹奉吉向主席台投掷手榴弹,侵沪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重伤死亡,另有多人受伤。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8月9日,两名日本兵驾车强闯虹桥中国军用飞机场进行挑衅,被当场击毙。8月13日上午9时15分,侵沪日本军舰重炮轰击闸北,日本陆战队一小队向驻守在西宝兴路附近的保安队射击,中国守军予以抗击,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全面抗战爆发。8月20日,中国政府成立以蒋介石为首的大本营,划江苏长江以南(包括京沪)及浙江为第三战区,兵团防区划分:苏州河以北,沿黄浦江以西,属第九集团军,张治中为总司令;苏州河以南,浦东及杭州湾左岸,属第八集团军,张发奎为总司令。9月12日,国民政府军队放弃第一道防线。9月21日,上海战区防务进行调整,分右翼、中央和左翼三个作战军: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辖第八集团军及第十集团军;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辖第九集团军和第十八师;左翼军总司令陈诚,辖第十五集团军及第十九集团军。10月27日,国民政府军队放弃南翔以东、苏州河北岸全部阵地。11月5日,侵沪日军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登陆,国民政府守军陷入夹击困境。至11月8日,第三战区长官部向上海战区部队下达转移命令。11月12日,上海沦陷。“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奉命率领该团一营(实有452人,号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退却。与敌战斗四昼夜后完成任务,所剩398人奉命退入租界。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孤军营被刺遇害,十余万人前往吊唁。上海解放。 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上海外围发起进攻。5月23日,第九、第十兵团开始总攻上海。两天后,解放军占领全部苏州河以南地区。永安公司大楼最高处插上红旗,欢迎解放军进入南京路。江海关六楼挂出中共地下组织缝制的三十多米长的巨幅标语“欢迎解放军解放上海”。5月27日,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金融贸易中心上海全部解放。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

上海解放前历史

文章TAG:1960年8月改称上海市总工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