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徐汇区 > 陆金所第三季度财报,陆金所 三益宝 收益怎么样

陆金所第三季度财报,陆金所 三益宝 收益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27 22:30:26 编辑:大上海生活 手机版

1,陆金所 三益宝 收益怎么样

陆金所 大概 8%左右,周期也较长,三益宝 大概15左右,一般的为3-6月项目

陆金所 三益宝 收益怎么样

2,2021年陆金所还安全吗

安全的,其实,陆金所是国内一家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平台,所以陆金所理财是可靠的,但由于任何一种理财都有风险,所以投资需谨慎。陆金所(全称: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它于2011年9月在上海创立,注册资本金为8.37亿元,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曾被评为“中国最重要的P2P公司”,并凭借其线上交易服务跻身P2P全球三甲。扩展资料2021年11月10日,陆金所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8%,截至9月30日,陆金所控股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8%。2014.05推出会员俱乐部,根据贡献度划分用户等级。2014.05陆金所被美国的P2P研究机构LendAcademy评为“中国最重要的P2P公司”,并凭借其线上交易服务跻身P2P全球三甲。2015年8月20日,中国平安发布关联交易公告称,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海外控股”)拟将其所持有的GemAllianceLimited(以下简称“平安普惠”)100%的股权转让给WinconInvestmentCompanyLimited(以下简称“陆金所控股”),前述股权转让完成后,平安普惠100%的股权将由陆金所控股持有。2016年1月18日,陆金所正式对外宣布近期完成12.16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B轮投资者9.24亿美元投资和A轮投资者行使认购期权投资的2.92亿美元,融资完成后,陆金所估值达到185亿美元。

2021年陆金所还安全吗

3,上市公司季报中截止到2010年第3季报告期股东总数42536户是指

当然是指9月30日了,那些数据都是按每个季度的最后一天作为截止日的,否则那季报中的第三季度报告就不能体现是第三季度最后整体的情况了。

上市公司季报中截止到2010年第3季报告期股东总数42536户是指

4,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频出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凸显

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以来,具备实力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结束野蛮生长的P2P网贷业务模式,依托自身经营优势寻求转型金融科技,主营业务逐渐演进为助贷业务、消费金融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等。而在2020年,互金行业不仅迎来曾经的第一大网贷平台陆金所控股的上市,也迎来了金融科技相关监管政策的频频出台。“监管机构制定了与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性文件。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我们认为政府监管机构已经认可金融科技带给金融系统的价值,例如线上获客和服务、大数据分析和风控等。”嘉银金科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严定贵曾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电话会议中这样说道。助贷业务有了监管指导,轻资本模式成为主要发展方向2020年第三季度,陆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的零售信贷业务促成贷款余额为5358亿元,同比增长21.4%。另外,促成贷款规模达到百亿以上的还有:360数科660亿元,乐信483亿元,信也科技170亿元。宜人金科、嘉银金科为32亿元、33.3亿元。2020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公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对联合贷款、助贷业务提出相应规范要求。对此,一位上海的助贷行业从业人士此前对澎湃新闻表示,对于助贷今后的机构合作模式,贷款产品模式及额度,产品信息披露要求,大数据隐私保护,各参与方风控要求等方面算是最终落地,未来在助贷业务中,各方的权责角色界限要求,都进一步明确,是有利于助贷业务更健康的进一步发展的。“《办法》明确验证了360数科的业务模式,并为行业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360数科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在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指出。 乐信CEO肖文杰则表示,整体来看,《办法》展示出监管部门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态度的积极转变,最受外界关注的一点在于,新政为助贷业务合规了指明方向,行业有望迎来良性快速发展。新规对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范围,作出概括性定义,将与商业银行在营销获客、联合贷款、风险分担、信息科技、逾期催收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各类机构均纳入合作机构范畴。“业内预计,助贷行业在规范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马太效应也会更加显著。”肖文杰还表示。助贷业务可划分为平台向银行缴纳保证金兜底的重资本模式,以及不兜底只输出技术的轻资本模式。《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助推了轻资本模式的推行,因为其更符合《办法》里对金融科技平台和银行等资金方助贷模式的发展方向的要求。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360数科平台服务内轻资本模式的贷款发起量为169.08亿元,同比增长48.7%。平台服务内轻资本模式的在贷余额为214.53亿元,比截至2019年9月30日增长97.2%。1月26日,乐信CEO肖文杰在新战略发布会上介绍称,截止到目前,乐信新增交易额中,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的“轻资本模式”部分占比已达到50%。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2020年8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将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最新的LPR的四倍为15.4%。此前上限为“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一位北京的助贷行业人士认为,作为助贷方平台产生借款主要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按说不适用《规定》。也有互金公司如趣店在2020年二季度财报中表示,如果相关法院或监管机构要求对趣店的业务采用相同的利率上限,则趣店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可能会产生净亏损。嘉银金科方面此前也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最高法民间借贷新规仅适用于民间借贷,由于嘉银金科已成功完成了向机构资金的转型,因此预计此项规定对其运营影响将是微小且可控。嘉银金科对持牌金融机构对此项规定可能会存在的连锁反应做好准备。”乐信总裁吴毅1月26日对澎湃新闻表示,按照《规定》,受司法保护的利率上限是下行的,潜在的定价空间可能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但他也指出,《规定》对长期行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行业更加规范了才能够健康发展。乐信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平台促成借款平均名义年化利率为15%,低于最新的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陆金所控股则在财报中提到,其新增信贷用户的整体费用低于24%(含15.4%内部收益率和8.6%增信费用)。值得注意的是,1月15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权威渠道获悉,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对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适用范围问题的批复(下称“批复”)显示,经征求金融监管部门意见,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七类地方金融组织,属于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其因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上述上海的助贷行业从业人士表示,从那个文件上来看,确实小贷机构不再适用于4倍LPR,接下去就看各地的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最高院文件的执行。“只能说,有小贷牌照的主体可以做业务,”他说,“但不是所有的助贷业务都是通过这块牌照主体来做。”网络小贷牌照或“沦为鸡肋”2020 年11月,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将绝大部分网络小贷公司的经营范围限制在了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只有“极个别”网络小贷公司在经过银保监会批准后可以跨省经营,并且将直接由银保监会负责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提高了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门槛至10亿元,跨省经营的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则不低于50亿元;要求网络小贷在开展联合贷款业务时单笔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由此限制了网络小贷公司通过联合贷款可以放大的贷款规模。360数科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在三季报中也指出,《意见》旨在限制小额贷款和联合贷款活动中的杠杆比率。这套新规则与监管机构近年来为降低金融体系的杠杆作用和减轻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而做出的努力是一致的,360数科在小额贷款和联合贷款中有着边际敞口。吴毅指出,乐信的助贷模式中,大部分的借贷并不是通过网络小贷的模式发放,因此,《意见》对乐信的影响很小。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新宇此前也表示:“《意见》对助贷业务谈不上有特别的限制,提到的核心业务不得外包、不得引导借款人多头借贷等要求也都和已有的规定保持一致。”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也认为,监管认定的助贷业务基本属于金融贷款营销获客业务,风控不应当由助贷机构承担,所以谈不上杠杆监管,而且助贷也不需要资质。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志东则表示,对助贷业务进行规范后,强调小额贷款公司的独立风控能力,杜绝“以助贷合作为由,行风险兜底之实”的操作方式。关于风险分担,在目前业务操作上银行一般都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保证金、担保或兜底,但该等由不具有融资担保或保险资质的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担保增信被严格禁止。另外,互金公司大多拥有网络小贷牌照,《意见》的出台或使其网络小贷牌照含金量大大降低。“新规出台后网络小贷牌照沦为鸡肋,而且还有5年股权的规定,对于网络小贷而言无异于一记闷杀,网络小贷牌照存量的转让拍卖将会被冻结,也不会有新增,预计后续市场实力玩家更倾向于选择消费金融牌照,而不是网络小贷牌照入场。”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说。消费金融政策频出除助贷业务外,360数科、乐信和陆金所均开展了消费金融业务,尤其是陆金所还获得了消费金融牌照。消费金融公司也迎来数项政策。2020年11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通知》),为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带来了3条监管支持政策:适当降低拨备监管要求,拓宽市场化融资梁道,增加资本补充方式。对此,360数科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认为,《通知》明确规定了消费金融公司与贷款便利化平台合作的具体做法。此类监管变化似乎有利于具有强大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能力的平台。360数科看到了扩大由数据驱动技术支持的数字平台服务范围和深度的机会,以实现其长期战略目标。2021年1月13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将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结果分为1级、2级(A、B)、3级(A、B)、4级和5级,评级结果将作为消费金融公司市场准入事项等参考因素。银保监会表示,《办法》的发布和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规制,为强化分类监管提供了制度支撑,有利于提升监管工作效能,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强化风险防控,发挥特色功能,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只能说整个行业还是有发展前景和空间的,特别是持牌机构的前景还是向好的。申请消金牌照,以业内人士的感受来说,门槛并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对于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还是非常看重股东背景。”上述上海的助贷行业从业人士表示。他指出,如果未来网络小贷牌照的门槛还是很高的话,更多的互联网系或者银行系巨头都会谋求消金牌照,未来有更多的消金机构批复设立,但这背后也意味着更多的人在抢,被淘汰的也会很多。

5,同花顺三季报是指3个季度的和吗

应该不是吧。
第三个季度就是6月到9月这三个月的财报,横向对比同类公司,纵向对比自家前几年三季报(同比增长率)!

6,陆金所坐拥三张全国网络小贷牌照暂未使用 首曝平安消金运营情况百度知

金融虎讯 2月5日消息,日前,陆金所控股(NYSE:LU)发布了第四季度财报,总收入为132.86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为28.47亿元,同比增长17.4%。随后,陆金所董事长冀光恒、两位联合CEO计葵生和赵容奭以及首席财务官郑锡贵等高管出席财报电话会议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在分析师答问中,陆金所CFO郑锡贵透露,关于网上小额贷款牌照,其在重庆、湖南和深圳拥有三个许可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另外三个在线小额贷款许可证。但还没有得到监管机构对这些业务下一阶段发展的明确和确认。这些牌照目前不在使用中。 平安消金截至去年底期末余额35亿元 郑锡贵还披露,消费金融许可证于去年4月拿到,去年5月开始营业。截至去年12月,新客户约20多万名,期末余额约为35亿元人民币。据金融虎了解,这是自平安消费金融开业以来首次披露其运营情况。陆金所依靠3家公司控制平安消金70%股权。此前招股书披露,平安消金和平安普惠均在陆金所上市体系之内。 郑锡贵在介绍平安消金的业务时表示:“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这是解决年轻借款人和消费借款人的一项补充业务。相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然后这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新基准。”。 对于消费金融牌照的相关问题,郑锡贵还透露,这与其传统业务大不相同。信贷额度不超过20万,但实际上,控制在5万以下。他指出,借款人的规模均低于每位借款人2万元人民币,平均价格很低,利率低于17%。 在回答分析师问题时,郑锡贵强调:“它是一种信用额度产品。就像一张虚拟的信用卡。所以客户可以选择,无论何时付款,然后还款服务——抱歉,他们可以用3个月、6个月或接下来的12个月,然后24个月。”。 互联网存款业务占总资产的16% 在谈到已停止的互联网存款业务时,计葵生披露,截至去年底,互联网存款业务约占总资产的16%,也就是66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该业务产生的收入还不到公司总收入的0.4%。他强调,将尝试将客户的资金从这些产品转向平台上的其他领域,就像过去在P2P上所做的那样。这将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渡。 计葵生指出,这将使其能够继续满足对这项业务的收入预期。但在优化组合时,会把客户资产上的加速器关上一点。因此,这是近期的重点,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将进行更新。关于承兑利率问题,在存款等一些变化生效之前,在第四季度的确实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凯文) 以下为分析师问答环节摘要: 高盛分析师Elsie Cheng: 我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循环贷款利率。要明白,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不同的、利率较低的高质量客户。然而,考虑到最近对4倍LPR限制的适用性的澄清,我们只是想知道,既然我们在利率以及目标客户群方面可能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我们是否可以预期循环贷款利率会有所上升?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指导。如果我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在2021年上半年的新贷款销售将以21%的速度稳步增长。那么,管理层能否在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上多分享一点色彩呢?我们真的能把这种增长势头推到下半年吗? 郑锡贵: 我先解释一下第一个问题。去年第四季度,我们新增的贷款中,我们的单位经济收入很少,因为我们降低了借贷成本,所以贷款利率和利润率都降低了。但融资成本、CGI溢价和我们的采购成本并没有立即下降,第四季度新增贷款也没有下降,约占2020年末贷款余额的25%。 这就是去年第四季度利率降低的原因。与2019年相比,我们有更多的信托基金和担保部分。这是其他原因。但如果你看看2021年1月或上个月的数据,今年1月,我们实现了创纪录的新贷款销售,一个月内新贷款的销售额几乎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 我们可以看到融资成本、CGI溢价和借款方成本明显下降。因此,利率和利润率都与我们之前的预期非常一致。所以总的来说,这将回到2020年的总体利率和净利润率水平,我们相信这将继续下去。我们对2021年全年非常有信心,我们的RCF新业务(听不清)的利率和净利润率不会有太大变化。 最高法院有关LPR的4倍利率不它不适用于金融借贷机构,包括借贷公司、客户融资和小型公司。但是,我们认为总体指导意见维持在24%不变。因此,我们没有任何调整价格的计划。 然后根据融资成本、信贷成本降低和运营成本优化的结果,逐步、缓慢地降低借贷成本,在这个疲软的交易市场中变得更加价格实惠和有竞争力,同时保持目前的利率和净利润率水平。所以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全年降价的计划。但展望未来,从长期来看,我们仍计划大幅降低借贷成本。这就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是,是的,我们的销售额增长,正如我刚才提到的,今年1月份,我们的销售额几乎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这是非常强劲的销售势头。展望未来,我们相信销售增长,市场需求充足,然后我们的销售队伍生产力提高。很明显,与去年相比,在没有增加销售人员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14.4%的年销售额增长。因此,我们将专注于越来越多的利润提升,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升值,比如我们试图获得并开发新的入境渠道的人工智能。 但与此同时,因为在中国的利率市场,我们的经验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其他在线渠道能像线下渠道那样为我们提供优质借款人。因此,在此期间,我们的线下驱动销售,这将继续约85%的贡献率。但今后,我们正计划开发更多的自我获取渠道。 瑞银(UBS)分析师颜湄之(May Yan): 我的问题,第一个和监管有关,这个问题与信用评级业务有关,有人认为这可能适用于贷款便利业务和贷款便利公司。那么,将需要具有信用等级许可吗?这和陆金所有关吗?第二个问题,仍然是采用率。据我所知,利率可能暂时下降了。第四季度,净税前利润占比为3.1%,收入占比为9.1%,但低于之前的预期。今年,你说会逐渐恢复到净利率的3.4%到3.5%到4%之间。那么该怎么做呢?您提到的最近的CGI成本是多少?第四季度的6.7%,还有融资伙伴的成本?我们的贷款规模,新贷款利率都低于24%。它们-大小-是否比以前大很多?我记得,在第三季度,你提到每笔贷款约20万元人民币?是不是比现在还高?有没有指导意见将20%的信用风险敞口提高到更高,可能达到30%左右? 冀光恒: 就信用评分业务而言,我们认为目前的指导方针是相当早期和初步的。信用评分机构的业务要求和股东要求,规则目前尚不清楚。我们确实认为领先的机构(特别是公共机构)可能是针对性的,并且作为批准计划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当然,适用于特殊情况的新闻可能会在以后广泛应用于该行业。 在贷款便利业务方面,我们认为它目前没有直接参与。我们认为现阶段我们的业务不会被归类为信用评分机构。我们正在与监管机构保持各种对话。因此,如果将来真的出现这种情况,请放心,我们将得到足够的预警,以便我们能够相应地提前规划和定位我们的业务。 总之,我们认为这是早期和初步阶段。我们需要更明确的要求,才能做出反应。因此,这些规则可能还需要四分之一的时间才能得到澄清。 郑锡贵: 实际上,我认为还有更多问题。因此,第三个问题是第四季度的采用率,即9.1%,我希望这主要是因为第四季度的新贷款采用了较低的采用率,并且保证金必须将较高的借贷成本从去年9月降低到不足24% ,但这是一月份的数字。我相信这些数字将会改变。总的来说,我们的利率和净利润率已经恢复到我们的预期水平。总体而言,它已经不低于2020年的总体水平。 所以我们现在的状态很好。又是如何达到这一点的呢?存在明显的借贷融资成本和CGI溢价。我们的利息合伙人CGI premium也从1月中旬起将收费方式从金额日——贷款金额日改为余额日。因此,我们采用CGI溢价率,同时也降低了借款人的外包成本。 一月份,我将从一月份开始,我们把销售佣金减少了15%。因此,我们节省了大量的借款人收购成本。所以我们的净利润率很好的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至于下一个问题,份额大小,我们看不到在最近或几个月有什么变化。 在9月4日之前,我们的平均规模是16万元人民币,如果你还记得的话,之后由于我们降低了较高的借贷成本,从9月5日开始以较低的价格转向较好的季度,规模增加到20万元,增加了20%多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将销售佣金减少15%的原因。最后,关于我们20%的销售保证份额。截至去年12月,我们的新贷款的销售担保部分增加到了13.6%,6月份我们还将新贷款的销售担保部分提高到了20%,这是我们与监管机构讨论的内容之一。 但超过20%,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计划。我只能说,监管要求超过20%、超过30%,我们有足够的有机现金流来支持额外的、更多的销售保证部分。所以我们不用太担心。 美银美林分析师吴温妮(Winnie Wu): 我有两个问题。首先,关于法规和我们的许可证。自去年11月起,银监会发布了《网上小额贷款公司牌照征求意见稿》。您是否已经开始与监管部门沟通申请全国营业执照的事宜?监管机构对我们何时能获得国家运营许可证的前景有什么反馈吗?此外,陆金所在去年早些时候获得了消费金融许可证。那么,消费金融许可证的使用进展如何呢?有多少业务,无论是贷款便利还是未偿余额,是通过消费者金融许可证完成的?计划是什么? 其次,表内和表外的记账差异的问题。截至去年年底,你的资产负债表上有超过20%的未偿还贷款。那么计划是什么呢?你认为会进一步增长到30%或40%吗?还是会稳定在20%左右?也就是说,相关的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账目的规范化或稳定化?什么时候这种类似基数效应会被标准化? 郑锡贵:第一个问题关于两个牌照,网上小额贷款牌照。我们在重庆、湖南和深圳拥有三个许可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另外三个在线小额贷款许可证。但我们还没有得到监管机构对这些业务下一阶段发展的明确和确认。这些许可证目前不在使用中。 然后是消费金融许可证,我们是去年4月拿到的,从去年5月开始营业。截至去年12月,我们已经——我们预订了65亿欧元,新客户约20多万名,期末余额约为35亿元人民币。 因此,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这是解决年轻借款人和消费借款人的一项补充业务。因此,我们相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然后这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新基准。 线上资产负债表还是线下资产负债表,这取决于我们的资金组合,我认为它已经稳定下来了。展望未来,我们的融资组合将保持稳定,70%来自合作银行,30%来自信托银行,我相信这种组合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表内和表外,我认为这种组合已经很稳定了。 美银美林分析师吴温妮(Winnie Wu): 所以罚款和信任之间的70-30已经稳定下来了。有没有什么计划,比如,消费金融业务的增长可能意味着你将有更多的贷款由你自己资助?这会改变现状吗? 郑锡贵: 是的。这是正确的。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你考虑一下我们的规模,我们的贷款余额到今天已经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但是客户理财业务是多少?才35亿元。因此,无论增长速度有多快,它都不会占我们总贷款资产负债表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需要一些时间。 计葵生: 我认为,可以说,银行与信托之间在其他资产负债表上的资金稳定,基本上将取决于我们明年的信贷额度,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的目标是到6月达到20%的原因。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会更多一些,但大致是稳定的。 郑锡贵: 我认为是25%。 美银美林分析师吴温妮(Winnie Wu): 对。所以对于消费金融许可证来说,它将会更受限制去做一个非常不同的业务线,这是一种无担保的消费贷款。那里的平均额度是多少?贷款利率是多少?这与我们的传统业务有很大不同吗? 郑锡贵: 是的。这与我们的传统业务大不相同。如果你拿这个来说,不超过20万,但实际上,控制在5万以下。我们借款人的规模均低于每位借款人2万元人民币,平均价格很低,利率低于17%。 美银美林分析师吴温妮(Winnie Wu):成熟度如何?这些贷款是否类似于短期贷款,也就是只有几个月的到期日? 郑锡贵: 不知道它是否很开放。它是一种信用额度产品。就像一张虚拟的信用卡。所以客户可以选择,无论何时付款,然后还款服务——抱歉,他们可以用3个月、6个月或接下来的12个月,然后24个月。 Jefferies分析师Thomas Chong: 首先,我有一个关于财富管理的问题。您能否向我们提供有关我们在第四季度的自动化投资组合策略中如何使用技术的最新信息? 另一方面,我说的是网上存款。它对我们的客户资产组合有多大贡献? 然后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下半年的前景。考虑到我们有第一季度和上半年,我们应该如何考虑全年的收入和利润? 计葵生: 在第四季度的财富管理方面,我们基本上做了两件事。所以,在现有的投资组合管理工具中,我们继续使用越来越多的市场数据,为客户提供一套多元化的投资策略,这一策略在第四季度继续取得进展,与去年一样。我们所做的也就是开放平台,让其他的金融咨询服务商也加入进来,基本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因此,这是一个继续以良好速度增长的领域,我们认为它将在整个市场中变得更加重要。我们将继续推动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并越来越多地与该行业的客户共享内容,以便他们能够适应多元化投资。 关于存款问题,如果你看看去年年底客户的总资产,存款约占总资产的16%,也就是66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该业务产生的收入还不到公司总收入的0.4%。因此,当我们让这些存款产品自然成熟时,我们将尝试将客户的资金从这些产品转向平台上的其他领域,就像我们过去在P2P上所做的那样。因此,这将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渡。 里昂证券(CLSA)分析师范汉思(Hans Fan):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财富管理方面。刚刚提到了AUM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强劲增长。看看第一季度和今年上半年的指引,看看客户资产,实际上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所以,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财富管理客户的资产前景持谨慎态度。同样与财富管理相关的是,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产品的收录率实际上是季度环比下降的。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二个问题是,想知道红利方面的问题。据我们了解,管理层之前提到,目前没有支付任何股息的短期计划。但我想知道,从长期来看,一旦我们在资本方面做得很好,我们是否打算向投资者派发股息? 这将使我们能够继续满足我们对这项业务的收入预期。但在优化组合时,我们会把客户资产上的加速器关上一点。因此,这是近期的重点,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我们将进行更新。关于承兑利率问题,在存款等一些变化生效之前,我们在第四季度的确实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 第四季度的增长是银行资产管理产品和银行存款的结合,所以分母的增长速度加快了。我们已经将收购率降低了一点,所以季度环比下降了5%,但同比增长了10%。因此,当我们展望今年,2021年,我们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到四个季度,我们将继续看到收购率的提高。因为我们推动了平台上的产品混合。 赵容奭: 此前试图将利率上限限制在15.4%以内。最高法院建议,4倍的LPR并不适用于金融借贷机构,比如我们或小型公司等金融借贷机构,而CBI方面是2%,所以混合的部分,并不重要。只要总利率低于24%,我们相信这是非常符合要求的,在目前的贷款环境下是没问题的。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收费的评估。利率的总体影响将在2021年保持不变。我们没有任何计划来增加或减少我们的借贷成本。然后参考一月份的数字,我说过我们的获利率和净利率已经回到了2020年的水平。所以总的来说,我们的盈利能力和净利润率与我们之前的预期非常一致,对于利率将保持不变或略有变化,在2021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计葵生: 所以,我认为问题的一部分可能在于服务费与其他利息收入的组合,因为我们也增加了风险分担或改变了风险分担模式。 赵容奭: 是的,在我们的费用组合方面,我们将在6月底前为新贷款增加销售担保部分至20%。这样就会增加我们的费用组合。我认为这会增加我们的担保部分,然后是服务费,他们会减少——相当的减少,而服务费会增加。 郑锡贵: 我可以加一点。就像我在我的部分中解释的那样,收益组合的变化基本上是由两个因素驱动的。一个是网上与表内与表外的组合变化,因为你们已经看到表内贷款从2019年底的10%增加到2020年的22%,这是由于我们有了更多的信托贷款,对吧?这是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我们正在承担更多的风险。自保风险从2019年底的2.2%上升至6.3%。由于这两个因素,它正在改变收入结构,因此你会看到循环贷款类的平台费用有所下降,但来自担保收入的利息收入大幅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开始——在中间,我们讨论过因为这些商业因素的变化,反映在我们的财务数据中。

7,陆金所理财产品到期需要几日到账

正常的理财是在3个工作日之内到账
估计是要点时间的吧。可以问他们的客服啊;
看公司的规模 和财务的情况 到日期前后3天去银行看看 小公司 资金安全要保险一些

8,你好季报所得税三季度盈利我交了所得税四季度亏了可是累

季度的所得税也是按年累计数计算的第四季度的应交所得税=全年的利润总额*25%-1到3季已交的所得税,大于0部分交,小于0则不交。
理论上讲,前三个季度盈利,已计算预缴了所得税,第四季度亏损,即使累计计算盈利,但弥补第四季度亏损再扣除前三个季度已预缴的税款,第四季度也就没有可缴纳的了。

9,陆金所开始大量上市了

话说回来这个产品比很多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基金公司的产品收益都高主要是风险低
红岭集团和平安集团的实力还是有区别的吧?如果担保公司撑不住平安应该还是会注资救的红岭呢?虽然我认为陆金所很流氓不过安全性我觉得可能确实稍好些
预告:陆金所即将推出“投资转让” 现在投资陆金所的小额贷款产品起点1万元三年期年化利率是当期银行贷款基准利息率上浮40% 由于该投资需要一下子锁定3年大大降低了投资的流动性 为了提高投资人的资金流动性陆金所即将推出“投资转让” 即投资人可将已经投资陆金所的产品再转让给新的投资人 【转让次数不限但转让时该贷款不能逾期】 具体的投资转让价格陆金所作为中介双方协定转让时转让的双方需要向陆金所缴纳转让交易费用
应该是吧已经短信通知了所有的投资者本周交易机会将大幅增加
短信之前收到过只是没有想到一下子放的这么开不过这个周期太长了
利率低不要紧安全的话还是有人会投的关键是产品设计的太SB了三年按月还款资金不多的话回收的钱都不能在用于再投资

10,陆金所为什么能够估值百亿美元

很多人对这个估值表示不置可否,但是别忘了,陆金所除了面向个人的Lufax,还有面向机构的Lfex呢,那部分的交易额未来愿景是万亿级别的。所以这个估值从财务上可能目前看是高的,但是考虑到陆金所在国内目前的特殊地位和未来成长,平安肯定是有这个底气要价呢。Lufax平台2014年全年交易额网贷之家那个数据肯定是少了很多的,保守估计全年能有200亿吧,但这里面既有来自于平安内部小贷和车贷的资产,也有彩虹汇等非标类资产,两部分对于陆金所来说收入是不同的。贷款类的陆金所的收入会高一些,我「不负责任」地推算,如果按照个人借款终端成本30%左右计算,那么陆金所自己扣除掉相关运营和担保成本后也应该有5-8%左右的利润;非标类资产收入相对来说会低一些,因为项目都是来自于平安集团内部的,利润已经在整个交易链条中分给相关关联方了,陆金所就是挣个上架费而已。但这类交易对于平安集团来说是非常划算的,资金成本比信托还低。因此,如果单纯按照现在陆金所的收入情况看,这个估值是很高的,但是你把它放在平安集团的整体战略中,我倒是觉得也未必不合理。陆金所本身就有一定特殊性,从出生那天起,它就和P2P行业里任何一个玩家都不太一样。平安集团自身是大型民营金融机构,其业务已经覆盖了金融行业的每一个分支,拥有完备的金融牌照和相关的各类金融子公司。陆金所在一开始就承载了平安整个集团在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这个领域的期望,这早就高于P2P这么简单的商业模式了,为什么要叫金融交易所?陆金所一开始就认定要做得是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个人信贷资产只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陆金所上交易的,有个人借款,企业借款,消费贷款,通过打包后发放的委托借款,各种非标资产,类证券化产品。试问,即使不考虑金融牌照问题,国内有几家平台能有足够多的资源和专业储备支撑这些产品的合作呢?作为从业人员,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早期的P2P投资人越来越摒弃陆金所,因为利率低,转让慢;但是陆金所的成交金额越来越大,上面有个高中生小朋友说的例子是极好的印证:陆金所从一开始就准备切入传统理财人群,这部分人群我个人的定义是原来银行理财的主要受众,中年,正是社会财富主要的拥有者。这类人群对风险的敏感超过利率,只要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对于他们就是有吸引力的。同时,这部分人群又和信托的投资者高度重合,陆金所上还提供了相应的非标资产。人都是怕麻烦的,当有一个地方能满足我所有需求时,我一定不会考虑其他地方。陆金所早想明白了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些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人群,这部分人群是极少数且资金量很有限。目前陆金所唯一值得诟病的问题就是其资产基本上只来自于平安集团内部,这即是风险,也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全社会的其他优质资产转而和其他平台合作。当然,前提是资金成本要足够低。很多人觉得12%的P2P平台收益都太低了,这样的资金成本是不可能对接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产的。只有持续降低利率,从平台角度才有可能获取优质资产,降低平台和投资人的风险。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文章TAG:陆金所第三季度财报陆金所第三第三季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