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松江区 > 上海市古诗文大赛决赛试题,上海市古诗文大奖赛

上海市古诗文大赛决赛试题,上海市古诗文大奖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7 18:35:37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市古诗文大奖赛

好像都是学校统一报名的,而且老师都选好学生才会让你参赛的.... 外面课外辅导机构没有报名的! 因为最后的结果是以学校为单位、然后再涉及到个人,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

上海市古诗文大奖赛

2,上海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答案初中组

第七届上海中学生读诗书大赛最终参考答案(初中组开始)一个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9 BR /> 10 乙eeB D 17 > 18 19 20 乙乙乙一个乙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DD BR p>乙乙D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31。寒鸦飞水哟32谁买不起家乡爱33。行人临发开放34。君看六南事情35。如车辆的水马如龙36。桃花流水窅然37。 Yisuoyanyu温任平盛38。怀旧空笛殷文富39。无敌国外患者出40。日暮乡关何处是41。清泉石上流42。影徒随着我的身体 43。任何情况下,牍劳形44。博客45。小人甘若醴46。丧偶道德的人 47。名词作状语48卖柑者言49。父子(贬义)50。梅花落三,阅读理解题(30分)(一)(14分)51。 (2分)如梦52。 (6分)颜色(2分)鲜花盛开,双色燕(4分)53。 (6分)五菱(2分)高贵的心,超凡脱俗(4分)(二)(16分)54。 (4分)(1)攀岩(2)非常,非常(3)慢慢地,慢慢地(4)结尾55。 (4分)(1)虎头皮发痒,它是让猴子爬不断从头开始。 (2)我偶尔得到一点荤腥,独自享受,把它献给左右(吃)。 56。 (2分)的猴脑,取虎观看痒,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但也保持麻木的老虎所用的修辞。 57。 (6分)想听到的好东西,但粗心的(一)(2)一个人要诚实,要警惕那些逢迎拍马小人四,鉴赏评价题(20分) a> 58。 (10分)重要注意事项:第一联盟第二句“伤心”,即设置的诗的情感基调。领联盟风光,景感情,透着淡淡的旅客清晨上路时那种凄凉,孤独的,猥琐的情绪。昨晚结束联合书面回味梦想,呈现出节日的气氛,对比游子思乡伤心外面住。 59。 (10分)重要提示:头是一个学者袁靖,虽然晕倒在路上,他们宁可了比盗吃的食物的土堆,为了信守义,原来是更重要的生活视觉的完整性聪明的绅士。 五,创意题(10分)60。略

上海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答案初中组

3,求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上刊登的第四届大赛的决赛卷

转发:“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启事 转发:“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启事 各中学教导处:烦请将下面竞赛通知及时传达各校语文教研组长,对赛事有关的工作早作布置安排。谢谢!联系电话:69711580(办) 潘炳华:27757826 王继红:27710720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研修中心语文组转发2006.6.1作为《当代学生》杂志的一项传统活动项目,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已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在前四届大赛获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本刊今年将举办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活动目的: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以大赛的形式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活动组织:主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当代学生》杂志社指导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成教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别支持: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大赛评委:(按姓氏笔画)于 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方智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厥轩(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卢 元(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孙 逊(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过传忠(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步根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晓敏(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总编)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赵昌平(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钱梦龙(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活动形式:1、 大赛形式:个人书面阅读比赛、团体现场决赛2、 参加对象:初一至高三学生,中专、职校学生。3、 分组情况:A组——初一、初二年级;B组——初三年级;C组——高一、高二年级;D组——高三年级;E组——中专、职校学生。4、 大赛程序(上海地区)初赛——2006年9月—10月,各校自行举行。以《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上刊登的第四届大赛的决赛卷为参考试卷。中学按在校人数的2%的比例选拔学生进入区复赛。复赛——2006年10月底,各区分别举行。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提供。按复赛人数的10%的比例选拔学生进入全市决赛。决赛——2006年11月底,全市统一举行决赛。团体赛:初评:分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三个组别,以各学校个人赛成绩为统计数据计算出各校积分,各组前六名参加现场决赛,7——12名获团体优胜奖。决赛:2006年12月举行。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各组前6名现场决赛,决出团体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5、 大赛颁奖:2006年12月。大赛内容:1、 初赛:以《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上刊登的第四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各组的决赛题为参考试卷。各校在测试选拔后按在校人数的2%的比例选出参加复赛的学生上报各区语文教研组。2、 复赛:内容:① A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7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10%。② B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7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10%。③ C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6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20%。④ D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5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30%。⑤ E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7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10%。题型:(1) 填空;(2)选择;(3)解释;(4)翻译;(5)鉴赏3、 决赛:(1)个人决赛:内容:① A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7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10%。② B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6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20%。③ C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5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30%。④ D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4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40%。⑤ E组:《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内容60%,课内内容占20%,其他内容占20%。题型:① 填空;②选择;③解释;④翻译;⑤鉴赏(2)团体决赛:团体决赛的内容和形式届时将另行通知。奖项设置:个人赛:一等奖25名(每组5名)二等奖50名—75名(每组10—15名)三等奖100—125名(每组20—25名)优胜奖250名(每组50名)团体赛:一等奖3名(各组1名)二等奖6名(每组2名)三等奖9名(每组3名) 另设 指导教师奖、组织奖若干名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注:本次大赛区内选拔作为区的学科竞赛项目,分设等第奖若干。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研修中心语文组转发2006.6.1
你好!我也不知道如有疑问,请追问。

求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上刊登的第四届大赛的决赛卷

4,古诗文比赛一般考什么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暨浦东新区第二届古诗文阅读比赛   通知   各中学教导处转语文组:   现将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当代学生》杂志承办的“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以及由浦东新区教研室主办的“浦东新区第二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比赛”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关于“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一)形式:个人书面阅读比赛、团体现场决赛   (二)对象:初一至高三学生   (三)分组:A组——初一、初二年级;B组——初三年级;   C组——高一、高二年级;D组——高三年级   (四)程序:   1.个人赛:   (1)初赛——2006年9月—10月,各校自行举行,按在校人数的2%的比例选拔进入复赛。   (2)复赛——2006年10月21日举行,为方便学生就近参加竞赛,我区分设清流中学、泾南中学、育民中学、五三中学四个考点。试题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各区组织评委按复赛人数10%的比例选拔进入全市决赛。   (3)决赛——2006年11月18日举行,全市统一进行。   2.团体赛   (1)初评:分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三个组别,以各学校个人赛成绩为统计数(一等奖积7分,二等奖积5分,三等奖积3分,优胜奖积1分)计出各校积分,各组前六名参加现场决赛,7—12名直接获团体优胜奖。   (2)决赛:2006年12月举行。各组别前六名现场决赛,决出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五)内容:   1.初赛:   以《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上刊登的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各组的决赛题为参考试卷,各校在测试选拔后按在校人数2%的比例选出参加复赛的学生,于10月10日前将名单用电子邮件发送至浦东新区教研室语文组(pdywjys@126.com)。   2.复赛和决赛   (1)个人赛   命题范围:   ①A组:《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70%,课内20%,其他10%。   ②B组:《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60%,课内20%,其他20%。   ③C组:《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50%,课内20%,其他30%。   ④D组:《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40%,课内20%,其他40%。   题型:   ①填空\②选择\③解释\④翻译\⑤鉴赏\⑥诗词创作(附加题)。   (2)团体决赛:   团体决赛的内容和形式届时将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及颁奖:   1.个人赛   一等奖25名左右(每组5名左右);二等奖50名—75名(每组10—15名);三等奖100名—125名(每组25名—30名);优胜奖250名左右(每组50名)。   2.团体赛   一等奖3名(每组1名);二等奖6名(每组2名);三等奖9名(每组3名);优胜奖19名(每组6名);另设指导教师奖、组织奖若干名。   3.2006年12月颁奖。   二、关于“浦东新区第二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比赛”   (一)本届比赛与“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的初赛和复赛(个人赛)同步进行,其形式、对象、分组、程序、内容(命题范围和题型)均与“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的规定相同,请仔细参看本通知第一部分(一)~(五)项。   本届比赛不设置团体赛。   (二)本届比赛”的参赛对象和名额,即各校参加“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的对象和名额。为及时制作参赛证,请各校务必于10月10日前按分配名额(学生数的2%,其中A组中的初一和初二、C组中的高一和高二,名额可以相互调剂),将参赛名单发至(pdywjys@126.com)电子邮箱。   (三)评奖和奖项设置:   本届比赛将于复赛当天由“浦东新区中学生古诗文阅读比赛”评委会组织评委对所有参赛试卷进行评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占参赛人数的3%、二等奖占参赛人数的5%,三等奖占参赛人数的8%。   本届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将自然获得参加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决赛资格;参加市大赛的其余名额,将从本届区赛的二、三等奖获得者中遴选产生(获奖者所在学校可以根据全校选手的实际情况,对本校参加市决赛名单进行协商调整;未获二、三等奖的学校,原则上不得选派参加市决赛的人选)。   (四)领取参赛证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严格竞赛纪律:竞赛选手一律凭参赛证和本人学生证入场。迟到20分钟者不许入场,开赛1小时内不得交卷离开赛场。禁止替考、夹带、抄袭、接听手机等作弊行为,一旦发现即取消比赛和评奖资格,并通报作弊者所在学校。   浦东新区教研室   2006.9.20   采纳吧~

5,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答案初一初二组

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决赛参考答案(初一初二组)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A  D  D  A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C  B  B  A  A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A  D  C  B  B  D  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31.寒鸦飞尽水悠悠 32.何人不起故园情 33.行人临发又开封 34.君看六幅南朝事  35.车如流水马如龙 36.桃花流水窅然去 37.一蓑烟雨任平生 38.怀旧空吟闻笛赋  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0.日暮乡关何处是 41.清泉石上流 42.影徒随我身  43.无案牍之劳形 44.志人 45.小人之交甘若醴 46.寡德之人  47.名词作状语 48.卖柑者言 49.谪(贬) 50.梅花落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14分)  51.(2分)如梦令  52.(6分)颜色(2分) 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  53.(6分)武陵(2分) 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  (二)(16分)  54.(4分)(1)攀缘 (2)很,极 (3)慢慢地,缓缓地 (4)完  55. (4分)(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 (1)做人要正直 (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  四、鉴赏评析题(20分)  58. (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领联写景,景中含情,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 (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  60.略
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高三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b 2.c 3.b 4.c 5.a 6.d 7.a 8.c 9.b 10.a 11.a 12.b 13.b 14.b 15.c 16.c 17.d 18.a(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19.c(用阳文印章铃出的印文为朱色,故也称“朱文”;用阳文印章铃出的 印文是红地白字,故也称“白文”) 20.d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21.《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崤之战》 鲁 22.内容 艺术手法 23.遭忧/离愁 24.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5.英俊沉下僚 26.边塞 七绝 27.朱熹 四书集注 28.李贺 琵琶行/霓裳羽衣歌 听颖师弹琴 29.看不见的光阴流逝 景物的色彩变化 30.元稹 张珙 31.前七子 后七子 唐宋派 32.苏轼 后赤壁赋 33.宋 34.20 15 相反 35.上 去 入 36.颜真卿 柳公权 37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38.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9.陆游 40.沈括 《梦溪笔谈》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9分) 41.(3分)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洛阳女子伤感落花 白头老翁遭遇冷落 42.(2分)对比 人生短促,富贵无常 43.花卉盛衰有时,而入生青春不再(1分) 44.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而有感染力。(3分) (二)(11分) 45.b(“直”,同“值”,价钱。)(1分) 46.d(前者和“后”连用,表示连接。后者,表示转折,相当于“却”。)(1分) 47.c(①②③④都是对的。⑤不对,戴进放弃制作金银器,是因为他看见别人毁了他的作品。⑥是错误 的,这种看法正是作者认识上的局限性,是一种迷信说法。)(1分) 48.耽煌煌喜欢金黄(的外表)(2分) 49.有人嫉妒;画上着了红色;技艺过人(3分) 50.着红色表示做官者,做官者垂钓则意为隐居,而隐居者则意为与朝廷不合作,所以忌讳。(3分) (三)(10分) 51.恰、适、正、当(写出两个即可)(2分) 52.长江以西(1分) 53.失意(1分)一心一意寻找梅谱却未找到(2分)

6,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中预组

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中预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台 城  【唐】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2.D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B  【出处】  《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注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4.C  中国位于北半球。 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  山的部分:  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山的北面是背光坡 南面的日照一定较北面充足  所以山南谓阳、山北谓阴。  水的部分:  中国地形由于是西北高然后向东南渐低,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  而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于是形成南湿北干的情形。  所以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5.C  【原文】  师于老马与蚁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6.D  7.A  8.D  杳杳寒山道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9.C  听邻家吹笙  【唐】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10.B  绝句  【唐】 白居易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1.B  【出处】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2.D  野老  【唐】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3.A  暮热游河池上  【宋】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4.C  【出处】  宋太祖怒责宋白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15.D  【出处】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6.A  赠别  【唐】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17.B  刘颇当机立断  渑池道中,有车载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集,铃铎数千,罗拥左右,无可奈何。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上瓮直几钱?”答曰:“七八千。”随开囊取镰,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于崖下。须臾,轻车得过,群噪而前。  18.C  【出处】  泽人网雁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设雁奴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绐己,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19.B  【出处】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20.A  【出处】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二、填空题  21. 钱塘江上是谁家  【出处】  咏浣溪沙  【唐】 王昌龄  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22. 唯觉樽前笑不成  23.百匝千遭绕郡城  登崖州城作  【唐】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24.勿以恶小而为之  25.下自成蹊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9.朱熹  30.《水调歌头》  31.不久  32.告诉  33.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4.像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  35.太阳  【出处】  晓 日  【唐】 韩偓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36.俞伯牙  37.知错则改  38.比喻行动和愿望完全相反。  39.表达了作者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  归雁  【唐】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哀怨却归来。  40.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三、阅读题  (一)  41.书圣 兰亭序  42.第一段中的“市”:集市,名词;第二段中的“市”:买,动词。  43.为老妇宰鹅煮好招待自己而叹息;用书法《道德经》换取道士的鹅。  44.任性率真  (二)  45.俗人;我,诗人自指。  46.“笑”表达了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烘托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47.从字面上看没有回答;三、四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描写了碧山的自然美景,实际上也就是对“何意栖碧山”的回答。这首诗的特点是写明“笑而不答”,其实是采用实问虚答的写法,即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来作答。这种写法使诗句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蕴。  四、鉴赏题  48.此诗抒发了诗人佳节思亲的感情。登高之日,送友离开,忽见北燕飞来,顿生思乡之情,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与此形成形成强烈对比。看似无理的发问,把思乡之愁情推到极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7,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

第十届中初中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决赛试卷(中预组) (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依次写出《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泊船瓜洲》《饮湖上初晴后雨》四首诗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 B.高适 王昌龄 王安石 苏轼 )。 2、“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诗属于( C.咏物诗 )。 3、“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这首诗的体裁是( B.律诗 )。 4、“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这首词属于词中的( C.小令,单调 )。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 。”诗中的空格处应分别填写( D.江水流 下渝州) 6、“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 , 。 ,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幂?”(释宗渭《横塘夜泊》)中间四句诗应该是( A.野梅含水白 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 春潭浴乱星 )。 7、“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扬百里罨平畴。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诗的语言清新秀丽,意境阔大壮美 )。 8、“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诗的前两句写县民,后两句写县宰,形成鲜明的对比 ) 9、“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诗的首句借长江起兴,把自己的悲愁注入长江,使景物人格化 ) 10、“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清寒微雨麦秋时。”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这首诗中的夏日充满生机,反衬了诗人心情的孤寂惆怅 )。 1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出自( B.《古今谭概》 )。 12、《王羲之书六角扇》《祖逖闻鸡起舞》两则故事的出处是( A.《晋书》 )。 13、下面词语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D.左右遽谏(zuǒyòu suìjiàn) )。 14、“绩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中的“食”和“是橘甘,欲怀而遗母”中的“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C.食 shí 遗wèi )。 15、“乃拔木就跟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以长绠耳。”对“乃”“就”“特”“耳”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特:特地 )。 16、“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街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对“值”“焉”“著”“经”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值:通“只” )。 17、“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对“而”“土产”“坐”“以为”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土产:某地出产的 )。 18、“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对“嗜”“已”“是”“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始:开始 )。 19、“四方征缩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D.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 )。 20、“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对这段话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D.唐太宗吞蝗虫的用意在于表明皇帝关心百姓 )。 二、填空题(40分,每题2分)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_李白__,《题乌江亭》的作者是__杜牧__。 22、《鹊桥仙·夜闻杜鹃》中,“杜鹃仙”是词中的__词牌__;【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双调”是散曲中的__小令__。 23、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__南朝四百八十寺__,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4、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__日暮征帆何处泊__,__天涯一望断人肠__。(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25、昼出耘田夜绩麻,__村庄儿女各当家__。童孙未解供耕织,__也傍桑阴学种瓜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6、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__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7、读东方虬《春雷》中的诗句“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让我们联想到岑参的诗句:“__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__。” 28、“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标题中“旧”字具体指的是:__一起赏月的朋友__。(赵嘏《江楼感旧》) 29、“读书有三到,谓__心到__、__眼到__、__口到__。……三到之中,__心到__最急。”(朱熹《朱子家训》) 30、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巍巍乎若泰山__。”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洋洋乎若江水__。”(《高山流水》) 31、《蝴蝶泉》节选自《__徐霞客游记__》一书,文中写泉水“清洌可鉴”,“可鉴”的意思是__清澈如镜__。 32、(1)“官至太守,精于天、历法”中的“于”意思是__对__; (2)“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中的“于”意思是__在__。 33、(1)“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中的“以”词性是__介词__; (2)“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中的“以”词性是__动词__。 34、把《蛇衔草》中“蛇衔能续已断之指如故”一句译成现代汉语:__蛇衔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得和原先一样__。 35、把《晏子答梁丘据》中的句子“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译成现代汉语:__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__。 36、“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缀己施焉……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已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顾荣施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__赞扬了顾荣推己及人,肯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2)___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好人有好报___。 37、《田登为郡守》中“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中的“上元”指__农历正月十五__,“揭榜”指__张贴告示__。 38、“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数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伊犁凿井》)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文中树木之所以能生长,就是因其地下有水,所以拔树后树根处可以挖成水井。还要善于观察事物,学会思考__。 39、“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求其书之。”(《王羲之书六角扇》)“羲之笑而不答”的原因是: (1)__看见为生活所迫上街卖扇的老妇人便善良题字,预料到了会有较好的收益。体现了他是个善良的人。 ; (2)__老妇人再次上前请求题字,虽王羲之能够帮助但他并没有写,体现了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 40、“米芾尝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贴》示之。芾惊叹,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石林燕语》)“米芾索贴”所用的方法是__  假装投河自杀__;产生的效果是__得到了《王略帖》__。 三、阅读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41-43题。(8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生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之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41、欧阳修,字__永叔__,号__醉翁__,宋朝文学家。(2分) 42、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用__前两句__与__后两句__作对比。(2分) 43、这首诗借画眉鸟表达诗人怎样的心志?联系诗人的处境谈谈你的看法。(4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44-47题(12分)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义报效;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⑦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选自《梁书 吕僧珍传》) 4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不私亲戚__偏私,偏袒__ (2)汝自有常分__正当职业__ (3)但当速返葱肆__店铺__ (4)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__都_ 4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僧珍既至/心既到矣(《读书有三到》) )。(2分) 46、翻译:(4分) (1)吾荷国重恩,无义报效;__我承受国家重大的恩情,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效的。__ (2)岂可徙之益吾私宅!__怎么可以搬迁官署的地方来扩大自己的住宅呢? 47、吕僧珍具有__不谋私利 、 公正廉明_的美德。(2分)
文章TAG:上海市古诗文大赛决赛试题上海上海市古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