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松江区 > 上海市副市长王鉴,上海市长是谁

上海市副市长王鉴,上海市长是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0 23:38:07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市长是谁

吴铁成吧

上海市长是谁

2,和吴同姓的名人有哪些

  吴起(?-前381),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善用兵。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道子,唐画家。河南阳翟人。又名道玄。所绘人物,时号“吴家样”。善画衣褶,有飘举之势,时称“吴带当风”,又有“吴装”之称。后被尊为“画圣”。  吴丹(744-825),唐常州晋陵人,字真存。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正字。累历协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职。宪宗元和五年,迁太子舍人。穆宗长庆二年,以驾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随韩愈赴镇州宣慰王庭凑。使还,拜谏议大夫。官至谏议大夫。能诗。  吴承恩(1500?-1582?),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人。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归,专意著述,著《西游记》。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字石渠,号粲花主人。江苏宜兴人,有传奇《绿牡丹》等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  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高邮人,辽东籍。字长白。吴襄子。出身武举,累擢为宁远总兵,封平西伯。崇祯十七年引清兵入关,受封平西王。后以不愿撤藩举兵叛清,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称周,不及半年即死。  吴历(1632-1718),清初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苏州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合称“清六家”。亦工诗,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画跋》等。  吴铭道(1671-1738),清安徽贵池人,字复古。吴应箕孙。父吴孟坚亦隐居以终。铭道守祖与父之志,布衣终老,游迹半天下。有《复古诗集》、《滇海集》。  吴敬梓(1701-1754),清小说家。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诸生。受博学鸿词荐,不赴。从此不应科举。有小说《儒林外史》。另有《文木山房集》。  吴修(1764-1827),清浙江海盐人,字子修,号思亭。诸生。官布政使司经历。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陆续刊刻有《湖山吟中啸集》、《思亭近稿》、《居易小草》、《吉祥居存稿》。另有《青霞馆论画诗》、《续疑年录》、《曝书亭诗集笺注》、《纪元甲子表》及《居易居文集》。刻有所集清人六百余家尺牍。  吴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学家。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嘉庆进士。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仓硕、昌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工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与同道创立西泠印社,并任社长。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其它吴姓名人有三国魏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唐史学家吴兢,宋音韵训诂学家吴棫,南宋词人吴文英、名将吴玠、吴璘,元画家吴镇,明末医学家吴又可,清文学家吴绮、书画篆刻家吴煕载,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澄、小说家吴趼人等,近当代有戏曲理论家吴梅、生物化学家吴忠、教育家吴玉章、史学家吴晗、物理学家吴有训、医学家吴阶平、新闻学家吴冷西、作家吴组缃、剧作家吴祖光、画家吴作人、围棋名手吴清源等。

和吴同姓的名人有哪些

3,现在上海副市长是谁

上海市长副市长分工

现在上海副市长是谁

4,关于李农的历史

我想你说的李农一定不是原答案说的那个李农!李农确实是一个历史人物!谈到李农就少不了另一个极具争议的人,被称为英雄和魔王的人——冉闵冉闵,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公元350年,建立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魏。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是拯救了汉民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公元352年,为慕容俊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 详细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687126.htm李农李农,石虎最信任和最了解石虎心意的两个大臣,在《晋书》收录的《石季龙载记》有记录。 李农是石虎儿子石斌的大将,石虎死后,太子石世杀石斌,张豹等人还打算杀掉石斌的统兵大将李农,张举密告李农,李农带着一些部下跑到上白,上白的乞活军将领有不少跟着李农多年征战,所以和李农关系不错,于是他们保护了李农。 冉闵鼓动石遵起兵称皇帝位,打到邺城,杀了张豹张离等人,夺了帝位,把石世封成了一个王,后来冉闵还是杀了石世。张豹,张离等人被杀后,李农跑来向石遵请罪,说他并不是造石赵的反,实是因为张豹等人所害,石遵将他官复原位。 冉闵造反时,深知自已的三千兵不够,于是带人到了李农那里,劫持李农,还同时劫持了另一位手握重兵的战将王基。 李农是被逼造反的,因为张举是李农的好友,所以冉闵杀了张离等人,而没有杀张举,后来在冉闵李农外出作战时,张离带着羯族精锐龙腾卫士一万多人去投靠石祗(石虎的另一个儿子)关于冉闵和李农的历史如下: 1、《晋书·石季龙传》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统五将步骑七万寇荆扬北鄙。石闵败王师于沔阴,将军蔡怀死之。季龙以李农为大都督,行大将军事,统卫军张贺度、征西张良、征虏石闵等,率步骑十万讨之。战于新安,农师不利。又战于洛阳,农师又败,乃退壁成皋。犊东掠荥阳、陈留诸郡,季龙大惧,以燕王石斌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率精骑一万,统姚弋仲、苻洪等击犊于荥阳东,大败之,斩犊首而还,讨其余党,尽灭之。石遵闻季龙之死,屯于河内。姚弋仲、苻洪、石闵、刘宁及武卫王鸾、宁西王午、石荣、王铁、立义将军段勤等既平秦、洛,班师而归,遇遵于李城,说遵曰:“殿下长而且贤,先帝亦有意于殿下矣。但以末年惛惑,为张豺所误。今上白相持未下,京师宿卫空虚,若声张豺之罪,鼓行而讨之,孰不倒戈开门而迎殿下者邪!”遵从之。洛州刺史刘国等亦率洛阳之众至于李城。遵檄至邺,张豺大惧,驰召上白之军。遵次于荡阴,戎卒九万,石闵为前锋。豺将出距之,耆旧羯士皆曰:“天子儿来奔丧,吾当出迎之,不能为张豺城戍也。”逾城而出,豺斩之不能止。张离率龙腾二千斩关迎遵。刘氏惧,引张豺入,对之悲哭曰:“先帝梓宫未殡,而祸难繁兴。今皇嗣冲幼,托之于将军,将军何以匡济邪?加遵重官,可以弭不?”豺惶怖失守,无复筹计,但言唯唯。刘氏令以遵为丞相、领大司马、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加黄钺、九锡,增封十郡,委以阿衡之任。遵至安阳亭,张豺惧而出迎,遵命执之。于是贯甲曜兵,入自凤阳门,升于太武前殿,擗踊尽哀,退如东阁。斩张豺于平乐市,夷其三族。假刘氏令曰:“嗣子幼冲,先帝私恩所授,皇业至重,非所克堪。其以遵嗣位。”遵伪让至于再三,群臣敦劝,乃受之,僣即尊位于太武前殿,大赦殊死已下,罢上白围。封世为谯王,邑万户待以不臣之礼,废刘氏为太妃,寻皆杀之。世凡立三十三日。于是李农归请罪,遵复其位,待之如初。尊其母郑氏为皇太后,其妻张氏为皇后,以石斌子衍为皇太子,石鉴为侍中,石冲为太保,石苞为大司马,石琨为大将军,石闵为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政。暴风拔树,震雷,雨雹大如盂升。太武、晖华殿灾,诸门观阁荡然,其乘舆服御烧者太半,光焰照天,金石皆尽,火月余乃灭。雨血周遍邺城。石冲时镇于蓟,闻遵杀世而自立,乃谓其僚佐曰:“世受先帝之命,遵辄废杀,罪逆莫大,其敕内外戎严,孤将亲讨之。”于是留宁北沭坚戍幽州,帅众五万,自蓟讨遵,传檄燕、赵,所在云集,比及常山,众十余万。次于苑乡,遇遵赦书,谓左右曰:“吾弟一也,死者不可复追,何为复相残乎!吾将归矣。”其将陈暹进曰:“彭城篡弑自尊,为罪大矣。王虽北旆,臣将南辕,平京师,擒彭城,然后奉迎大驾。”冲从之。遵驰遣王擢以书喻冲,冲弗听。遵假石闵黄钺、金钲,与李农等率精卒十万讨之。战于平棘,冲师大败,获冲于元氏,赐死,坑其士卒三万余人。始葬季龙,号其墓为显原陵,伪谥武皇帝,庙号太祖。遵扬州刺史王浃以淮南归顺。晋西中郎将陈逵进据寿春。征北将军褚裒率师伐遵,次于下邳,遵以李农为南讨大都督,率骑二万来距。裒不能进,退屯广陵。陈逵闻之,惧,遂焚寿春积聚,毁城而还。石苞时镇长安,谋帅关中之众攻邺,左长史石光、司马曹曜等固谏。苞怒,诛光等百余人。苞性贪而无谋,雍州豪石知其无成,并遣使告晋梁州刺史司马勋。勋于是率众赴之,壁于悬钩,去长安二百余里,使治中刘焕攻京兆太守刘秀离,斩之。三辅豪右多杀其令长,拥三十余壁,有众五万以应勋。苞辍攻邺之谋,使麻秋、姚国等率骑距勋。遵遣车骑王朗率精骑二万,以外讨勋为名,因劫苞,送之于邺。勋又为朗所距,释悬钩,拔宛城,杀遵南阳太守袁景而还。初,遵之发李城也,谓石闵曰:“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既而立衍,闵甚失望,自以勋高一时,规专朝政,遵忌而不能任。闵既为都督,总内外兵权,乃怀抚殿中将士及故东宫高力万余人,皆奏为殿中员外将军,爵关外侯,赐以宫女,树己之恩。遵弗之猜也,而更题名善恶以挫抑之,众咸怨矣。而又纳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之计,颇疑惮于闵,稍夺兵权。闵益有恨色,准等咸劝诛之。遵召石鉴等入,议于其太后郑氏之前,皆请诛之。郑氏曰:“李城回师,无棘奴岂有今日!小骄纵之,不可便杀也。”鉴出,遣宦者杨环驰以告闵,闵遂劫李农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遵。使将军苏亥、周成率甲士三十执遵于如意观。遵时方与妇人弹棋,问成等曰:“反者谁也?”成曰:“义阳王鉴当立。”遵曰:“我尚如是,汝等立鉴,复能几时!”乃杀之于琨华殿,诛郑氏及其太子衍、上光禄张斐、中书令孟准、左卫王鸾等。遵凡在位一百八十三日。鉴乃僣位,大赦殊死已下。以石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李农为大司马,并录尚书事;郎闿为司空,秦州刺史刘群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卢谌为中书监。鉴使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夜诛闵、农于琨华殿,不克,禁中扰乱。鉴恐闵为变,伪若不知者,夜斩松、才于西中华门,并诛石苞。时石祗在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通和,连兵檄诛闵、农。鉴遣石琨为大都督,与张举及侍中呼延盛率步骑七万分讨祗等。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诛闵、农,闵、农杀之。龙骧孙伏都、刘铢等结羯士三千伏于胡天,亦欲诛闵等。时鉴在中台,伏都率三十余人将升台挟鉴以攻之。临见伏都毁阁道,鉴问其故。伏都曰:“李农等反,巳在东掖门,臣严率卫士,谨先启知。”鉴曰:“卿是功臣,好为官陈力。朕从台观卿,勿虑无报也。”于是伏都及铢率众攻闵、农,不克,屯于凤阳门。闵、农率众数千毁金明门而入。鉴惧闵之诛己也,驰招闵、农,开门内之,谓曰:“孙伏都反,卿宜速讨之。”闵、农攻斩伏都等,自凤阳至琨华,横尸相枕,流血成渠。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胡人或斩关,或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使尚书王简、少府王郁帅众数千,守鉴于御龙观,悬食给之。令城内曰:“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太宰赵鹿、太尉张举、中军张春、光禄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张季及诸公侯、卿、校、龙腾等万余人出奔襄国。石琨奔据冀州,抚军张沈屯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段勤据黎阳,宁南杨群屯桑壁,刘国据阳城,段龛据陈留,姚弋仲据混桥,苻洪据枋头,众各数万。王朗、麻秋自长安奔于洛阳。秋承闵书,诛朗部胡千余。朗奔于襄国。麻秋率众奔于苻洪。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伐邺,石闵率骑千余,距之城北。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斩级三千。琨等大败,遂归于冀州。闵与李农率骑三万讨张贺度于石渎,鉴密遣宦者赍书召张沈等,使承虚袭邺。宦者以告闵、农,闵、农驰还,废鉴杀之,诛季龙孙三十八人,尽殪石氏。鉴在位一百三日。季龙小男混,永和八年将妻妾数人奔京师,敕收付廷尉,俄而斩之于建康市。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害,混至此又死。初,谶言灭石者陵,寻而石闵徙兰陵公,季龙恶之,改兰陵为武兴郡,至是终为闵所灭。始勒以成帝咸和三年僣立,二主四子,凡二十三年,以穆帝永和五年灭。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拜建节将军,徙封修成侯,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永和六年,杀石鉴,其司徒申钟、司空郎闿等四十八人上尊号于闵,闵固让李农,农以死固请,于是僣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曰永兴,国号大魏,复姓冉氏。追尊其祖隆元皇帝,考瞻烈祖高皇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立妻董氏为皇后,子智为皇太子。以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农诸子皆封为县公。封其子胤、明、裕皆为王。文武进位三等,封爵有差。遣使者持节赦诸屯结,皆不从。石祗闻鉴死,僣称尊号于襄国,诸六夷据州郡拥兵者皆应之。闵遣使临江告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答。闵诛李农及其三子,并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晋卢江太守袁真攻其合肥,执南蛮校尉桑坦,迁其百姓而还。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祗镇南刘国自繁阳会琨。闵大败琨于邯郸,死者万余。刘国还屯繁阳。苻健自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会于昌城,将攻邺。闵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为行台都督,使其将王泰、崔通、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死者二万八千,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之。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闵率步骑十万攻石祗于襄国,署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降胡一千配为麾下。光禄大夫韦謏启谏甚切,闵览之大怒,诛謏及其子孙。闵攻襄国百余日,为土山地道,筑室反耕。祗大惧,去皇帝之号,称赵王,遣使诣慕容俊、姚弋仲以乞师。会石琨自冀州援祗,弋仲复遣其子襄率骑三万八千至自滆头,俊遣将军悦绾率甲卒三万自龙城,三方劲卒合十余万。闵遣车骑胡睦距襄下场长芦,将军孙威候琨于黄丘,皆为敌所败,士卒略尽,睦、威单骑而还。琨等军且至,闵将出击之,卫将军王泰谏曰:“穷寇固迷,希望外援。今强救云集,欲吾出战,腹背击我。宜固垒勿出,观势而动,以挫其谋。今陛下亲戎,如失万全,大事去矣。请慎无出,臣请率诸将为陛下灭之。”闵将从之,道士法饶进曰:“太白经昴,当杀胡王,一战百克,不可失也。”闵攘袂大言曰:“吾战决矣,敢谏者斩!”于是尽众出战。姚襄、悦绾、石琨等三面攻之,祗冲其后,闵师大败。闵潜于襄国行宫,与十余骑奔邺。降胡栗特康等执冉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于祗,尽杀之。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诸将士死者十余万人,于是人物歼矣。贼盗蜂起,司、冀大饥,人相食。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闵悔之,诛法饶父子,支解之,赠韦謏大司徒。石祗使刘显帅众七万攻邺。时闵潜还,莫有知者,内外凶凶,皆谓闵已没矣。射声校尉张艾劝闵亲郊,以安众心,闵从之,讹言乃止。刘显次于明光宫,去邺二十三里,闵惧,召卫将军王泰议之。泰恚其谋之不从,辞以疮甚。闵亲临问之,固称疾笃。闵怒,还宫,顾谓左右曰:“巴奴,乃公岂假汝为命邪!要将先灭群胡,却斩王泰。”于是尽众而战,大败显军,追奔及于阳平,斩首三万余级。显惧,密使请降,求杀祗为效,闵振旅而归。会有告王泰招集秦人,将奔关中,闵怒,诛泰,夷其三族。刘显果杀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传首于邺,送质请命。骠骑石宁奔于柏人。闵命焚祗首于通衢。闵徐州刺史刘启以鄄城归顺。刘显复率众伐邺,闵击败之。还,称号于襄国。闵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冉遇、荆州刺史乐弘皆以城归顺。平南高崇、征虏吕护执洛州刺史郑系,以三河归顺。慕容彪攻陷中山,杀闵宁北白同、幽州刺史刘准,降于慕容俊。时有云黄赤色,起东北,长百余丈,一白鸟从云间西南去,占者恶之。刘显率众伐常山,太守苏亥告难于闵。闵留其大将军蒋干等辅其太子智守邺,亲率骑八千救之。显所署大司马、清河王宁以枣强降于闵,收其余众,击显,败之,追奔及于襄国。显大将曹伏驹开门为应,遂入襄国,诛显及其公卿已下百余人,焚襄国宫室,迁其百姓于邺。显领军范路率众千余,斩关奔于枋头。时慕容俊已克幽、蓟,略地至于冀州。闵帅骑距之,与慕容恪相遇于魏昌城。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张温言于闵曰:“鲜卑乘胜气劲,不可当也,请避之以溢其气,然后济师以击之,可以捷也。”闵怒曰:“吾成师以出,将平幽州,斩慕容隽。今遇恪而避之,人将侮我矣。”乃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及董闰、张温等送之于蓟。俊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鞭之三百,送于龙城,告廆、皝庙。遣慕容评率众围邺。刘宁及弟崇帅胡骑三千奔于晋阳,苏亥弃常山奔于新兴。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冉智尚幼,蒋干遣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归顺,且乞师于晋。濮阳太守戴施自仓垣次于棘津,止猗,不听进,责其传国玺。猗使嵩还邺复命,干沈吟未决,施乃率壮士百余人入邺,助守三台,谲之曰:“且出玺付我。今凶寇在外,道路不通,未敢送也。须得玺,当驰白天子耳。天子闻玺已在吾处,信卿至诚,必遣军粮厚相救饷。”干以为然,乃出玺付之。施宣言使督护何融迎粮,阴令怀玺送于京师。长水校尉马愿、龙骧田香开门降评。施、融、蒋干悬缒而下,奔于仓垣。评送闵妻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攸、中书监聂熊,司隶校尉籍罴、中书令李垣及诸王公卿士于蓟。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自杀。俊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简单说明一下,前面两段是冉闵早期的战绩,后面那一大段是后赵争权乃至灭亡,冉魏兴亡的经过

5,上海市市长

主要是外滩,滨江大道,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陆家嘴,城隍庙等

6,姓毕的历史名人

毕公高 周文王第十五子,武王克殷,封于毕。康王时以成周之象,命 毕公高保卫东郊,作毕命。毕万 春秋,晋人,毕公高之后,事献公。晋灭霍、耿、魏,以魏封毕万。卜郾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其后韩、赵、魏果共分晋国。毕战 战国,滕人。文公闻孟子言古井田之法,使战主其事。毕谌 三国,魏人,为东平别驾,张貌之叛,劫谌母弟妻子。曹操谢遣之。谌无去志,操为之流涕已乃亡去。毕轨 三国魏,东平人,字昭先,少有才。明帝在东宫时,轨在文学中,正始中为中护军转尚书,司隶校尉,素与曹爽善,言多见从,后与爽同诛。毕卓 晋,铜阳人,字茂世。少放达。尝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鳌,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太兴末为吏部郎。比舍郎酒酿熟,卓因醉夜至瓮下盗饮,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及过江为温桥平南长史。卒于官。毕构 唐,偃师人。字隆择,六岁能文。第进士。景龙末召拜御史大夫。封魏县男。与河南尹李杰,皆一时选。世谓毕李。复为义州长史。振弊抳私。号为清严。义宗嘉其独行有古人风,赐玺书袍带。官至太子詹事。卒谥景。毕师铎 唐,冤句人,亁符初与里人王仙芝啸聚为盗,善骑射,其徒目为鹞子。仙芝死,降高骈,骈败黄巢于浙西,多师铎力,甚见宠待。后骈惑于吕用之,骈自称大丞相,与郑汉章、张神剑等攻骈于扬州,杀之。后为孙儒所杀。毕炕 唐,构子,天宝末为广平太守,时安禄山攻城急炕坚守不下,城陷,以节死,贼遂复其家,谥忠。毕坰 唐,炕子。炕死难坰始四岁,与弟增子以细弱得不杀。为赏口,宗人宏以财赎出之,后举明经,为临涣尉。徐州节度使张建封闻坰笃行,表署幕府。后官王屋尉,以廉谨闻。毕诚 唐,构从孙,字存之。早孤。夜燃薪照读,通经史。第太和进士,累官翰林学士。党项扰河西,宣宗召访边事,诚援质古今条,破羌状甚悉。时号禁中颇牧,拜邠(同彬)宁节度使,到军遣吏怀谕,羌人皆顺。懿宗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旋兼平章节度河中卒。毕宏 [唐]河南偃师人。天宝(七四二至七五六)中官御史,左庶子。树石奇古,擅名於代。初善画古松,后见张躁,於是阁笔。大历二年(七六七)为给事中,画松石於左省厅壁,好事者皆诗咏之。树木改步变古,自宏始。杜甫戏为双松图歌云: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山水亦妙。沈括尝收毕宏画两幅。一幅作柱天高半峯满八分,向下作斜凿,开曲栏约峻崖,一瀑落下,两大石塞路头,一幅作一员平山,半腰云遮,下碛石数块,一童抱琴由曲栏转山去,一古木卧奇石。均甚奇古。《唐朝名画记、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封氏闻见记、杜工部集、海岳画史》。毕众敬 后魏,须昌人,小名捺。少好弓马射猎。宋孝武辟为为部从事,历事泰山太守。及明帝杀子业而自立,遣众敬出旨兖州,众敬遂以城降。黄兴初就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赐爵东平公,后乞还卒。毕众爱 后魏众敬弟,随兄归国,以兄为第一客。赐爵钜平侯,卒谥康。毕元宾 后魏众敬子。少豪侠有武干。宋孝武时为正员将军。入魏以功勋拜兖州刺史。为政清平,善抚民物,百姓爱乐之。官终殿中尚书。毕闻慰 后魏众爱子,字子安。袭爵,例降为伯,历中散大夫,龙骧将军,守广平内史。中山王熙起兵,谋诛元叉,闻慰斩其使,发兵拒之,迁沧州刺史。寻为都督安乐王鉴军司。卒谥恭。毕祖彦 后魏闻慰子,字修贤。涉猎书传,风度娴雅,为时所知。以侍御史为元法僧监军。法僧反,逼祖彦南入,永安中得还,历光禄大夫卒。毕祖朽 后魏元宾子。历涉经史,好为文咏。起家元外郎,累加宁远将军。正始中梁将寇兖州,祖朽大破之,封南国县开国男。神龟未除持节东豫州刺史。善抚边人,百姓称之,孝昌初改授瀛洲刺史。为鲜于修礼攻围积句。拒守自固,病卒于州。毕祖晖 后魏,祖朽弟。早有器干,神龟中历幽州刺史,能得民和。入为光禄大夫。正光中幽州民反,复以为刺史。祖晖突围入治,有全城功。封新城县开国子。值萧宝夤败退,祖晖乃拔城趋华州。后从大栅岭规入州城,败贼叱干麒麟。已而贼淹至,兵少粮竭,为贼所乘,没于军。毕祖高 宋,字训诚。在太学二十年,沈重端肃。得师儒体,咸淳初授常怀府教授。执贽门下者,后皆为名儒。迁建昌军佥判,致仕卒。毕义云 北齐,祖晖子,小字陁儿。少豪侠,晚方折节从官,历尚书都官郎中,性严酷。文宣受禅,累迁御史中丞,弹射不避勋亲。孝宗大惭,顾命义云入北宫参审。遂劝进。仍从幸晋阳,参预时政,寻除兖州刺史,恣情骄侈。为孽子善昭所害。毕义显 后魏,祖晖弟子,与弟义儁性并豪率。天平已后梁武帝使人迁往,历经兖城,前后州将以义显兄弟善营鲑膳。器物鲜华,常兼长史,接宴宾客。义显左将军|、大中大夫。义儁历兖州别驾卒。毕资伦 金,缙山人。泰和中南征。从军转战有功,累擢都总领。屯泗州,兴定中,宋军破泗州,资伦被执投水死。毕允升 宋,临川人,字元吉。有文名,精于周礼。嘉定进士,官国子监博士兼史职。历知郴、邵二州。以廉称。毕士安 宋,代州人,至郑求师,因为郑人。字仁叟,乾德进士,淳化中为翰林学士,景德初应韶陈选将纳兵理财之法,真宗嘉纳,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未阅曰,拜平章事。帝幸檀渊,士安扶疾及罢兵,从选。乃安边要。选良守将易置之,议互市,除铁禁,招流亡,广储蓄,中外略安。士安端方沈雅,所至以严正称。卒谥文简,有文集。景德时与寇准并相。毕良史 宋,士安孙,字少董。绍兴间进士。闭户著春秋正辞,论语谈古书。喜字学,得晋人笔法,善画巢木竹石。少游京师,买卖古器字画之属,出入贵人之门。当时谓之毕偿卖。后知东明县,搜求古器书画,以达行在。高宗大喜,改京秩,人又称毕古董。毕仲衍 宋,士安曾孙,字夷仲,以荫为阳翟主簿。举进士第,吴充引为中书检正。奉使契丹。宴射连破第,众惊异之。后以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理院,为官制局检讨。高丽使入贡,上元夕,仲衍与使者宴东阁下,作诗颂圣德,神宗次韵赐焉。当时以为荣,撰中书备对。擢起居郎卒。毕生 宋,士安诸孙,寓居吴郡,善画牡丹。毕田 宋,长沙人,博学工诗。真宗朝以吏部郎兼侍讲。一日居经宴,值天寒。奏蠲临湘七郡科调,里人德之,因祀焉。毕再遇 宋,兖州人,字德卿。姿貌雄杰,武艺绝人。以恩补官,隶侍卫司马。取泗州,定盱眙,完楚州,皆以勇智立奇功,称名将。官至武信军节度使,卒谥忠毅。毕仲游 宋,仲衍弟,字公叔。与仲衍同举进士。元佑初为军器卫尉丞。召试学士院,苏轼异其文擢为第一,加集贤校理。提点河东路刑狱。韩缜称其真清。徽宗时入为吏部郎中。堕党籍,坎壈而终。为文雄伟博辩,多深识远计,有“西台集”。毕仲愈 宋,仲游弟,字将叔。工诗,历国子监丞,知凤翔府,坐仲游陷党籍。例废黜,徽宗以为都官郎中。擢秘书少监卒。毕赞 宋,长沙人。仕郡为引赞吏。性至孝,父母皆八十余,转运使表其事,诏赞解职终养。毕升宋,英山人,庆历中布衣,创为活字板印刷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铁范置铁板之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以火炀之。药稍镕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印数千百本极为神速,为中国有活字板印刷之始。毕瑄 明,洪武初知东莞县,时遭元季兵燹,瑄扶循安辑,流亡来归。田里日辟,廉能之誉著闻于时。毕辉 明,东平人。洪武中为崇德知县,在官执法不容奸恶。帝造行人齎勅劳之,赐以樽酒。毕自严 明,淄川人,字景曾。万历进士,授松江推官。年少有吏才,累官至太仆卿。天启初辽阳覆,廷议设天津巡抚,专饬海防。改自严右佥都御史以往。置水军,缮战舰,备戍器。及熊廷弼建三方布置策,天津居其一。先习陆战,军由是可用。在事数年,综和撙节,公私赖之。转南户部尚书,以忤魏忠贤引疾归。崇祯初起户部尚书,晋太子太保,致仕卒。毕亨 明,新城人,字嘉会。成化进士。授吏部主事,仕至南京工部尚书。亨气识英遇,好学多问。耿介正直之操,有古大臣风。毕宗义 明,河南人。留心术数之学,善相地,有奇验。毕昌 明,仁和人,字裕后。永乐进士。累官吏部考功主事,升郎中。二十余年,清慎如一日,有雅度。人未尝见其疾言遽色。官至南京左通政。毕本 明,淄人,字子务,号昆山。善画山水人物,工诗嗜琴。毕荩臣 明末太医学家,字敦五,新城人。授太医院吏目,崇祯壬午城陷遇害。精伤寒,痘症,时常设药施人。毕拱辰 明,掖县人,原籍文登,字星伯。好读书,工诗。万历进士,由知县迁翼宁兵备佥事。李自成攻太原,拱臣与巡抚蔡懋德以死守,城破,抗节死。毕懋良 明,歙县人。字师皋,号见素。万历进士,由万载知县累迁福建左布政使,赈饥民,减加派,抚降海盗,以善绩称。后擢户部右侍郎,督仓场。以补附魏忠贤落职,崇祯时起兵部左侍郎,致仕归卒。毕懋康 明,懋良族弟,字孟候,号东郊。万历进士,以中书舍人授御史。视盐长芦,天启初累官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魏忠贤以其赵南星所引,欲去之。御史王际逵刻附丽邪党,遂削职。崇祯初起南京通政使,历南京户部右侍郎,旋引疾归。工古文辞,能画。著有西清集,管涔集,疏草。毕锵 明,石棣人,字廷鸣。嘉靖进士。历官南京户部尚书。帝以风霾谕所司陈时政,锵上九事,并切要,近幸挠之,不尽行乃引年归。锵遇事守正,有物望。致仕后,赐存问者再。卒谥恭介。毕翰 明,休宁人,字伯羽。颖悟力学,得王守仁传习录。即走书间喜怒哀乐之中。后从罗钦顺证悟宗旨,著有性学衍义诸书。毕沅 清,镇洋人,字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严山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好著书,铅椠不去手。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氏。编年之史,莫善于溧水。因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续资治通鉴之作。其他著述有山海经,晋书地理志校注,关中中州山左金石诸记,灵岩山人诗文集。毕泷 清,沅弟,字涧飞,号竹痴。工画山水及竹,苍雄而秀,深得古法。又工诗。毕金科 清,临沅人,字应候。咸丰间从塔其布军,骁健亚于塔其布。能匹马陷坚,穿出敌阵之背,战樟州镇,复饶州累官游击。攻景德镇,陷阵死,谥刚毅。毕溥 清,沅从弟,字逢源,号竹涛。工书法,深入赵、董之室。毕大椿 清,娄县人,字涧云,号松友。工画山水,供奉内廷。后归里省亲,得疾端坐而逝。毕宏述 清,海盐人,字既明。精篆隶,有六书通,念园诗草。毕曰澪 清,益都人,字秋岐。康熙中由贡生任知县。有“滇游记”,“苍洱小记”。毕定邦 清,山东人,字康候。其交善拳棒,父以武艺游闵,定邦悉得其传。父死随饶廷选平小刀会有功,复从战江西,解广信围。后率所部归闵,勇械斗,定邦弹压之,中枪死。定邦性至孝,明大义,其转战广信时,年二十余,翩翩如书生,遇敌未尝怯。及死,人皆惜之。毕振姬 清,高平人,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顺治进士,历员外郎。公余独坐陋室中,布被瓦镫伏读不倦,时称为有官僧。官至湖广布政使。清操绝俗。有尚书注,西河遗教,四州文献摘抄,三川别志,西北文集。毕绍棠 清,直隶人,字也香,嘉庆时官知州,工书画。清蒋宝令《墨林今话》曰:也香书宗二王,无剑拔弩张之态,书法苍劲有力。毕著 清,歙县女子,字韬文。父守蓟丘,与流贼战死。著时年二十,夜率精锐入贼营,刃其渠,众溃遂与父死还,后归王圣开。偕隐昆山卒。毕华珍 [清]字子筠,江苏太仓人。工画山水,空蒙萧瑟,似能不能。尤工吟咏,名列乾、嘉(一七三六至一八二O)诗坛点将中。晚岁养疴禾城(今浙江嘉兴)。筑梅巢以居,作杂诗三十七首,传诵一时。咸丰(一八五一至一八六一)初与秀水王仲瞿(昙)为忘年交,曾登其烟霞万古楼。《寒松阁谈艺琐录》。毕万侯 [约公元一六五三年前后在世]字晋卿,吴县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世祖顺治中前后在世。工作曲,著有红芍药、竹叶舟、呼卢报、三报恩、万人敌、杜鹃声等传奇六种。《曲录》新传奇品评为“白壁南金,精彩眩目”。毕道远 清,淄川人,原籍文登,明沛县知县毕靖之七世孙。字东河,道光进士,任曹河总督二十年,官至礼部尚书。书法米芾,名重一时。毕慧 [清]女。字智珠,号莲汀,自号静怡主人,江苏太仓人。沅(一七三O至一七九七)女,适嘉善陈觐光。善丹青,有恽寿平之风。工诗,其踏青词载入吴澹川南野堂笔记。著有远香阁吟草、名列国[清]朝名媛集。《枫泾小志、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近现代名人毕士臣作家、戏剧家、曲艺家,菏泽新闻学院教授,主讲影视创作;系全国第五次文代会代表,受过邓小平、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曾发表出版600万字的作品(长篇小说30余部,中短篇作品数百篇,学术论文26篇,剧本8部),20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并八次在全国性创作会议上介绍个人写作经验;国家、省、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其事迹,名字与成就收入文学史和《世界名人录》以及《世界名人网》。巨野县万丰镇顺河村(西顺河集)人毕德柱因革命工作需要,后改名孙重远。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宜宾分院检察长、宜宾分院顾问。毕伯涛毕伯涛,名达,别号“黄山樵子”。生于1885年,卒于1961年,祖籍安徽歙县,寄居鄱阳,清末秀才。毕华德毕华德 (1891--1966),眼科学家。北京人。1918年毕业于通县协和医学校,获博士学位。1924年留学奥地利。1925年获维也纳大学眼科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协和医学院讲师、副教授。1940年起开业行医。1946年起,历任北平大学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专长眼屈光学及外眼病学。设计、制造了“模型眼”、沙眼模型等教具,对中国眼科学发展作出贡献。编著有《眼科全书》(第一卷)、《军医眼科学》等。毕天民毕天民 (1900--1959),教授。黑龙江桦川人。1925年毕业于奉天医科专门学校。1929年起,先后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剑桥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学习,1932年获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36年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研究室进修。1937年回国。曾任辽宁医学院副教授,齐鲁大学医学院、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第一军医大学、吉林医科大学教授。是中国公共卫生学开创者之一。毕群毕群,男,汉族,1939年11月生,河北河间人。197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2月参加工作,包头钢铁学院冶金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文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包头钢铁公司炼铁厂副厂长,包头钢铁公司副经理,包头钢铁公司党委常委、常务副经理,包头钢铁公司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00年2月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毕修勺毕修勺 (1902--1992),笔名碧波。文学翻译家。浙江临海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回国。曾任上海劳动大学、立达学团教师,上海《革命周报》、《扫荡报》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法国文学、哲学和史地著作的翻译工作。译有〔法〕左拉《萌芽》、《崩溃》、《劳动》,E·邵可侣《人与地》等。毕鸣岐毕鸣岐 (1903--1971),山东利津人。曾任福茂、德华、德孚、孔士洋行经理。后独资经营华*贸易行,任经理。建国后,历任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天津分公司经理,天津市第一届政协副主席、副市长、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第二届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员。毕德显毕德显,1934年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40年入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系,次年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44年获博士学位后应聘去美国东部RCA公司的新产品试制部工作。1947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49年担任大连大学的电机、电讯两个系的系主任。1952年初调到张家口军委工校。此后一直在通信兵技术院校工作。在雷达理论、信息论及电磁场与天线理论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和突出的建树。他是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中国电子学界最早进行信息论在雷达和通信中应用的研究者。为把信息论普及到通信、雷达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长期致力于国防通信的教学、科研的领导工作,培养出大批高级电子技术人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现代化和指挥自动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主编《电波传播》、《脉冲技术》、《信息论基础》、《电视基础》、《天线馈电设备》、《电磁场理论》,发表过《坑道天线理论研究》和《信号设计》等论文。毕渊明毕渊明 陶瓷美术家。安徽歙县人,伯涛子。自人师学艺。1925年起随父学画。1932年后,曾任浮梁县陶瓷职业学校教员、景德镇美术研究社副社长。建国后,在景德艺术瓷厂从事创作、设计工作。将国画写意技法动用于陶瓷美术。精于画虎,素有“毕老虎”之称。毕际昌毕际昌 山西和顺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和顺县武斗科干事、中共和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太谷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福建省工业厅副厅长、厅长,福建省经委主任、省计委副主任、省革委会副主任、副省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毕务国毕务国(1922—2006年)。毕务国1922年2月生于文登架子山村,父亲经商,他从烟台蚕丝专科学校毕业后,被父亲安排到威海“仁聚德”学习经商,22岁时创办了“新聚昶”公司,常年奔波于青岛、上海、香港之间,1950年迁居香港,1954年移居巴西,定居圣保罗。他从开杂货店起步,专营中国工艺品批发,很快成为拉美最大的中国工艺品批发商。此后,除购置不动产外,还在圣保罗与友人合资兴办面粉厂、丝织厂、酒家、饭店等10余家企业。1966年,巴西国会通过亚马逊开发计划,次年亚马逊区首府玛瑙市被辟为自由港。毕务国当机立断,在玛瑙市投资成立东方企业集团,在工、农、商、不动产、进出口贸易等方面投入开发,并将全家迁到该市。他利用玛瑙市自由港进口外国货豁免关税的优势,大做进出口生意。继而增设东方建筑置业公司,集中财力进军不动产。到20世纪90年代末,毕务国的东方企业集团拥有15.6万亩农场,九大产业公司,涉及航运、工业、农业、商业、医药、房地产、进出口等多种行业,纳税额为各公司之首。鉴于他在开发亚马逊地区中所做的卓越贡献,巴西中央政府曾三度授予十字勋章。1968年9月在日本东京当选为世界华人会议主席,成为世界华侨首领,是著名的侨务活动家,为中巴1974年建交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心系家乡,十多次为祖国和家乡捐钱捐物,在高村镇虎山村建设了“毕务国小学”。2006年4月21日,毕务国先生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84岁。毕克官毕克官 (1931.2—) 山东威海人。擅长漫画、理论。究员。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师从吴作人、董希文、吴冠中、韦启美先生。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美术》杂志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 七届、八届、九届委员。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画展。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和《漫画》编辑,同时创作漫画和美术评论。1974年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做史论研究工作,为研究员。重点就中国漫画史和中国古代民窑瓷器上的绘画进行研究。先后出版专著《毕克官漫画选》、《中国 漫画史》、《中国漫画史话》、《漫画的话与画》等10部。曾先后在北京、香港、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并举办漫画史和瓷绘艺术讲座。曾任美术研究所所长长。现为全国美协理事。毕克毕克 (1931年7月21日-2001年3月23日)原名毕德泉,又名德全。山东济南人。1952年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任配音演员、导演、艺委会副主任。先后为《海之歌》、《白痴》、《仅次于上帝的人》、《阴谋与爱情》、《警察局长的自白》、《苦海余生》、《卡桑德拉大桥》、《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老枪》、《追捕》等约五百部译制片配音。还为多部国产美术片、科教片配音。后兼任译制片导演,执导了《兆治的酒馆》、《铁面人》、《老枪》、《罪行始末》、《总统轶事》、《威尼斯面包师的儿子》、《远山的呼唤》等译制影片,其中《远山的呼唤》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外国译制片奖。

7,2012上海市长是叫什么名字

韩2012上海市长.
正是2012上海市市长

8,给曾经担任某职位的人加原限定的规范

通用的说法是:原上海市市长,原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也有用“前”的,如前上海市市长徐匡迪。

9,上海现任女市长是谁

赵雯副市长
现任没有女市长
上海没女市长

10,谁是上海滩老大

肯定是上海市市长
上海市市长
许文强
杜月笙
文章TAG:上海市副市长王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