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松江区 >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视频,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视频,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5 01:20:4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2019年6月12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下面将“一图式”指南切块分解,告诉你不同垃圾的处理注意。 可回收物 01 定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注意:清洁、扁平、无害 02 可分解合成材质:纸类、塑料 03 性质稳定无毒:玻璃、金属 04 价值较高,可修复拆解利用:织物,其他如电子元器件、玩具 有害垃圾 01 定义:对人身有伤害的垃圾 注意:轻拿轻放,易碎品包装后投放,压力罐装容器排空后投放 02 内含有毒物质:电池类、灯泡类 03 特定物品包装:药品包装、漆类包装 04 明显含有毒不可食用物质的用品:水银医疗器械、消毒杀虫产品、胶片底片 湿垃圾 01 定义:即易腐垃圾,生活废弃物中容易腐烂的生物质。 02 注意:沥干水分、去除外包装,节省运输空间、降低回收难度。 03 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植物。 干垃圾 01 定义: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02 注意:由于种类繁多,应在投放时注意不要散乱。 03 纸巾类、无纺布类、海绵类、快递包装类、陶瓷类、胶类、亲肤物品等其他物品。 非生活垃圾 01 家具大件不能随意摆放在公共区域 02 装修垃圾重量大,易散落,应包装后再堆放到指定位置。 03 大件家电:联系回收领域专业人士或企业处理 小型电器:作为可回收物换钱或交给回收领域专业人士处理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2,上海生活垃圾怎么分类 没吃完的外卖属于什么垃圾

最近,上海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频上热搜,如果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将会获得50至200元的罚款。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或者是干垃圾和湿垃圾。其实垃圾分类的办法2014年5月1日就开始施行了,大致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类。那么这些分类具体的界限是什么呢? 上海生活垃圾怎么分类 有害垃圾 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主要包括:电池类、油漆桶、杀虫剂、荧光灯、节能灯、废弃药品。 注意事项: ·电池类投放时应轻放; ·油漆桶、杀虫剂等密闭投放; ·灯泡等易破损,请连带包装或包裹后轻放; ·连带包装一并投放 可回收物 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如:玻、金、塑、纸、衣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杯,易拉罐,饮料瓶,洗发水瓶,塑料玩具,书报杂志、纸箱,废弃衣物、床上用品等。 注意事项: ·轻投轻放; ·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废纸尽量平整; ·立体包装物请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 ·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湿垃圾 日常生活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花卉绿植、过期食品 注意事项: ·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应直接倒进下水口; ·有包装物的湿垃圾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包装物请投放到对应的可回收物或干垃圾容器; ·投放湿垃圾时,尽量沥干水分,鼓励将包装物(如塑料袋)去除。 干垃圾 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主要包括:餐盒餐巾纸、温纸巾、塑料袋、食品包装、污染严重的纸、烟蒂、纸尿裤、大骨头、贝壳、花盆、陶瓷 注意事项: ·尽量沥干水分; ·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城投入干垃圾容器内。 没吃完的外卖属于什么垃圾 没吃完的外卖应该将剩饭剩菜和餐盒分开投放,剩饭剩菜倒进湿垃圾桶,餐盒扔进干垃圾桶。 另外,中药渣属于湿垃圾,用过的餐巾纸、卫生纸或者厨房专用清洁纸属于干垃圾;尿不湿虽然含水但仍然属于干垃圾;喝剩半瓶的可乐可以先把剩下的可乐倒入下水道,然后把瓶子用清水冲洗,接着把瓶子压扁,最后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中。 单独打包的湿垃圾理应先破袋,然后把湿垃圾倒进湿垃圾桶,最后把垃圾袋扔进干垃圾桶。 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区别,不是简单的含不含水;虽然纸张可以回收,但含水即溶的纸张却不能回收。 此外,市民也能在“上海发布”“绿色上海”等微信公众号使用垃圾分类查询工具。比如,打开“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点击“市政大厅”,再点击该栏目内的“垃圾分类查询”,在查询框内输入想要查询的垃圾名称,一般就能知道它属于哪类垃圾。 上海市关于垃圾分类的其他规定 游客和外国人在上海不分类也要罚 在上海,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并不只有本地市民,还包括外地游客、外国人。因为《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具有属地原则。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进入上海的行政区域,都要遵守《条例》规定。拒不改正的,同样要被处罚。 对游客而言,这些也需要注意 从7月1日起,上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餐饮服务提供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提供免费的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也就是说:饭店和外卖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旅游的时候,一些人喜欢在公共场所边走边吃随手买来的特色小吃,吃不完就扔掉……从7月起,也不能乱扔了。 《条例》7月1日正式实施后,再把吃剩的食物随意扔进街边垃圾桶,最高可能被罚款200元。因为上海公共场所设置的垃圾桶,一般情况下将只有干垃圾和可回收两种。大部分食物都属于湿垃圾,如果把没吃完的食物,随包装袋一起扔进这些垃圾桶,就是违法行为了。

上海生活垃圾怎么分类 没吃完的外卖属于什么垃圾

3,上海今起执行最严垃圾分类个人扔错最高罚200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日电 今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资料图:2019年6月,青年志愿者们在上海参加“环保跑拾活动”,身体力行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申海摄上海:垃圾分类不到位或收巨额罚单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之前,上海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主要的法律依据包括《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等。但与上述法律法规有所区别的是,此次实施的《条例》,不仅实现管理区域、管理对象全覆盖,同时还加大了惩处力度,因此也被外界称为“史上最严”。根据《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四大类。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将面临处罚。《条例》中,除对个人混投行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外,对单位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规定最高可处5万元的罚款。对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处置单位不遵守相应规范的,分别规定最高可处10万元、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单位经营服务许可证。此外,《条例》还确立了失信惩戒制度。另外,《条例》中还专门提出“促进源头减量”。其中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多地出台法律法规惩处“混投垃圾”《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也让公众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问题上。其实,超大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历程,可追溯到2000年开始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8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在列。近年来,各地也陆续出台了地方版条例、法规等。例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早在2012年3月就开始施行,明确了政府部门、物业等管理责任人、收运处置单位、垃圾产生单位的责任和罚则。2018年7月1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其中规定个人未按规定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收集点或者收集容器内的法律责任,将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17年9月10日起就已实施,其明确规定,随意抛弃、倾倒、堆放生活垃圾的,单位将被处以最高5万元罚款,个人最高也将面临1000元罚款;而未分类投放的,个人最高将被罚款500元。对于多次违规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将被纳入执法“黑名单”系统,列为重点执法监督对象。在深圳,《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草案)》已完成向社会征求意见,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其中,楼层撤桶、个人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罚款提高了10倍等规定,引发热议。有媒体分析称,北上广等大城市已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各地加强执法:上海规定居民拍视频可作证据随着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如何将其落实,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记者注意到,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从加强执法监管入手,让法律不再只“躺在纸上”。例如,2018年8月,一广州市民因不分类投放大件垃圾,被城管执法部门罚款200元,成为广州第一个因触犯该条例而被处罚的个人。在上海,为了确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上海已建立“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的双向监督机制,基本建成覆盖分类运输、分类中转至末端处置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平台。另外,上海的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力度也空前加强,今年1月1日到6月25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开展执法检查1.39万余次,依法查处违规案件1224起,教育劝阻13739人次,督促整改7822起。对于相关取证问题,上海市城管执法局介绍称,除了巡查发现,“监控探头、居民和和志愿者拍下的照片或视频”经审查后也可作为证据使用。今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近年来,中国正从国家层面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46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邯郸、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成都、广元、德阳、贵阳、昆明、拉萨、日喀则、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019年6月,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与此同时,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2018年对46个重点城市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占38.3%,较2017年增长11.4%。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34家中央单位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已配备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近5000辆,有害垃圾分类运输车近1000辆。此外,2019年46个重点城市将计划投入213亿元继续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记者张尼)

上海今起执行最严垃圾分类个人扔错最高罚200

文章TAG: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视频上海上海市生活

最近更新